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老年人临终前需要完全照料的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2005年第4周期调查数据,用多水平随机效应序列模型,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临终前需要他人完全照料的天数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照料时间与杜区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无很大关联性,但与性别、受教育程度、有病及时治疗、子女可近度、经常参与宗教佛事活动和基期健康等个体因素存在一定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计划生育和避孕方式选择的特点,本文在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避孕因素,建立了考虑避孕因素的胎次持续时间生育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避孕因素对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的影响及出生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首轮并行数据为基础,采用多水平泊松回归模型,对无回答频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员的年龄、调查点发达程度以及居住环境对无回答次数有着重要影响,宏观和中观地区因素对无回答次数存在显著影响.泊松多水平回归在无回答研究的应用效果较好.最后,从技术和机制两个层面,探讨了有关追踪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交换的年龄轨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借助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在巢湖农村进行的历时9年的四期纵贯调查数据,构建起代际交换变动的多层曲线增长模型,对老年人在60岁及以后的整个生命阶段中,个体年龄、出生队列和家庭生命阶段三方面因素对家庭代际交换的效应进行了分解,并描绘了代际交换的年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代际交换的发展动力源自于社会、家庭、个体三个层面,其动态轨迹既是个体发展过程和历史过程,也是家庭策略,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时间、历史时间和家庭时间的同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孩次生育概率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2年生育率抽样调查有关育龄妇女生育数据和村级社区资料,收集被调查县经济和省的生育政策数据,运用多层次Logit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社区、县级和省级四个层次研究影响农村育龄妇女个体生育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年龄因素外,农村育龄妇女不同孩次生育概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别。低孩次生育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计划生育政策,随着孩次的增加,社会经济对孩次生育概率的作用逐渐减小,并且在县级和社区级的误差项逐渐增大,这说明育龄妇女高孩次生育概率的影响因素并不能简单地用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来解释。随着育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的降低,高孩次生育的影响因素研究应主要从文化因素上去考虑。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下的边际生育行为——莱宾斯坦理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2001~2004年湖南省县级水平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当地人口边际生育行为的因素,并验证了莱宾斯坦教授所提出的边际生育行为决定理论。结果表明,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当地多孩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发现,收入水平、非农业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同步,而这也是在中国未来人口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个体健康研究为例,探讨科学研究中因果推断的方法、应用与展望。因果推断方法作为研究个体健康影响机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健康相关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合理化,为个体健康提供更为可靠的社会保障,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从个体健康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因果推断理论框架、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断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作为涵盖范围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个体健康水平受到社会资本、收入、教育、保险、迁移、退休、工作等多类因素的影响,同时,实证研究中主要存在测量偏误、遗漏变量、互为因果、共同原因和选择偏差五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常用的因果推断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控制实验、倾向得分匹配、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断点回归设计以及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阐述了这些因果推断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并对各类模型在个体健康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研究还有助于学者在个体健康研究领域中选择合适的因果推断方法,或进一步综合应用已有的方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对因果推断方法的深入了解,未来应加强机器学习和因果推断方法的结合,丰富已有的因果推断工具,保障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文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比较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受个体、家庭、社区三类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多元化特点,而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则基本集中于家庭因素.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更趋向于独立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而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高龄津贴政策进行了梳理,呈现了高龄津贴政策的施行现状.在微观层面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LRS)数据,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4)》数据分别对个人层面和市级层面影响高龄津贴获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龄津贴政策覆盖率仍然有限,政策定位不够清晰;在个体层面,年龄是高龄津贴获取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市级层面,经济发展水平对高龄津贴获取的影响需要通过福利政策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丰富和完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运用文献法从个体社会经济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慢性病患病状况以及宏观环境四方面论述了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作用机理,指出了个体因素作用于老年人自理能力个体差异、宏观因素作用于老年人自理能力区域差异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8年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个体特征及社会支持变量的情况下,应用二分Logit模型,从不同的维度分析考察中国城市空巢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城市空巢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健康自评及生活满意度等多个方面都与非空巢老人存在差异,他们的生活质量整体低于非空巢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调查研究"课题的调查数据,分个人背景、流动经历、婚育状态、配偶背景等几方面对流动人口的避孕知识了解状况、避孕知识获取渠道以及避孕措施实施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对比分析和多因素影响分析,并建立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避孕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总体避孕知识水平一般,受教育程度、流动经历、职业、孩子数量、避孕措施实施等方面是流动人口避孕知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通过伊斯特林模型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和生育率相联系,探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中间变量而影响生育率的途径与机制。伊斯特林模型在世界生育率调查的一些国家得到过应用,本文尝试将它应用到中国的数据中。  相似文献   

14.
