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狂人日记》,这是一部以“吃人”为主题的小说;1936年9月,鲁迅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又是以《死》作为篇名的。也许是巧合吧,鲁迅在新文学史上的创作历程就这样以死亡(“吃人”和“被吃”)始又以死亡终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春夏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的讲义。题名是鲁迅最后确定下来的。这一讲义,是鲁迅于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开手之前鲁迅初定名为《中国文学史略》(见鲁迅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致许广平信:“如果再没有什么麻烦事,我想开手编《中国文学史略》了”)。鲁迅在这以前,已有编写一本中国文学史的打算,他在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四日致许广平信中,说自己在厦门大学担任的课程之一“是中国文学史,须编讲义。……我还想认真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鲁迅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的重构需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即文学史观与文学史方法的更新与拓展。文学史的重心是作家作品研究,鲁迅作为新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对他的研究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史,各种论文论著可谓汗牛充栋,在规模和层次上都远远超过了新文学史上的其他作家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研究已臻完善,毋需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极为必要,就鲁迅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而言,在学术上是日趋精微深奥,在现实意义上则必须彻底打破学术因素可能造成的囿限,向奔腾的时代大潮全面开放。王吉鹏先生与他的弟子们所著的《鲁迅…  相似文献   

4.
在我心目中,周立波同志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无可置疑的重要地位。他是上个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者之一。他始终不渝地继承鲁迅传统,实践毛泽东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等人较具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中,建构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类”形象。与传统文学史家不同,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经过“他者”的多角度阐释,鲁迅形象得以不断增值,从而呈现出多副面孔。鲁迅形象的多样化描述,反映了鲁迅本体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辨析其中的洞见和谬见,惟有如此,鲁迅研究才可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谈鲁迅小说之历史地位宋云奇鲁迅先生和他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来文史学家已有定论,然而前段时间,文坛上竟然刮起一股试图贬诋鲁迅先生的冷流.一些人大言不惭称曰:同当今时代的“作家”相比,鲁迅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末流作家”,而且他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7.
顾农 《东方论坛》2004,(6):51-55
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成果极其丰富,而他同时又始终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不为古老的传统所束缚.鲁迅整理古籍采用严谨的乾嘉学派手法,一向坚持凡事求"真"的纯学术态度;但他又决不限于资料的整理,更着力处还在通盘地研究小说史、文学史,同时在历史、汉字、碑刻、画象、宗教等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的研究.在方法论问题上,鲁迅既不喜新厌旧,也不墨守成规,即使运用古老的传统方法,也颇有新的发展.鲁迅很好地处理了追求学术之"真"与完成战士的使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惜他后期已经没有整段的时间从事规范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了.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而又高质量的藏书,图书馆便会是一具躯壳,失去它应有的作用。我校专业的设置决定了我校图书馆目标,是汇集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图书馆。藏书应反映出文、理、工,这样一种多学科专业的特点。我们为完成所肩负的任务,必须重视图书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9.
悲剧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能产生比史诗更强烈的效果。”在西方美学史上,悲剧一向被称为崇高的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位艺术巨匠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在悲剧艺术创作上都有着独特建树,构成了中国悲剧艺术的现代性特征。中国传统艺术虽也写人物的悲苦厄运,但往往是“始于悲者终于欢,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结构”这个词,现在的人们都不感到陌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也可以说是“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排列秩序”。同样,所谓“藏书结构”,就是指图书馆藏书体系诸要素(学科内容、学术水平、使用的语言文种、时间、文献类型、出版区域等)在该系统范围内的秩序,亦即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方式,规定着不同学科、类型、文种的文献在藏书体系中的比例。实际上,它是人们根据一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读者对象等人为设计的一个符合图书馆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的奠基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语)。他不仅在革命精神和文学艺术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并且在对待图书事业上也给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热爱图书,深刻懂得图书资料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了解图书馆工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他精心总结、研究和整理了前人的文化遗产,著书、译书来充实图书馆;在从事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艺家。他的著作是多方面的,对中国新文学史的影响也是深广的。但在十年动乱期间,左倾思潮泛滥,以文艺思想斗争史取代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把三十年间现代文学发展的复杂现象归结为一个“斗”字。文学史上的作家专章,几乎只剩下了一个被神化了的鲁迅,自然,被林彪、江青一伙恶毒诬蔑为“叛徒”的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一笔勾销了。经过拔乱反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著,注意消除左  相似文献   

