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列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6-38
“重民思想”是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政治领导思想的核心,“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的思想是世纪之交江泽民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的具有时代新蕴的“三个代表”思想之一。二者在出发点、理论根据以及最终目的等方面具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也有相似之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决不能无视民众的愿望和思想。现在重温先秦“重民思想”,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廷敬是清康熙朝重臣,他领衔主持纂修的康熙《一统志》,在中国国家方志编纂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主持编纂过程中,他提出了国家总志纂修总体框架编纂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彻在当时《一统志》的编纂过程中,而且也成为整个清代各级方志编纂的主导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国家方志的编纂,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本”说的思想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敬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46-49
中国古代的民“本”说以君主制为思想的逻辑前提,或者从实用理性出发阐述民之于君主政治的工具价值,或者用“为天地立心”的神本思维来演绎对民的态度。不管是哪一种思维方式的展开,内容驳杂的民“本”说大致分属于重民、因民、子民三种境界。重民思想是基本上应该抛弃的糟粕,因民和子民思想尽管还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无法从中锻炼出民主的思想来。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不能由民本思想来支撑。 相似文献
4.
近代之初,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韩国爱国启蒙志士们的影响最为引人瞩目。梁启超在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基础上,为了摆脱国民的"愚民性"和"奴隶性",提出了"新民说"。培养"新民"同等于培养国家的势力,而培养"新民"正是当时梁启超创作文学的目的之一,梁启超的《新民说》对申采浩的《二十世纪新国民》影响甚大,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近代韩国文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28-133
《民呼日报》是于右任继《神州日报》之后创办的又一份大型综合性日报。一直以来,因为《民呼日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密切联系和它在辛亥革命前夕起的舆论导向作用,人们始终关注的都是它的政治革命内容,却忽略了其对国民素质和国民改造的重视。通过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其“开民智”的思想——抨击封建奴隶教育和当时教育的弊端,提倡能够培养国民独立性的教育,反对封建迷信、陋俗陋习,提倡科学等。 相似文献
6.
袁占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孟子重民思想产生于战国中期的动乱年代,渊源于周公、孔子的“敬德保民”、“仁者爱人”,具体提出了“制民恒产”的土地方案,轻徭薄赋的富民思想,承认社会分工与商贾自由,其中心就是“得其民,斯得天下”。这对后世明君贤臣、义勇之士影响极大,对今天反腐倡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7.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54-157
《救荒活民书》是南宋董煟撰写的一部荒政专著,共三卷。第一卷考古以证今,记述了历代的救荒事例,并阐述了作者对这些救荒制度或措施的理解与评价;第二卷条陈今日救荒之策,阐述了宋代的救荒之法,指出了存在的弊端及改进的建议;第三卷备述本朝名臣贤士之所议论施行,记录了宋代名臣的救荒思想及救荒实践。作为现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荒政专著,其内容与体例均对后世的荒政著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全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孔子没有鼓吹“愚民”思想,其思想体系是重民、爱民、启发民智。古人撰文,不着点,训诂不详,句读不一,考察人物思想当从其体系的主流来探索,切忌任意割裂,断章取义。 相似文献
9.
黄海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6):80-83
张恨水从事报刊工作达30余年,以其丰富的编辑内涵、敏捷的新闻思维、超前的新闻意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刊编辑思想,"市""民"意识凸显其思想的时代性和开创性。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中的平民立场、追求真实和经营赢利,令其在自己的时代语境中成为公认的"副刊圣手"。 相似文献
10.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2):59-64
《九月诗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以专题化办刊、办奖促办刊的思路,以及出刊的稳定性、持续性和综合质量而在广东乃至全国产生了相当影响。《九月诗刊》既团结和凝聚了一批本土诗人,推动了近年潮汕诗歌的繁荣;又在国内外的区域性诗歌交流上做出了相当贡献。作为一份诗歌民刊它还促使我们去思考:民刊之民间属性如何拓展,网络传播时代纸质民刊该如何坚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119-123
《老子》中有一种民自化的观念,指民众在社会伦理生活之中合理地、主动地变化、发展。民自化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圣人或者说统治者的无为与自知自爱自胜。民自化的具体内涵可从三个层面来考察,第一个层面是自朴自正自富,第二个层面是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第三个层面是自均。民自化的实现标识着良好社会的形成。在与儒家教化思想的对比下,民自化具有三个较为独特和重要的特征:在主动变化中做减法以及简易性;营造适度、宽松的空间、氛围;由人的质朴到社会的质朴,并伴随实质上的趋同性和去等级化。 相似文献
13.
