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整体美学精神予以文化阐释。“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综合思维模式,注重万物的联系,强调宇宙的有机统一。由此出发,中国古典艺术禀取其精气元阳,形成了以追求整体生命为根本目标的美学精神。在中国古代美学家看来,任何事物都不能独成其美,万物只有在整体观照中才能呈现其美。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美善相乐”、“情景交融”等艺术命题,都为其整体美所统摄。“天人合一”这种以整体为美的艺术精神,力避了西方美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弊,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是多方面的,现仅以毛泽东对老子思想的吸收与改造为例作一些探讨。1、老子哲学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朴素辩证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子最早比较系统地揭示出对立的统一规律,主要是指出矛盾的同一性。首先他把大量矛盾的事物联系起来考察,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2章),即对立的事物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次老子指出事物发展到极至,就会走向反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2章)矛盾的双方各自向着自己的反面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58  相似文献   

3.
光明是令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的物质现象,世俗之人以之为美.佛教从缘起论出发认为“色即是空”,“光明”作为稍纵即逝、空幻不实的假相之一,自在否认之列;同时,佛教又从缘起论和中观论出发认为“色复异空”,进而走向对世俗审美趣味的随顺和对光明之美的变相肯定.佛教批判昏暗之丑,赞美“外光明”之美,并吸取这种“外光明”之美为营造佛、菩萨的“身光明”服务,借用这种“外光明”来比喻、形容领悟佛法的“心光明”、“法光明”之美,进而将光明之美的根本置于“心光明”之上,从而完成了对“光明为美”思想的独特建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美学观念钩沉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一是论述“风” ,是中国先人因触觉感受而生发的审美观念 ,由《周易》、宋玉《风赋》及以后由“风”构成有“风采”、“风韵”等审美话语可证之 ,流传到日本而形成日本歌论的“风的美学”。二是论述“音”不同于“声” ,“声成文 ,谓之音” ,具有美的意义 ,“音”因情而美 ,是形成“乐”的主要因素 ;“章”与“音”相关联 ,是由听觉美感而来 ,“声一无听” ,“六鼓四金”之音 ,可能是“章”字构成之由 ;“章”本义即音声之美 ,后又引申有色彩美、美之“彰显”等义 ,“文章”一词 ,即是合形色美与音声美而成。  相似文献   

5.
明朗、刚健、直切、雄浑,是一种美;蕴藉、淡雅、飘逸、轻柔,也是一种美。前者常以激荡的形态、粗犷的形式出现,具有气挟风雷、慑人心魄的力量,其动态的直接性十分强烈。后者以恬静的氛围、谐和的构置见长,读来轻盈宁谧,舒缓徐纡,自有沁人心脾的功效。我国古代文论,称前者为阳刚之美,后者为阴柔之美。这两种风格和审美特色,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交替并存,互为补充,相互渗透,呈现出异彩缤纷,百花争艳的局面。蒋子龙的小说,从总体来看,审美特色显属阳刚之类。就他直面人生、针砭时弊、急切严峻、热烈明快的审美特点来说,姑且称之为“直言的艺术”。这种艺术虽然不那么含蓄委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同他的整个辉煌业绩一样彪炳史册,光耀千秋。作为伟大的革命史诗,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的奇光异彩是绝无仅有的,无与伦比的。其浪漫诗心、磅礴诗风和崇高诗美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深邃的思想启迪。从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美来看,其美感形态主要表现为浑涵美、飞动美和冲激美,分别从幅度、韵度(动态)和力度三个方面展示出大的美、动的美和力的美。本文对此试作专题性探讨。 一、浑涵美 先看浑涵美。浑涵美即指恢宏深远、横放雄肆、包诸所有、涵摄无限的美,其浑茫感、深邃感、悠渺感极强。我国古典美学有以大为美的传统意识,庄子赞赏“挥斥八极”(《庄子·田子方》),追求“大美”(《庄子·知北游》,其为文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司马相如标举“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其赋  相似文献   

