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使中英两国得以顺利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但是,“一国两制”构想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本文拟通过对几十年来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论证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 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是左右中国政局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从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到现在,六十二年过去了。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两次分裂与战争,以及目前仍处于隔绝的状态,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  相似文献   

2.
这是王克非、郑学凤两同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而撰写的论文。文章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的“一国两制” 的特点及其必然联系进行了论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过程的分析,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起了主导作用,但国民党政府的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某些改变,表示愿意有条件地同中共联合抗日,也是国共再次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的几个重大战例和重大事件的介绍和评述,指出: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为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彻底打攻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政府虽然从未彻底放弃和根本改变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但在当时内外强大舆论的压力下,对日寇的入侵也曾进行过认真的抵抗,尤其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许多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了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抗战时期的不少著名战役,就是在国共两党两军密切配合、互相支援、并肩作战的情况下取得重大胜利的,如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战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胜利。第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不仅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而且为我们今天解决国内国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共十四大报告,把这一崭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9个方面,其中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最终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全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形势的逐渐缓和,不仅两岸间民间的文化、学术和体育等领域的直接或间接交流活动不断扩大,而且双方具有官方性质的非政治性对话实际上已经开始,虽然台湾当局仍然禁止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大陆人士赴台访问、探亲、观光,但大量扔有国民党籍身份的民间或官方的人士已经在大陆开展了各种交流活动。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有理由希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能否象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两次合作一样,共同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以彻底结束中华民族长期骨肉分离、领土分割的局面,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既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要求国共两党尽早做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行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并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了巨大成效。实践表明,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这种运用和发展的光辉典范。本文仅就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些历史经验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香港、台湾和澳门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审视,它是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结晶和发展。一国两制和而不周“和而不同”,这是和合文化的精要之一。“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的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张立文:《和合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1页)在古人眼里,一个“和”字,提携着中华民族文化之纲,历来将它作…  相似文献   

8.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它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香港回归祖国,完全是按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进行的。“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是“一国”与“两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是解决香港问题这个特殊矛盾所采取的特殊方法。它本来是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来的,只是由于香港问题的提前到来而改为首先用于香港。我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9.
“双重周期”与“第三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三次长波经济周期。第一次是1929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至2007年;第三次始于2007年,凸显于2008年。第三次长波经济周期亦称第三次危机,与此前两次长波经济周期相比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趋向缓减、波动幅度小但影响面广;二是经济周期波动与政治周期波动呈胶着状态,即呈双重周期。其面临的问题,既有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激化,也有20世纪70年代以来累积的石油、粮食、金融等多重经济难题。从其危机化解看,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三:一是要从整个世界发展趋势与总体长远发展战略着眼,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二是要按照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三是要运用新政治宏观经济学提供的理论,从政治学的角度解决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解决政治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经济问题,必须运用政治学分析中的理性选择工具,从全球政治与经济周期的视角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0.
四份“万言书”与第三次思想解放马立诚凌志军978年,真理标准的讨论战胜“两个凡是”,为第一次思想解放;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为第二次思想解放;1997年,江泽民的“五·二九”讲话,解除了姓“公”姓“私”的疑惑...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国共两党曾进行多次的秘密接触,商谈合作事宜。其中蒋介石将与中共接触的任务交给了陈立夫,陈立夫积极主张联苏抗日,通过联合苏联以达到联共压共的目的。同时他还积极地从国内、国外两条途径寻求与中共的联系。当与中共的联系打通后,陈立夫作为国民党的代表与中共代表潘汉年直接会谈,虽因双方的分歧较大,谈判最后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却使双方增进了了解,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先驱者,毕生为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而奋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活动开拓了一个新阶段:提出了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革命政纲.,领导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当中国革命历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获得深刻的变化,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李大钊不仅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而且是积极宣传者和坚决执行者,他对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党内合作,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他为坚持党的正确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为扩大巩固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推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就以上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把国民党改组为几个阶级的革命联盟。这次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大大加速了国内形势的发展,迎来了大革命的高潮,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作出的《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共产国际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一九二四年,当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帮助了国共合作的形成,随后又帮助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问题,作一点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先驱.在旧民主主义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革命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国共合作,建立了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直接造成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  相似文献   

17.
<正> 廖仲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主义斗士、“无产阶级的好朋友”。他自1903年认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以来,毕生追随孙中山,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特别是晚年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英国殖民者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掠夺、强占的中国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和平收回香港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香港回归。香港回归为澳门、台湾问题的解决树立了一个样板,并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排除右的、尤其是“左”的干扰,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与爱国主义刘蔚华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从此结束了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件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盛事,这是1949年10月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向全世界庄严...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施汉荣中国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收回香港,洗雪了百年民族耻辱,迈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这是中英两国综合国力和政治智慧较量的结果。昔日英国殖民者用暴力和毒品(炮舰和鸦片)攻占香港、掠夺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制造了一场“历史的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