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展拓了中国古典小说演绎的新篇章。但《红楼梦》却是凭借其渲染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时情冷暖以及言说着个体的梦幻玄想、群类的盛宴必散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跃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榜首佳篇。  相似文献   

2.
谶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艺术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典小说《金瓶梅》与《红楼梦》在情节结构、语境设置、审美风貌及情感寓意方面的造诣,展现了这两部作品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通过对比分析《金瓶梅》与《红楼梦》中谶语的异同,可以发现其间共同的价值所在以及《红楼梦》在《金瓶梅》谶语基础上体现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明清世情小说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要特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补经史之不足,《金瓶梅》与《红楼梦》堪为其中代表.二书中涉及宗教文化的描写带有鲜明的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当时民间信仰与实用功利的关系,同时塑造了不少逐利鄙俗的师尼僧道形象,亦是当时释道逐渐衰落的真实写照.而与人物家庭相关的婚丧习俗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各种形态的婚事描写、完整周详的丧礼叙述等,均反映出明清时期真实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婚姻,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原因,同时指出妇女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把婚姻当作自己的唯一归宿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崇祯本评语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小人物的辛酸和血泪、财主的敛财和挥霍、妓女的生存和人性、侍妾的争宠和冲突、官员的受贿和枉法等五个方面,对书中描写的小人物、财主、妓女、侍妾、官员等作了精彩而深入的评论,肯定了《金瓶梅》是一部揭示明代社会世情画卷的现实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7.
对于《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这一文学形象,人们过于习惯充当道德审判官的角色,一切有背于于人伦的“淫”都在严厉判决之列,而全然不顾封建时代造成“淫乱”的社会历史根源。对于这一多面体的复杂的文学形象,道德的简单评判难免带来审美的误区。所以,有必要调整一下视角和焦距,把“淫妇”还原成人来研究。有鉴于此,需从文化角度对其心理世界及造成这一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水浒传>、<金瓶梅>的西门庆形象比较,认为在<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生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类生命欲望的关注、思考.西门庆形象的衍变代表着一种新的认识角度,扩大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内涵.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彻底消解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水浒传》等文学佳作由市井弹词到文人写定的近乎道德评判的文化心态模式,而是以冷静、客观、宽容的叙事特质对诸多人物形象的行为举止加以生动、真实、淋漓的表白刻画并最终张扬着意趣悠远的生命韵味。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注重突出人物个性,排除色调单一,塑造出一批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性格的女性形象。如果说《红楼梦》长于描写各种贵族女性的气质,善于把贵族女性置身于生活琐事或礼仪寿宴的场面中,去写她们举止适宜,谈笑得体的性格特色的话,那么,《金瓶梅》则长于刻画各种下层女性的性格,善于把下层女性放到争风夺宠,互相倾轧中,去写她们尖酸放纵,下流粗俗的野性。一《金瓶梅》善于结合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既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又写其性格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个性往往同生活一样是多方面的,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无疑…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赵姨娘借助巫术几乎致死凤姐、宝玉,《金瓶梅》中潘金莲用驯猫扑肉的方法致死官哥儿。两种写法实际上是“神事”和“人事”因素的比较,很明显,《红楼梦》在这一点上的现实主义程度远不如《金瓶梅》,且《红楼梦》中巫术的写法也不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突破了古代小说以男性形象描写为主的倾向,以中国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为背景,描写了城市生活中的女性世界,塑造了典型丰满的女性形象,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在女性形象的关注上,体现了作者创作意识的改变,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理性化特征,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身体诗学、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生理、心理、文化层次的解剖,揭示在封建宗法父权家庭中,在各种宗法礼教和道德禁忌上,女性压抑、内囿的处境以及共同具备绝望、焦虑﹑病态的特质,构成了丑怪身体群像。  相似文献   

14.
"红取之于金而红于金"。凡物俗则不足观,有灵性则格外可人,《金瓶梅》则突出人之俗,而《红楼梦》突显人之灵性;作为生命之始的性是纯洁而美幻的,以恶念待之则见淫滥,以纯情待之则现诗意,《金瓶梅》写其淫滥,而《红楼梦》写其纯洁美幻;肉身之享乐是容易满足而生厌的,往往以空为结,而情感会给生命诗意的栖居感,《金瓶梅》写肉欲,而《红楼梦》写情感。宗教精神是人性之高贵处,是美丽生命不可缺的,缺则难免生命下滑于浊臭之泥坑,《金瓶梅》则写腐臭之行尸,而《红楼梦》突显宗教信念。从俗不可耐到超尘脱俗,是《红楼梦》在人物形象上对《金瓶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塑造了众多婢女形象,根据她们的言行及与主人的关系可分为谄媚型、乖巧型、不识时务型、为虎作伥型、有限抗争型等。她们的性格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如自身社会地位的低下、经济上对主人的依附性、封建文化的影响、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等。此外,婢女形象在小说中还有着较为重要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孙犁小说妇女形象塑造的思维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犁塑造妇女形象暗含三个尺度外部形象尺度、道德尺度、政治尺度.三尺度间既有矛盾,又存在"政治道德一体化"倾向.这些矛盾和"一体化"倾向给孙犁小说创作带来明显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小说的发展已从传奇走向写实.作品把现实丑引进小说世界,在对丑的审美过程中将生活丑升华为艺术美;运用情境化和情理化描写,促使性格形态由传奇化典型向生活化典型迈进;采用"家庭-社会"型叙事模式和纵横组合叙事笔法,拓展小说描绘空间,这些艺术创新,引发了小说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融神魔、历史、英雄、世情等小说题材于一炉,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9.
小说创作是“据实指陈”、“非属臆造”、“堪与经史相表里”,还是写出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情理,写出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而不必“实有其事,实有其中”,是文艺批评领域探讨已久的问题,也是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标准。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所营造的亦真亦幻的世界,证明小说要想达到使读者沉浸其中的艺术效果,必须合乎生活本身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做到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20.
在《金瓶梅》一书中,王婆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作者在她身上着墨前后计有十个回目之多,尤其在小说的前九回中,她的戏份颇大,而且她与书中主角之一潘金莲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在塑造潘金莲的形象时,王婆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王婆无疑是《金瓶梅》群丑之中的重要一丑。讨论这一形象,可以加深对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思想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