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文新 《决策探索》2010,(20):38-39
所谓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认识和把握自我的能力,它包括人的认识、情结、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导干部承担着比普通人更重要的职责,但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自我,就不能客观地对待他人和事物,也就无法真正地领导他人。因此,增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领导干部自我完善的重要体现,是充分履行领导职能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原则是什么?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原则是事先制定的、具有普遍接受和自觉维护特征的一种行为准则。做事情一是一、二是二,一切按规定和要求办,这叫讲原则。原则是公正无私的,是维护群众利益的。群众希望领导干部讲原则,反对领导干部不讲原则。事实上,不按原则办事的行为,常常是从领导干部开始的。不按原则办事能给一些人带来好处和利益,因此特别具有诱惑性。领导干部不按原则办事所产生的影响要超过社会其他群体,因为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一个人是否…  相似文献   

3.
赵小伟 《决策探索》2008,(10):76-76
近年来,社会上对审计工作很关注、很关心,这既是对审计事业的肯定,也是对审计人员的鞭策,作为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神圣使命呢?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作为审计人员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灵高尚、技能高超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的高素质的人.  相似文献   

4.
正敢于讲真话,勇于说公道话,是领导干部的党性操守,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讲真话,说公道话,既是品德修养的折射,也是党性原则的诠释。讲真话,说公道话,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对则说对,错则说错,不文过饰非,不颠倒是非。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敢讲真话,说公道话,主要是"怕"字当头"不敢说",怕得罪领导给"小鞋穿",铸成无谓流血的  相似文献   

5.
宋帅 《领导科学》2015,(10):4-6
<正>领导干部作为带领人民干事创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头人,一个决策、一个计划甚至一个动作,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一方发展大局,因此,其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牵引着群众的目光。领导干部的职业操守状况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裸官""潜规则""为官不为"等现象的频繁出现,给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笼罩上了集体缺失、集体败坏的阴影。"操守"一词古已有之,释为执  相似文献   

6.
<正>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定期评估以调整管理行为,是优秀管理者必做常做的功课。一个人总是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群体中。这个固定的群体其实就是一种组织,一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一个群体中,伴随着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同时会有各种各样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非正式组织”也称为组织中的小团体,是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并非由正式组织建立和要求,而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发而生。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敏锐洞察,又是对当前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刻反省。笔者认为,从政环境既包括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也包括领导干部在一起工作形成的共事"微环境"。社会大环境与共事"微环境"相互影响,但对领导干部而言,共事"微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则更为直接。可以说,领导干部如何共事,体现的是人  相似文献   

8.
人缘,通俗地讲,就是人际关系.在政界,一提人际关系,人们就会把它同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似乎领导干部压根儿就不该讲人际交往,只有埋头工作才是正道.其实不然,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不与周围发生任何关系的封闭体,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交往,领导干部也不例外.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获得好的人缘呢?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职业操守是实现作为"掌权者"和"普通公民"的领导干部与他人间利益协调的基本准则,也是约束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重要标尺,忽略规制领导干部职业操守容易诱发只手遮天、官官相护、权钱交易等问题。近年来,学界围绕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较少探寻领导干部职业操守的具体规  相似文献   

10.
做一名新时期政治上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根据我多年的体会,领导干部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一个民族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政党,尤其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应该有一个成熟的理论做指导,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人,要想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应该有一个精神支柱,有一种信仰,在任何环境中,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精神不倒,这是非常重要的。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近期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又不是…  相似文献   

11.
做人民满意的领导干部,是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追求,也足做好领导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时光如梭,不知不觉我踏上领导岗位已十年有余,在这罩,想谈谈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领导十部,与大家共勉.一、要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政治是立场,是旗帜,是方向.讲政治,就是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向明确,在信念上、思路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大局就是大势,就是全局.讲大局是一种姿态、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讨人喜欢,是天性,模仿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有人的性格、外形天生比较讨喜,有人就差那么一丢丢。这一丢丢要补起来,简直伤筋动骨。有时候补着补着,就成了东施效颦。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群体中很难做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属于你的选择就是去做一个对人有用的人。性格帮你关闭的那扇人际关系的大门,你可以用实力轻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领导而言,它既是一种领导理念,又是一种领导艺术,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领导干部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名利观,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发展才不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领导工作中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位、为本体来实施领导活动.  相似文献   

14.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着在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下领导经济工作的艰巨任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是没有先例可循的,这个创举的实现,有赖于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以及他们的不懈奋斗。因此可以说,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中心内容。把市场经济驾驭住了,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贡献。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开辟的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中层领导干部既是管理工作骨干,也是某一领域的优秀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载着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新任中层领导干部能否把各项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能否在实践中、发展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团结带领单位职工共同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关键看新任中层领导干部能否尽快转换角色,能否改进工作作风,能否提升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大多珍视自己的家庭、珍重自己的妻子,这是因为一个领导干部不是生下来就是当官的,必然有其奋斗的历程,而在奋斗的过程中,"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妻子陪同丈夫走过了艰难岁月,丈夫发迹后一般是不会忘恩负义的. 但是,现在许多领导干部的妻子在丈夫升迁之后整天心神不宁,产生了许多的担忧,这些现象的产生有着它自身的原因和背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郑晓红 《领导科学》2013,(13):26-27
"善下",既是一种领导责任,更是一种务实作风。领导干部要注重"善下",自觉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以多办事、服务好、解难题的领导作风赢得官兵的信赖。一、要心系基层,在强化服务意识上做表率。是心系基层、服务官兵,还是高高在上、脱离基层,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搞指导着眼于科学求实的意识。想问题、做决策,要确立与科  相似文献   

18.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担负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重任的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抓住了当前领导干部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可谓击中要害,发人深省.笔者以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习近平同志的"学新知新"牢记在心,当做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懈追求,时刻思量之、践行之,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赶上时代要求,做好自身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穆军全在《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生成逻辑,本质上就是在缺乏制度规范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领导干部与其下属之间、领导干部之间、领导干部与社会上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过程。它暗合了公权力利益化和资本化的"游戏规则",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系统过程。领导干部特权现象形成的内在动力是人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某刊物上看到一篇题为《感情储蓄》的文章,讲的是家庭如何进行感情储蓄的问题。由此联想到领导干部在处理与下属的关系上也应做点信任储蓄。应该说,“信任银行”储蓄和“感情银行”储蓄在一定意义上讲,与金融银行储蓄是相似的。那就是你既可以“存款”,即做增加信任度的举动,也可以“取款”,即做削弱信任度的举动。这代表着你和与你有关系的人是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