7.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其核心是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享受中的能动作用。苏轼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的统一,其所概括的统一形态主要有“常形之美”、“形神之美”、“常理之美”三种。苏轼强调“意”与自然的统一,并探讨了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性与画会”及“境与意会”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老庄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代的老子与庄子,作为道家美学思想创始者和完成人,从审美主体出发、从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上探求美的存在与表现,显示了突出的辩证观点,提出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二章》);“《威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庄子·至乐》)的深刻见解,把美在矛盾关系中存在及其与人所构成的特殊关系,揭示得十分透辟,直到今天仍给人以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略论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杨韶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同志的“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的思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和他的“强烈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先秦美学在总体上明显表现出以“和为美”的理论特征。“和”,简言之,就是相异要素的谐和、一致,这样,“和为美”这个概念本身就蕴涵着形成差异的因素。因为,“和”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和”本身并未指明具体指哪些要素的相和,所以,我国先秦美学在以“和为美”的共同理论特征下,就显出百家争鸣、各持一说的局面。但是,就在对“和为美”具体要素的探寻中,又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立就一说的,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大美”思想是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曾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传统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之一。对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庄子的“大美”与“道”的交融统一《庄子》既是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它在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庄子的哲学又是美学,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离,两者交融统一。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这是庄子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了解庄子“道”的学说是了解他的美学的关键所在。庄子对于“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美论,多存在于诗论、文论、乐论、画论、书论的片言只语之中,而且,直接论美者甚少,即使在这些极少的直接论美言论中,也只是对美的存在特性的描述,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食必常饱,然后求美”②;“妇人之美,在颊则美,在颡则丑”③;“美不常珍,恶不终废”④等等。表面看这似乎给美论思想发展内在逻辑的探得带来了困难,其实未然。透过这些对美存在特性的直接描述,我们还是能够间接地窥见各自论美的理论倾向,而在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近代社会开端的一位先进思想家。他的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思想,对晚清思想之解放,发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他备为推崇,尊之为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14.
宋悦 《理论界》2004,(3):112-112
一、美学的内涵我国美学史上第一位给“美”下定义的是春秋时的楚国人伍举,他认为所谓“美”是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的人都是无害的,或者说是有益于人的,才能算是美。伍举的“无害为美”的观点,实质上就是说美就是善,其核心是和谐。孟子提出著名的“充实而谓美”的思想,对美的内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还对共同美的问题作了形象而精粹的表述,他说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从而肯定了美感的共同性与普遍性。在西方,早在两千多年前,许多思想家就开始对“美”作哲学的思考。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相似文献   

15.
许家竹 《东岳论丛》2005,26(2):142-147
“养气”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修养的重要学说 ,它以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气化谐和论为指导 ,强调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养气”说的这种生命美学意蕴 ,首先表现在孟子和庄子的美学思想中 ,后代的文论家则从作家养气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等层面作了大量的阐发。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能够为当代作家修养、文艺生态批评和生命美学建设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3,24(4):55-61
与有的思想家把“思想”视为头脑中的冥想不同,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的思想成为他们人生的“脚本”,他们集“编、导、演”三位于一体,不仅以审美的方式追寻人之为人的美,而且以审美的方式把自己塑造成独特的“人”的艺术形象。这种对人自身之美的塑造,是怀着一个艺术的目的,以追寻中的人之美为尺度,将现实的人生改造成艺术的人生,将普通的常人提升为独特的艺术品,从而使他们的人生具有了永久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早期道教经典《想尔注》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其宗教美学最高范畴“道美”,并认为“道美”虽然不可“言”,却能非感官领会和感受;二是审美趣味崇尚“自然”、“朴素”和“清静”,反对过于强调人为性、技巧性乃至艺术性;三是以“善”为“美”,在审美的标准中渗入了伦理的标准,在哲美之思中加进了宗教之思。从其中、特别在它同《河上公章句》的比较中,清晰地观察到道家老子美学观点怎样转化为道教美学论的基本脉络,也清楚地看到其道教美学思想的伦理化特色,以及它的重要影响及其美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一个自觉、完整、系统追求的理想人格,这个理想人格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的统一中去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重视与追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认识与揭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体”只有在“根”与“魂”统一的人生实践之中才能真正立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两个相结合”之间的相结合,为塑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转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思想家面临双重的启蒙任务:既要解放个性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又要强化整体以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严复回应时代所提出的启蒙课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生哲学体系。他通过改造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进化思想,又吸收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素养,形成以突出人的因素在世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为特征的天演观。这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基础。严复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民”为国之“本”,救国之“根本”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强调“民”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是其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严复站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卢梭和霍布斯“天赋人权论”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学说融于一炉,为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人学的论证。这是其人生哲学的理论目的。严复思想促进了中国人生哲学由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由地主阶级人生哲学向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