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面对未来三到五年上海可能出现的干部断层问题,上海市委启动了针对全市年轻干部的大调研,为建立2000多人的处级干部人才数据库做准备。进入这个数据库的干部有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在处级干部岗位上工作满两年的70后"。大量曾经不会在短期内进入视野的处级70后年轻干部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重点提拔的对象。大调研  相似文献   

2.
闵杰 《领导文萃》2012,(14):72-75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应该避免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机械化理解,导致在干部年龄问题上的‘一刀切’和盲目跟风"。中组部肯定破格选人从2011年起到2012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在这一时期,随着一批年轻干部尤其是"80后"干部的迅速上位,社会舆论对破格提拔的关注和争议也在持续升温。这种关注在今年年初的"焦三牛"事件上达到了最高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关于干部破格提拔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尤其是某些"80后"干部的"火箭提拔"更是备受诟病。郑重审视年轻干部选拔与任用的工作,尤其必要。年轻干部选拔与任用的实施悖论及其原因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年轻干部的选拔与任用,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同样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改革不断进入"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干部年轻  相似文献   

4.
年轻干部由"宠儿"沦为"弃妇"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既有社会和单位的外部因素,也有年轻干部自身因素,还有内外因相交织导致年轻干部频繁流动等复合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调整年轻干部的来源、"宠""锻"相结合、构建适合年轻干部成长的体制和机制、引导年轻干部自我调适、解决好干部频繁流动问题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李秀山 《决策探索》2010,(20):36-3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开始走入公众的视野:今年2月初,山东新泰市新提拔了7名副局级干部,其中6人是80后,最年轻的仅23岁,参加工作的年限才2年多;去年,29岁的周森锋以全票当选湖北省宜城市市长,25岁的孙靓靓成为江苏省泰州团市委副书记……可以说,培养好、选拔好、任用好年轻干部已成为各地干部建设工作的热点问题,那么究竟如何选拔培养好年轻干部呢?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少年轻干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生活和舆论"三重"高压。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要谨怀"三心",端正人生追求,构筑坚强防线,变压力为动力,直面"三高"。一、怀阳光心态,直面工作高压如今的年轻干部大多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干部年轻化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这个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高度重视干部年轻化问题.1994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加快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被作为一项重要议程.1995年中央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应当肯定,近20年来,各级党委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陈科 《领导科学》2001,(2):31-31
在2000年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和曾庆红同志都曾谈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辩证地看待台阶.指出,不经过必要台阶的锻炼,培养不出好干部,但一律按部就班地走台阶,也会耽误年轻干部的成长,错过最佳的使用时机.那么,对接受组织教育与挑选的年轻干部而言,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台阶呢?  相似文献   

9.
杨兴坤 《领导科学》2012,(33):42-45
年轻干部并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人们一般认为40岁以下的干部为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事业承继和延续的基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就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基层年轻干部315人、年轻干部的相关领导(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区县委组织部部长、其他区县领导、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等)1020人、年轻干部的服务对象(乡镇、街道、科队站所负责人,村或社区的书记、主任,辖区单位或企业负责人等)1869人.以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我们认为年轻干部培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顺义:启动"双百"年轻干部培养工程顺义区2014年8月启动"双百"培养工程: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赴国内知名高校在职攻读研究生学历学位,培养百名研究生;鼓励基层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和专业特长考取有关专业技术资格,培养百名专业型干部。对通过培养工程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干部,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合格后,纳入全区  相似文献   

11.
李克诚 《领导文萃》2013,(12):33-36
从2009年"最年轻市长"时任湖北宜城市市长的周森锋起,一时之间,"80后"干部迅速上位的"爆料"总能成为舆论的热点。网络和民众也陷入了对年轻干部"逢提必疑"的怪圈。最新一个"中招"的是辽宁省东港市副市长董海涛。这个被网民称为"80后美女副市长"的31岁女干部,因为其快速升迁,在近期招致新一轮"爆炒"。  相似文献   

12.
<正>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是创新干部培养方式、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多数到农村挂职的年轻干部能够积极投身农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力气抓好培养工作","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这些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为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近期我  相似文献   

14.
<正>组织部门在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中不能做一切包办的封建"家长",而应做一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农民"。播种前要先"育壤"。组织部门应经常开展面向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知识、技能的培训,并设置科学考评指标,提拔使用德才兼备的干部,营造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他们感觉事业有奔头、干事有劲头。  相似文献   

15.
"火箭式"干部,就是在短期内接连提拔或者越级提拔的干部。从类型上讲,又分为后继有人型和厚积薄发型。干部"火箭式"提拔,基本上是为了后继有人。"抢救式"提拔,虽然也算"坐火箭",但与年轻干部的"火箭式"提拔相比,不足挂齿。所以,年轻干部在直线跃升、越级提拔的过程中,要想头上的"光环"永不落,也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一路领先,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16.
<正>安徽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万名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既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又促进了年轻干部特别是机关年轻干部成长,有利于建立干部从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培养链,是极富远见之举。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年轻干部大都处于职场最底层,如同阴暗角落的蘑菇一般不受重视,每天干一些打杂跑腿的事情。但是多年后,有的"蘑菇"还是"蘑菇",有的"蘑菇"已经成为顶梁柱。其实这就是自我定位的问题。不当"蘑菇"干部,基层年轻干部要善于学习充电。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年轻干部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针  相似文献   

18.
正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生力军,年轻干部的成长直接关系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组织部门要将年轻干部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好把关作用。一要把好政治关,防止"基础不牢"。年轻干部讲政治,核心是要信念坚定,做一名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的好干部。理想信念坚定,才不会得"软骨病",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挑战、诱惑时站得稳脚跟、经得住考验。二要把好锻炼关,防止"蜻蜓点水"。只有把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历练,多蹲蹲苗、多接地气、多经风雨,才能最终长才干。三要把好管理关,防止"好人主义"。当前,年轻干部面临的诱惑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多,干部腐败  相似文献   

19.
崔理想 《决策》2022,380(1):56-59
河南放了一个"大招".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大风大浪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接地气、有底气,才能壮筋骨、长才干."2021年10月11日,河南举行"墩苗育苗"计划交流任职干部专题培训开班式,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第一批近千名"墩苗育苗"干部"打气".  相似文献   

20.
陈文权  余浩 《领导科学》2013,(15):48-50
一、提拔年轻干部惹舆论风波问题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源源不断地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输送了新鲜血液,从组织上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但是近年来,随着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80后"干部的提拔升迁不断地引发社会舆论的质疑。笔者对产生争议较大的几个典型案例的主要质疑点进行了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