13.
艺术家的这一面──鲁迅和阿尔志跋绥夫程致中阿尔志跋绥夫在俄国文学史上不算是一颗辉煌的明星,鲁迅选译他的三篇小说、一篇散文也井非都是佳品。但鲁迅将他和同时代的作家比较后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著作,自然不过是写实派,但表现的深刻,到他却算达了极致。”①阿...  相似文献   

14.
图书管理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图书馆事业在整个科学文化事业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所以图书管理这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就存在着难以想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常常有两种相互抵触甚至截然相反的要求摆在图书管理工作者面前,为能圆满地解决矛盾,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思想武器,具体分析,辨明利害。下面,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一、藏用之辩提到图书馆所存资料文献,我们常常要用“藏书”这个词,这不只是为古雅,也体现着我们的一种传统意识,即藏非用也,古代各藏书大家多足广有藏书而鲜有外借的。我们到一般的图书馆去借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环节,是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读者需要的基本保证。中小学图书馆(室)肩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重使命。那么,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藏书建设必须结合一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藏书建设方案,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一、图书管理人员配备和业务素质中存在的问题列宁说:“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这说明了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些,中小学图书馆(室)由于对图书馆工作重视不够,图书管理员调动频繁,严重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图书馆事业与人才培养浙江图书馆事业与人才培养课题组浙江素称“文物之邦”,人才荟萃,群星灿烂;浙江的藏书素负盛名,饮誉海内,称雄天下。考察藏书富赡与人才辈出之间的联系,探究藏书建设在创造学术氛围、培养人才中所起的作用,探索浙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路向对...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不愧是“中国的高尔基”。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研究蔚然成风。如果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红学”(《红楼梦》研究)是文学研究者的“热门”,那么,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学”(鲁迅研究,我袭用“红学”之说,称“鲁学”,也算是名正言顺吧)同样是文学研究者的“抢手货”。“红学”“鲁学”都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上放射出来的两道金光。而“鲁学”研究队伍壮大,研究成果既多且精,超过了“红学”,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所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新文学史上 ,鲁迅是中国新诗的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尽管他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新诗并不多 ,而且过早的终止了实践 ,但他的新诗毕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客观的说 ,鲁迅的新诗的实验与开拓的意义远远大于其艺术成果的积累。这也是本文考察鲁迅终止新诗创作这一问题的思想出发点。文章拟就 :关于鲁迅的新诗创作 ,鲁迅的诗人气质和诗人的鲁迅 ,从新文学史的角度看鲁迅的新诗 ,三个角度加以考察 ,尝试探讨鲁迅终止新诗创作的原因。仅就创作个体而言 ,我们很难简单的评价鲁迅的最终放弃新诗创作的选择 ,对于新诗坛乃至新文学发展的利弊得失。但需明确的是 ,鲁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艺术家 ,他是在对自己的个性气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 ,在审视了自身的新诗作、新诗坛和整个新文学史之后作出的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该读点鲁迅了”,当我和大家在课外聊天时,油然发出一声慨叹。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批评史上一座横亘其中无法忽视的高山。对于先生,我们都能侃侃地谈些东西——他过于出名了,特别是毛泽东给了他“最有骨气的人”的评定后。但我们对他的理解又太少了,特别是从未经历过苦难的我们。鲁迅在我们眼里,不过是“(1881—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系统工程中起着把握方向的作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作为占有丰富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五四”时期,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李大制同志说过:“现在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为教育机关”;(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定地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要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见,图书馆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部门,图书馆要切实做好服务育人。一、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