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中国近期老年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回归统计方法,从个体的人口学基本特征、家庭子女数及户类型、经济状况及健康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不同的研究模型,对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经济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资本形式、国家政策与省际人口迁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运用条件罗吉特模型(CLGT),从省际迁移人口迁入省份选择性的角度,分析了省级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体因素对不同性质的省际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作用;讨论国家与政府在控制和引导人口迁移流向与流量时的政策问题。作者认为,国家宏观投资对中国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宏观调控是部分失效的;三种资本由于各自目的不同,对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引导作用也不尽相同;省际迁移者对迁入省份的选择是个体在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状况的调整与适应。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已处于深度低生育水平时期,家庭规模缩减、少子化特征愈发突出。同时,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优生优育的观念获得普遍认同,在较高的教育期望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本文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似不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投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层次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差异和微观层次的家庭社会经济资源都是影响教育成本差异的原因。地区之间家庭教育成本差异大多源自家庭及个体层次特征构成的不同,仅有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具有独立影响。宏观因素还会对微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调节作用,使稀释效应、家庭资源优势等各种效应更加凸显。资源稀释效应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仍然成立,但出现了女孩的教育经济成本投入超过男孩的现象。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和差异。在家庭内部分工方面,母亲承担了更多的陪伴和教育子女的责任,父亲的时间成本投入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为了改善家庭面临的教育成本问题,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成本的差异化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家庭支持政策;应倡导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孩...  相似文献   

17.
周皓  刘文博 《人口研究》2022,46(1):37-53
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使用嵌套Logit模型,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地域单位,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讨论流动人口的流入地选择机制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中的流量样本与存量样本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且部分相同变量对两者具有不同作用;流动者个体所能切身感受到的社会经济回报在流入地选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地级特征变量和个体特征变量的交互作用表明地区层级特征对流入地选择机制有异质性影响。结论认为,研究流动人口的不同问题时先要考虑使用流量样本还是存量样本;社会经济"预期回报"而非纯粹的"预期收入"是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因素;流入地选择是流动者基于个体特征、结合流入地特征而做出的综合性的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18.
城乡因素在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模型中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状是衡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指标。本研究采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追踪调查10%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中国老年人的总体抑郁水平,比较抑郁水平的城乡及年龄差异,并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较轻,心理健康处于良好水平。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较城镇老年人明显。健康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可有效地预测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城乡在影响因素模型中起调节效应,健康水平和经济状况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作用受城乡因素的影响,对于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影响作用大于健康水平;在城镇老年人中表现出完全相反的模式。对于不同的老年人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方能有效减缓老年人抑郁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解垩  李敏 《中国人口科学》2022,(1):99-112+128
文章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面板固定效应、DID、PSM-DID模型对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进行研究,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个体志向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公共转移支付能有效提高政策靶向群体的志向水平,且该扶志效应在长期更加突出。(2)公共转移支付可以通过改善家庭消费水平、资产水平等经济福利提高政策靶向群体的个体志向,也可以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程度等主观福利发挥扶志效应。(3)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存在异质性,一是与民生性转移支付相比,生产性转移支付具有更强的扶志效应;二是公共转移支付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低收入群体、青年和老年群体、女性群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群体的志向水平;三是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在东部地区更加突出,与农村地区相比,公共转移支付更能提高城市地区政策靶向群体的个体志向。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公共转移支付政策的结构和制度设计,加强政策的落实和监督,改善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转移支付的扶志效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迁移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红宇 《南方人口》2004,19(4):39-44
劳动力的迁移行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 ,同样牵涉到成本和收益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劳动力迁移模型 ,并针对模型列出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模型中应考虑的个体特征 ,同时还综合了到其他学者的研究观点。文章结论是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研究仍旧从劳动供给方出发 ,所以它仍属于供给类劳动力迁移模型 ,最终在研究个体劳动力迁移模型中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可以构成一个有用的组织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