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调三江口     
宋玉 《民族论坛》2012,(10):52-53
有位作家说:如果给文明以新的定位,那么它已经靠向自然。一切古代文明或现代文明的重镇,尽管人潮汹涌、文化密集、生活缤纷,但若不是工作需要,大多数人都已经逃离。而这里是一种纯真、忠厚、慢节奏的生活。村落稀疏、房舍土朴、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饮水清澈。灰白有致的瑶族风情长街和庭院被环抱在山峦间,农妇们忙着种菜、酿土酒、磨豆腐,鸡鸭闲庭信步,柴火灶下燃烧,大铁锅里翻滚着香浓的豆浆,这是寻常的生活。徘徊森林间,流泉飞瀑汩汩,绮丽山花重重,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个恋土如亲的农耕型民族。长期稳定的聚居生活使壮族形成了自己的乡村聚落景观选择模式和宅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审美观念的物化体现,壮族的聚落及宅园营建艺术在壮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占居着重要的位置,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壮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特征,对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远古时期,梯玛(即土老司)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的职责一是跳神求神,二是管水管火。这种与神交往的人物在土家族民众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服司妥”梯玛跳神中的一项重要仪式。“服司”是土家语土菩萨、土王意,“妥”是做、还的意思,故“服司妥”意即“还土王愿”(以下用此称谓)。这一仪式具有浓郁的神秘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30多年前,放牛郎刘老五趴在教室外的窗沿上,看着高高兴兴读书的小伙伴,流下了伤心的泪;30多年后,“创业之星”刘老五为了一大批失学的少年,拿出了100多万元…… 刘老五,这名字土得掉渣,土得让人从这渣里就咂摸出一大堆生活的艰辛;刘老五,这个名字叫得响亮,响亮得让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连连称赞:一个农民队伍,能实现机械施工,为农业水利服务,全国你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广西土官制度从宋代建立起,到民国初年全部改土归流,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它对广西地方史和僮族史有相当大的影响,研究广西地方史和僮族史必须研究土官问题和当地土官的民族成分问题;而对广西土官民族成分,过去有如下不同的说法,迄未解决,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说广西土官有一部分是随狄青平侬智高而来的,是外省人,汉人。王守仁《泗城土府世系考》中之岑氏;《清文献通考》中泗城、利州、镇安之岑,向武之黄,都康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 ,游牧民族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自身需求与政府行为的推动下 ,世界上很多游牧民族已经转为定居生产生活方式。实践证明 ,从游牧到定居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新疆为例 ,阐述了游牧民族的概况、生产生活方式特点 ,并从三方面对游牧民族定居的重要意义进行浅析 :一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是实现游牧民族兴旺发达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在神秘湘西的中部,有这样一块净土,它的生态因谷而奇,它的文化因谷而蕴,它的城市依谷而建,它的特色因谷而显,它是白鹭的故乡,更是丹桂飘香的好地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30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在国家强力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号角声中,耕耘着幸福、耕耘  相似文献   

8.
关于多浪维吾尔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听到不少有关多浪人的议论。诸如说多浪人是蒙古人的后裔;甚至几乎弄到连多浪音乐、多浪舞蹈都是蒙古艺术的一部分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就“多浪人”这一概念赘述几句。 埃·捷尼舍夫在其《新疆维吾尔方言》一文中,没有涉及到塔里木土语及其所属方言区的问题。仅仅是说中心方言包括喀什土语、库车土语、阿克苏土语、吐鲁番土语和莎车土语。〔捷尼舍夫在其另一著作《突厥语言研究导论》中,称“西北方言(或叫中心方言),  相似文献   

9.
石舒清的文学创作依托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村落的社会生活背景,阐释了一种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其文本流露出底层立场、恋土情结、怀旧心理、神秘主义体验、尚洁意识等主体创作心理,并从中折射出作者的文化心理:作为农民之子认同乡土传统的农耕文化之根;作为回回后代承续宗教信仰的民族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大都以西南土官为重点,对于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研究只限于简单的阐述.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自身的特征,它与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何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学术界讨论的并不多.本文认为明代甘青地区之所以实施以流为主的“土流参治”制度,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族文化类型不同;二是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这些地区的治理程度明显不同;三是明初西北、西南地区所面临的边疆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11.
"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援藏的好政策,就没有西藏今天的繁荣发展;如果没有庄叔叔这样好心的援藏干部,就没有我这个孤儿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阿古庄啦!土切切!"(藏语:庄叔叔,感谢您!)2009年8月7日,西  相似文献   