卢佑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44-47
梅曾亮的民佣思想主要包括爱民、利民、导民、顺民之性等内容。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历史文化上的民本思想的影响、柳宗元的吏为民役说的直接启示等。其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桐城派的思想有所超越、对现实吏治的批判和建议、对官吏评价标准的确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张瑞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4-57
陈廷敬不仅是清初重臣,也是清初重要的诗人,其诗集中存有大量纪恩、颂圣等应制之作以及抒写“相臣心事”
的述怀之作,此类诗歌思想情感雅正平和,风格雍容典雅,形成了“和声以鸣盛”的创作特点。究其原因其创作特点形成与其台
阁身份、儒家诗教观以及个人的性情经历均有关系,客观上开启了清诗“格调”之风。 相似文献
15.
田纯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8-112
尊君是法家的最高政治目标,而重法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有效手段。从尊君与重法这一标准来看,《管子》体现出鲜明的法家色彩,又融合了儒家等学派的学说:坚持尊君,但对民的价值和利益也有所关注;坚持法治,但并没有否定道德教化的作用。而在君与法的关系上,《管子》表现出与商、韩法家诸子不同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6.
谭清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1):130-134
《易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哲学著作,以其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丰富的象征哲学思想,从思想上不断启迪后人思考生产、生活,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从农业生产来看,《易经》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化与农时观、农业灾害观、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牟永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5):60-64
范仲淹没有简单地复述前人有关民本、民贵等仁民思想,而是集成并创新儒道佛三教爱民智慧,提出民体概念:君育黎庶如彼身体。强调君王应该像护养自己的身体一样护养百姓。惟有身体安好,君王才安好;一旦身体患疾,君王即衰弱。除身体之意蕴外,民体之体还具有根本、本体和整体等诸多涵义。他认为,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正。君王心正,方能身正,身正方能正四方。而君王心正,又莫如效法尧舜,行仁政,安民生,厚民力。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民体又可阐释为体民,体民之疾苦,体民之诉求,体民之境遇。 相似文献
18.
李鸿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82-84
孟子以性善论和王道仁政为理论基础,将古代的"重民"思想发展为"贵民说"。"贵民说"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民本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孟子的"贵民说"论证了"民"是政权转移的最终决定力量、民心向背对政治统治成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据民意选贤举能的政治主张。"贵民说"作为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调整、阐释了天与民、君与民的关系,第一次较详细地阐述了民贵君轻、君权民与的思想,起到了对统治者暴政的限制和对被统治者革命权的肯定。孟子的"贵民说"和民本思想作为传统民本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对正确理解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和认识党的治国实践有积极意义。孟子"贵民说"没有成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是由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张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67-172
两宋时期,由于救济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的缘故,给乡村的社会保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董煟提出了许多富于建设性的思路,包括在乡村设仓,以解决运输问题;加强管理,以杜绝里正舞弊问题;市场导向,发挥经济规律以达到平抑粮价的作用。总体而言,以董煟《救荒活民书》为代表的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社会保障对农民的救济,确保乡村社会稳定与农业生产延续;二是通过劝分等方式,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以补充政府保障的不足;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不抑价、禁遏籴,在不使用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使粮价保持平稳。尽管宋朝乡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意,但董煟《救荒活民书》中提出的解决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以及所反映出的对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对此后元明清三代乡村社会保障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魏晔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7):76-79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儒家学者尊称为"亚圣"。"民贵"是孟子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但是从其出发点分析,论其实质,"民贵"是各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其实际上可以称之为"被民贵"。"民贵"是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也是孟子被时代所迫而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