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行为金融: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行为金融的框架下,本文建立了含有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风险度量模型和含有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期望收益模型,研究了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的相互关系与标准金融理论中风险与收益的正相关关系相反,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呈现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对Shefrin(2001)通过金融实验得出的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为负相关关系的结论,给出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针对顾客有限理性引起的需求模糊性和动态性特征,引入行为金融于ISC(集成供应链)系统,以Friedman和Savage之谜为释例,指出了顾客的金字塔式心理账户结构,解释了因顾客需求非理性波动引致产生的诸多实证异象。以顾客满意为驱动力,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对ISC各个环节的满意度评价,并利用模糊语言值优化了顾客对ISC各环节的需求重要度,确定了顾客满意度的自相关函数及其与ISC优化设计间的关联函数。在多心理账户条件下,基于行为证券组合理论(BPT)最终建立了一种具有机会约束属性的顾客满意度目标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2)同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3)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4)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与欧美市场普遍存在的中期动量效应所不同,我国股市表现出显著的中期反转特征。基于我国市场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本文构建了信息质量模型,系统研究了投资者在非持续性过度自信行为模式下股票市场的反转效应,利用分析师关注度与资金流向分别表征市场的信息质量与投资者行为,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1)投资者的非持续性过度自信行为是我国股市整体表现中期反转特征的主要原因;(2)信息质量越低,投资者对新消息的过度自信越强,其非持续性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股票的反转效应越明显。这一结果为我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结构、加强分析师队伍和机构投资者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此外,结合分析师关注与资金流向,反转策略能够有效获得市场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5.
过度自信心理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心理,对金融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期货市场的特征,建立了过度自信心理影响期货价格的数理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自信投机者和套利者合约交易量的增加,投机者和套利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会影响期货均衡价格的走向,同时,过度自信会平抑由噪声交易造成的价格波动。最后,本文利用模拟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6.
杨春鹏  吴冲锋 《管理评论》2005,17(11):19-24
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是行为金融研究股票市场的两个主要工具。本文主要研究了过度自信、自我归因和正反馈交易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自我归因心理可以导致正反馈交易行为,而正反馈交易行为可以导致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心理偏差的产生。最后,应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一些具体现象给出了有效解释。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组合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引入行为金融理论于风险管理主体的决策体系,指出了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心理结构;基于BSV(Barberis-Shleifer-Vishny)思想建立了一种风险度量模型,据此调整了传统的行为证券组合理论;算法释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接近证券组合风险决策的实际情景。  相似文献   

8.
考虑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在行为金融范式下研究了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问题.利用相对财富和习惯形成效用函数,描述了开放式基金管理者的投资组合决策行为;引入均值-熵度量开放式基金风险,建立了一种行为证券组合模型;以此为内核,研究提出了B-Morningstar风险评价模型;应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行为金融的B-Morningstar模型能够有效逼近其实际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9.