12.
42岁的吴迁碧是梵净山下土家族村寨的一名“土老司”。在黔东北边远山乡的乡村生活中,“土老司”既是掌握了“驱鬼酬神”之法的傩师,还得有表演的天分,在傩堂戏中以歌唱、舞蹈和面具展现性格多样的人物。学技22年后的今天,吴迁碧发现傩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源于人们对“傩”的理解已不同往昔。从古至今,“傩”在当地百姓精神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分量。他们相信“傩仪”具有驱鬼酬神、消灾避难的神力。而如今傩师作为傩仪的传承者,其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他能否为人们心理带来平安,更取决于他能否给人们带来现实的快乐和欢娱。傩仪是由…  相似文献   

13.
朋友!您知道“土”字的来源和有趣的含义吗? 我国农业具有悠久古老的历史,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学的贡献是丰富而卓越的。古书《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上、地之中;‘|’物出形也。”这儿,我们用一个“土”字的图解(见图示)来阐述,使我们看到,古人对“土”造字的严谨和含义的深刻。“土”这个字,上F两横指的是表土层和底土层,中间一竖是植物,它伸出表土之上,根系延到表土之下。“物出形也”就是指植物从“土”里生长出来的,而且它的形态,是直立向上发展的意思。这是多么有趣地表明了:有土,才有植物生长,能生长植物的才叫土壤。“有土斯有财,万物土中生”嘛!  相似文献   

14.
<正>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份,共有55个少数民族,8个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680多万。全省民族工作线长面广,任务十分繁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族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民族工作已经扩展到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如何适应形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乡城土头情况着手,分别介绍了各主要土头的特点及势力强弱,指出稻城土头统治的形成及发展系因乡城而起,即乡城激发稻城自保,产生并发展了土头统治,进而与乡城相勾结又相矛盾。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土头统治分为以下6个阶段:1、洛绒丁真—土头形成及发展时期(1912~1923年);2、彭错大吉、冷龙大洼与降措尼马的矛盾—土头的争斗时期(1924~1939年);3、稻城土头的崛起;4、扎西宜马与降措尼马的争斗(1937~1939年);5、扎西宜马独尊及新兴土头的出现(1940~1950年);6、土头统治的结束(1951~1956年)。最后,文章从政权更替、社会变迁、地缘政治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出发,分析了土头统治产生、发展及消亡的原因,指出“乱世”滋生了土头,新式“武器”发展了土头,土头统治只是民国年间统治失控的特殊产物。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土官制度的存在是与改土归流共始终的,而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又最引人们的注意。本文仅谈明代的改土归流问题。明朝除在桂西土官传统统治区继续推行土官制度外,还在桂东非土官传统统治区设设置了许多土巡检或副土巡检亦属土官之列,但这类土官的设置或革废的情况比较复杂,故这类土官的革废,本文亦不涉及。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改流自明初就开始了,直至明后期都断断续续的推行,改流的地方也不是很少。洪武初首先被改流的是钦州七峒长官司;不久,太平府也被改流。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17个年头了。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毛泽东的形象也从云笼雾罩的神坛中重新回到人间,和亿万群众更加  相似文献   

18.
山是绿的。可山里人的生活还很穷。穷是真穷。人穷志不短?不全这样!人穷被人瞧不起。太穷了,穷久了,多壮的汉子都会没了心劲儿。沙秀宝在盘山道上急匆匆地走着。这个普通人的心里揣着个大计划:要为咱山里引进黑木耳、黄花菜栽培技术;要领着青紫蓝兔、黑优兔、大公羊进山安家。咱泾源县山绿,土湿,咱能富!他是个小小的县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土官制度始于唐,至宋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各土官统治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同,宋朝对各土属地方的政策虽有共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迥异。兹将宋朝与今河池、柳州地区及今百色、南宁地区各土属地方的关系情况概述于后。 (一) 宋人赵升《朝野类要·羁糜》云:“荆广川峡溪洞诸蛮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制为羁縻州,盖如汉唐署都护之类也。”宋朝统一广西之初,宋朝对广西各土属地方确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和措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诶话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壮语、仫佬语在语音上的异同,结果表明:诶话声母与罗城(东门上南岸大银)仫佬语非常相似;韵母和声调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十分近似;诶话在语音上与壮语差异较大。综合这些特征,本文认为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侗水语言对于诶话的形成是基础性的,韵母和声调趋同说明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汉语土拐话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