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论界对先锋文学的误解使得先锋几乎成了“反传统”的代名词。时至今日,重新进入余华的小说,可以发现“先锋”小说中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主要体现在“性恶论”、“神秘主义”、吴越文化以及鲁迅传统等方面。这些中国传统的边缘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否定性力量,扮演着对主流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的角色,这也是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锋芒所向。 相似文献
2.
徐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4):494-498
余华的小说映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墨痕,具体而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主要体现在:“性恶论”、“神秘主义”、吴越文化以及鲁迅传统等方面。这些中国传统的边缘文化,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否定性力量,扮演着对主流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的角色,这也是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锋芒所向。 相似文献
3.
蒋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69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4.
先锋小说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产生的文学现象,昔日先锋小说作家格非和余华就是这样的代表。回顾先锋的探索之路,从完美创作形式的展现到张扬的生命与人性内涵的宣泄,无不体现出先锋的探索精神,这也正是先锋小说创作的可贵之处。曾经喧嚣的先锋浪潮渐趋平静,恰如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征兆,在成熟中孕育着蜕变,当旧有先锋覆灭,新的先锋必将涅槃。 相似文献
5.
兰喜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5)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史上,余华及其先锋文学的出现无疑是20世纪80年代最深刻的事件之一,他的写作是建立在前文化基础之上,呈现在后文化背景之下,具有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家庭伦理,现代作家理性批判而又情感依恋,余华则不再矛盾.余华逐渐摆脱童年的记忆,从小说<活着>开始,从对家庭的彻底否定转向全面认同,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建构重估后再次审视.从这个意义上讲,余华后期作品并没有从先锋走向民间,而是延续了一贯的先锋风格. 相似文献
7.
程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4):136-141
从“文学场”理论出发,通过建构“先锋文学”和“先锋文学支持网络”这一对概念,寻找一种有效地重新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方法。通过对“先锋派”、“新状态”、“新生代”等20世纪90年代相对复杂的先锋小说的情状的甄别,找出在20世纪90年代文化语境下小说的先锋性的特质所在,以及它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传统之间悖论关系,用一种总体的眼光,从一个新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小说提供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福萍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1):41-44
余华是一位对传统具有颠覆性的作家。他的小说通过多种空间叙事来达到这个目的,于单个事件所建立的微观空间中对常理进行颠覆。这种新的空间毗邻关系从人体、死亡、人名、异型人物等四个系列中展开论述,揭示出一个新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9.
严晓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33-36
余华 2 0世纪 90年代的转型表现在由个人先锋立场向民间立场的转变 ,作品流露出明显的民间化倾向。但民间化倾向并不意味着对先锋的悖离 ,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先锋写作 ,这种先锋性表现在两方面 :以民间化语言出之的现代叙述方式及对生命主题的哲学升华。民族民间化使先锋文学获得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姜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2):12-17
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渐趋缓和,他的民间情怀主宰了此期的创作.对真实的生命过程的关注、思考成为此期小说的共同主题.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重新寻求,更显示出了他创作的独特和深刻. 相似文献
11.
余华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鲁迅走得最近的人。”从余华的小说中探寻鲁迅因子,探寻余华在文化精神和创作上对鲁迅的继承。余华在对弱势群体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上,在“批判国民性”和“反思历史”的两大启蒙文学主题上,都体现出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席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97-101
余华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以来,对暴力与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而且在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冲突中体现出逐步向纵深处挺进的彻底性。这种倾向与余华的成长经历、从医生涯、阅读经验及80年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而暴力与死亡作为先锋作家借助文本寻找力量的隐喻,实是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过于泛滥和矫情的正本清源,也是对真正人文关怀的重新提倡。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柳应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37-42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在小说形式方面的探索颇多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运用多有创新,使小说文本意蕴格外丰富起来。分析余华小说中的反讽,隐喻和象征,简化与省略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同质性的不变因素,所以中国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现代化,我们应从二者的关系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调整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余华带给我们什么——简析余华的“文革“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梅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7):42-44
余华作品中的文革叙事几乎成为一种写作定式。这不仅包括典型的"文革"小说、正面描写"文革"场面的作品,也包括将"文革"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加以描述的作品。他从各个角度,以不同人的视角,写下自己关于"文革"的并不清晰的记忆,执着地将苦痛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余华叙写"文革",揭露了"文革"中暴力的深层机制和暴力的无意识根源,提醒中国人要反思而不是遗忘。 相似文献
17.
胡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48-50
对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但其虚无主义创作精神使其过分的迷恋暴力的激情、死亡的灿烂,批判历史与现实的暴力的力度就此被稀释. 相似文献
18.
郭虹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103-107
余光中的文化接受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润,也有古希腊人文精神及西方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还有来自乡土文化精魂的熏染,具有多源性特征.同时,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方面,余光中主张中外古今,广采博取,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邓红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7
在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最后指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巧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马克思主义作为产生于欧洲的理论成果,传入中国竟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西方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也就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未来社会有着美好构想的科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化,二者真的能够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文章就试图做这个工作,以期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