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亚纳西族自治乡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一个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乡共有592户,4291人,其中纳西族有2490人,占总人口的59%,是该乡的主体民族。 俄亚大村是俄亚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有1060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除一名当赘婿的藏人外,全是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口的42%。传说俄亚大村建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他们隶属丽江土司管辖。清朝雍正初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后,划归木里宣慰司管辖。木里土司为了有效地控制俄亚纳西族,授予其头  相似文献   

2.
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婚姻家庭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的多种婚姻形态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婚。一妻多夫婚则较少,在默道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4个民族,其中包括藏族①。在中国则只有藏族、俄亚纳西族③、门巴族和夏尔巴人。③这一文化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除俄亚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婚调查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外,④其他民族的则较为零散。因此,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实地调查资料尤显重要。1997年夏,笔者参加…  相似文献   

3.
婚姻家庭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传统课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的多种婚姻形态中,最普遍的为一夫一妻的单偶婚,其次为一夫多妻婚。一妻多夫婚则较少,在默道克的世界民族志抽样调查中,只有4个民族,其中包括藏族。在中国则只有藏族、俄亚纳西族、门巴族和夏尔巴人。这一文化现象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除俄亚纳西族的一妻多夫婚调查研究较为深入细致外,其他民族的则较为零散。因此,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实地调查资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妇女“经商术”一瞥/黄琳娜 近几年纳西族一些干部和群众一谈到市场经济,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唉!我们纳西人不会做生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作为一个汉族,从小在丽江长大,又做了纳西人的妻子,平日来往最多的是纳西族妇女。大量事实证明,就纳西族妇女而...  相似文献   

5.
近年,纳西族传统文化与丽江一起,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随之,一个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格外关注——越来越多的外族人称自己是纳西族。这些人当中有汉族,也有其它少数民族;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他们虽然不同民族、不同国藉,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在为弘扬光大纳西族传统文化倾注着大量的心血。著名作家周而复之女张旭曾经在拍摄关于纳西文化的电视片时,对这种文化爱到不可自拔的地步。自己创办实体暂且不议,还说服丈夫一同加人,并使母亲充当自己的“大秘”。张旭甚至还以纳西族女神塔依拉姆的名字为自己起名,自称是〕京的纳西…  相似文献   

6.
文坛奇迹──纳西族古稀老人王丕震10年创作67部长篇历史小说72岁高龄的纳西族老人王丕震自退休后开始文学创作,10年间一气呵成67部长篇历史小说。“猪”年伊始,他又开始了第68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王丕震生于云南丽江县大研镇的一个纳西族读书人家,自幼...  相似文献   

7.
郭大烈,一位云南丽江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浸透着纳西人勤劳质朴的基因。年轻时就立志投身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他耗费10年心血写成《纳西族史》一书。去年5月,第10届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奖“文化奖”颁给了中国云南纳西族学者郭大烈。郭大烈是长年致力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因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业绩突出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1980年,一些因家中不富裕而外出做工的男人神气地回到家乡浙江绍兴,令那些平素瞧不起他们的人刮目相看,因为,他们带回了比他们年轻得多的纳西族姑娘! 这些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姑娘后来都成了他们的妻子,而且心甘情愿。到今天为止,这些远道嫁来绍兴的纳西女有增无减。县民族科的一份材料表明:外来的185名少数民族妇女中,纳西族妇女就占了126人。谁是纳西族姑娘中第一个来到这个白墙黑瓦的江南古城?没人能对我说得清楚。总之,这些纳西姑娘绝不是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被抢来、哄骗来的。从丽江到绍兴,其间要坐六七天的汽车、火车。她们的出走是极其  相似文献   

9.
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永宁人民公社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有树木葱翠的狮子山,山水秀丽,人民勤劳。这是个多民族的公社。居民有纳西、汉、彝、普米等族,其中以纳西族人数最多,约有六千人。这个地方解放前久已进入纳西族土司统治的封建社会。解放后,纳西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进行了土地改革,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东巴文化关天于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兄弟和睦才能共存共荣。称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东巴经》,把山林川泽、鸟兽鱼虫、风雨雷电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统称为“孰”,而“孰”与人...  相似文献   

13.
人口:23万余人分布: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邻近各县,四川省盐源、木里和西藏的芒康县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文字玉龙雪山的银峰,在阳光照耀下泛出紫色的霞光。从天而降的金沙江,到了丽江石鼓,顿时变得温柔多情,形成了长江第一湾,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蜿蜒流去。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纳西族同胞,就住在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文献记载,纳西族的族源属古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纳西族的族名来自古代髦人的一部落名。汉代文献中的“牦牛夷”和“摩沙夷”,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公元三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丽江纳西族古乐队加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日本学者指出:纳西族象形文字更便于电脑传输,便于国际交流;……纳西族传统文化在轰轰烈烈影响今人之际,同时昭示了我们什么在九八岁尾、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获取了下述信息:举世瞩目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世纪...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美丽的玉龙雪山下面,有一座纳西族人的历史名城丽江,当1997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候,曾令多少人为之欢欣,可短短4年工夫,丽江便已掉入旅游业的陷阱,变成一个熙熙攘攘的游乐园。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地区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堪称是婚姻、家庭发展史的活化石。对永宁纳西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的重大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对永宁纳西族亲属制度的研究也收获颇丰。1980年8月,严汝娴、宋兆林先生发表了《纳西母系亲属制与易洛魁亲属制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比较》)。  相似文献   

17.
纳西象形文字所反映的纳西族文化习俗夏之乾纳西象形文字可说是我国现存的民族古文字中象形程度最高的一种。其形象化远在股代甲骨文之上。它以简明的笔划,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地将纳西族自古以来的不少重要文化习俗、生产活动以至诸如吃、喝等日常生活事项都相当明确...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刊》2015,6(5):2
西南民族大学文博中心的纳西族馆主要通过文字、服饰、民俗来展示东巴文化。纳西馆的大门是按照纳西族传统民居大门的风格修建的,青砖白缝、壁画飞檐,十分精美。在展厅中通过图片介绍了纳西族的基本概况、历史、民俗、历法节庆等。并通过被称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东巴文的典籍、以及纳西馆中价值最高的展品——长14.1米、宽34厘米的长卷绘画——纳西族东巴教的《神路图》,重点展示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东巴文化。除此之外还通过实物展示了纳西族的服  相似文献   

19.
·哭倒众人的艺术节· 1999年10月16日,是纳西人百年未遇的大喜之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即将在纳西族聚集地──云南丽江古城体育场拉开帷幕。纳西族从全世界四面八方来到古城。然而,天公却不大作美,一大清早,古城上空就被乌云笼罩,雨水不断。 下午2点半,当主持人宣布艺术节正式开幕后,黑乎乎的乌云却突然闪出一个洞口,太阳从里面钻出来,像探照灯一样好向露天体育场。会场上空的雨丝一下缩了回去,而会场四周的雨水却还在下着。会场一片唏嘘。 一幅长达180米,宽9米的巨型画卷《世纪图》,从狮子山顶…  相似文献   

20.
蚰西族民同剪纸艺 人 据时■王耀纳西族民间剪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