非平稳需求状态下虚拟企业牛鞭效应的存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将牛鞭效应的概念和模型引入虚拟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运用可变系数的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虚拟企业上下游成员企业需求信息进行预测,研究非平稳需求状态下虚拟企业内上下游企业订货水平的差异,证明了虚拟企业运营中牛鞭效应的存在性,最后提出除虚拟企业的敏捷经营、信息共享对牛鞭效应的影响以外,需求的波动也是影响牛鞭效应的重要因素,并讨论了信息完全共享的情况下牛鞭效应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不同库存管理策略下建设供应链牛鞭效应量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总承包模式下建设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s,S)库存管理策略和周期性检查(PeriOdic Review,PR)库存管理策略下牛鞭效应的量化分析模型,建立了两种库存管理策略下牛鞭效应的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供货提前期、库存检查周期、自相关系数和预测样本数对两种库存管理策略下牛鞭效应差值的影响,得出PR库存管理策略比(s,S)库存管理策略下牛鞭效应的表现更强烈的结论,建议总承包商采用PR库存管理策略时,应当更加注意对牛鞭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买忆媛  李云鹤 《管理学报》2006,3(6):703-708
从行为金融的视角,研究了在单边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家的过度自信与公平感受对自利的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契约设计与绩效的影响,即在单边委托-代理模型中,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不论企业家是自利型还是不平等厌恶型,风险投资家提供给企业家的最优股权比例都在减少。同时,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其付出的努力水平也在增加。在企业家群体中同时存在上述2种类型的企业家时,无论企业家是自利型还是不平等厌恶型,福利水平都将随着企业家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研究多从供应链上游角度出发考虑传统牛鞭效应,而本文从供应链下游的角度研究库存量牛鞭效应得到了不一样的管理学启示.在需求函数方面,建立的需求模型包括市场规模、价格敏感性系数等更有现实意义的要素.在此,本文建立了包括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的简单两级供应链,得出了制造商在采用补充至订货点策略和最小均方差预测技术,在两种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式下的库存量牛鞭效应表达式,并对他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而且通过数值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得到新的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共享能够显著降低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都不受市场规模的影响;零售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不存在;相比于零售商提前期,制造商提前期对制造商的库存量牛鞭效应影响更大.同时,价格敏感性系数、价格自相关系数等因素对制造商库存量牛鞭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Siwei Gao 《Risk analysis》2012,32(11):1967-1977
For catastrophe losses, the conventional risk finance paradigm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dentifies transfer, as opposed to pooling or avoidance, as the preferred solution. However, this analysis does not necessarily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light‐ and heavy‐tailed characteristics of loss portfolios. Of particular concern are the decreasing benefits of diversification (through pooling) as the tails of severity distributions become heavier.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study a loss portfolio characterized by nonstochastic frequency and a class of Lévy‐stable severity distributions calibrated to match the parameters of the Pareto II distribution. We then propose a conservative risk finance paradigm that can be used to prepare the firm for worst‐case scenarios with regard to both (1) the firm's intrinsic sensitivity to risk and (2) the heaviness of the severity's tail.  相似文献   

14.
随着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成为企业创造新模式、开拓新市场的重要路径。为揭示在集成供应链环境特征影响下,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中集成供应链集成度、知识协同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借鉴B-Z反应模型,在运用SEM模型对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静态机制实证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三维Logistic动态分析模型,探索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动态演进机制。结果表明:集成供应链集成度和知识协同能力对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集成供应链形成初期,集成度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长期而言,在不同集成供应链关系质量作用下,知识协同能力的作用举足轻重,提高知识协同能力有利于合作创新绩效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过度自信、税盾拐点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的兴起,管理者非理性尤其是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与公司财务决策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2002年至200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值,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和Lopstic回归模型,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利用税盾拐点考察公司的债务政策.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影响公司的债务政策,公司税盾拐点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将实施更为激进的债务融资策略.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债务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绩效随债务税盾拐点的降低而下降,意味着如果过度自信管理者奉行的债务政策是激进的,将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牛鞭效应与生产平滑模型有效性问题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国内外关于牛鞭效应和与之紧密相关的生产平滑模型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进展,也扼要 地叙述作者在这个领域所做的部分工作. 作者的工作将国际上对牛鞭效应的研究从特殊时间序列 下的两阶段模型拓展到一般ARIMA 时间序列下的多阶段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需求信息在供 应链中传播的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的发现扩展了牛鞭效应研究的一些经典结论,揭示了一些新颖现 象的存在,并为彻底解决国际学术界长达20 年的关于生产平滑模型有效性问题的争论提供了可 能. 最后,指出几个相关的研究问题,希望中国学者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牛鞭效应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本文基于供应链网络库存状态的内部系统动力学机制,构建了供应链网络库存系统的状态转移模型,并引入时滞影响因素,通过供应链网络库存系统的波动状态描述牛鞭效应。在此模型基础上,针对供应链网络系统的牛鞭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类新的基于库存波动状态的动态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并运用系统稳定性理论,将该策略的参数优化求解问题转化成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问题。最后通过系统仿真深入分析了供应链网络库存系统对库存控制策略参数以及系统时滞因素的敏感性,并验证了该动态库存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