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有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潜在形象力资源,亟等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企业形象力资源的开发,应该首先从形象意识,战略规划、文化建设、管理创新、品牌塑造、传播沟通等方面着手,然后再向其他方面扩展。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的传播力瓶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建 《国际公关》2009,(2):39-40
作为中国软实力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近些年来呈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毋庸讳言.制约中国国家形象的瓶颈——传播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何突破制约中国国家形象建构这一以往重视不足的瓶颈问题.已是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如果从公共关系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这是涉及“媒体沟通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铁路广告的形象力因其表现力差、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水平低而明显不如路外广告;要解决铁路广告的形象力问题,必须认清市场需求特征,充分利用和发挥铁路整体优势,努力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统计初步得到频数较高的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资料,然后从人力资源经理角色、工作职责、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的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建立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对企业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的一般分析,揭示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塑造企业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方面的现状,指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塑造具有全面内涵的企业家形象,提出了使企业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力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新的世纪,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力开发表现出新的特征,表现在技术创新,商业文化含量、智力优势、形象力开发、企业运作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7.
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之一。企业形象力资源的开发,应该首先从形象意识、战略规划、文化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着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突出。在这种潮流的涌动下,企业形象的塑造更应加强。本文从企业形象的定义和塑造途径上,着重论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形象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现状与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力求突破“游杭州即游西湖”的思维惯式,大力推行“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农家乐”旅游作为其中的龙头项目之一,积极利用杭州现有的自然、历史、人文、农业等优势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有效管理、风险防范、宣传力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新旅游项目亟待开发,以求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杭城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形象传播的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良好的整体形象是图书馆宝贵的无形财富资源。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形象的重要内涵,分析了图书馆形象建构的常见误区,并基于LIS的理论视角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探讨图书馆形象三位一体的建构与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形象力日益成为商战取胜的关键。优美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巨大的财富。形象经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使命,必须持之以恒。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牌形象往往具有文化性,当今流行的CIS策略是塑造企业个性化的优美形象的很好办法。一个企业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漫长,渐进、艰辛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企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期望在民族工业的每一领域都有若干形象优美,品质一流的企业和品牌,成为民族经济的柱石。  相似文献   

11.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对旅游者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对旅游地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此文指出旅游的形象时代已经到来,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以形象为导向的第四阶段。深入分析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师爷文化和酱缸文化,得出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文化底蕴,并以此为基础阐述绍兴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及方法,提出了以绍兴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形象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城区形象较城市形象而言,更强调个性的发展.城区形象的定位是指立足于城区的现状和历史发展脉络,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培育城区个性,确立城区形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准确的城区形象定位将对城区的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依据广州市白云区的自然历史因素和建设发展因素,其城区形象定位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区.这一定位决定了白云区城区形象建设的重点在突出个性、增强文化内涵、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协调性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之间关系是:企业家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内核,是企业形象建设的基础依据;良好的企业形象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家形象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的有机结合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整合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必须对企业家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良好而独特的企业形象以及良好的企业产品或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14.
论王维诗“有画意象”与苏轼“比喻意象”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赋比兴--有画意象--抽象意象是中国诗歌意象史的三个阶段。"诗中有画"确实是王维代表的唐诗的艺术特质,苏轼将王维"诗中有画"式的意象,变革为内心展延的比喻意象。典故意象是别一种意义上的比喻意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形象设计的起源、发展、市场需求,形象设计师的职业概念、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家形象其实是“自塑”与“他塑”相博弈的结果,取决于自塑力与他塑力各自作用的方向与力量的大小。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中国力图“自塑”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特点的“和平发展、充满活力、勇于担当”的国家形象。然而,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全球话语霸权与媒介权力,并对中国进行不断抹黑,中国被西方媒体、政客、学者不断 “他塑”成一个“威胁、崩溃、邪恶” 的刻板印象。抹黑中国极大地损害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使本真的中国遭遇遮蔽与扭曲,给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制造了重重阻力和障碍。要摆脱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就必须解构西方国家抹黑中国、“他塑”中国所形成的负面形象,积极、主动地构建抵御抹黑中国的“防火墙”,不断增强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可是长期以来,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从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三个方面对银川市城市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与外交具有相关性。国家形象外交的兴起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形象作用的凸显。不同的外交主体和外交对象的组合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国家形象外交形式:官方外交、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三者发挥不同作用,共同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文章以2000—2008年美国的形象外交为例分析了这三种外交形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以形象为逻辑元范畴的形象学走到了文明史的前台 ,作为“大科学”与“大教育”的深刻结合 ,其内在建设性将使人们在变化万千的形象世界中获得坚实的本体论支撑 ,从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赢得真正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政府形象策划及其四维向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主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形象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将策划学理论引入公共行政管理,推进政府形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形象建设的独特性决定了政府形象策划的复杂性,通过对政府形象策划的四维向度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政府形象策划的内涵及其对推动公共行政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