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些发达国家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 ,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 ,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 ,全面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 ,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必须打破出口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实施经济的“绿化”战略。为此 ,需要采取下列措施 :(一 )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 ,培育绿色经济行为 ;(二 )发行“绿化”彩票 ;(三 )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 ;(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五 )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六 )切实有效地发展“绿色金融”;(七 )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制度 ;(八 )努力实施国际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强制规律;(二)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相表里但其作用更宽广;(三)竞争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特点;(四)竞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因素;(五)竞争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上海现代性进行析论,认为把握上海现代性的当代特征时,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一)市场与公共权力;(二)产权与公共社会;(三)自由与公共责任;(四)上海发展与中国整体发展及世界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4,25(1):104-107
《世说》中的同义复合词构成语素的状况和特点,从其意义来源来说,共有四种主要类型:(一)本义 本义;(二)引申义 引申义;(三)本义 引申义;(四)引申义 本义。而其复合成词后语素义变化也有三种情况:(一)两语素义基本不变。(二)两语素义基本丧失;(三)产生了新义,但语素义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馬克思主义原理的問題,我国經济学界比較一致地认为,这是由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經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即(一)农业是人們衣食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的原料基地;(三)农业是工业品的銷售市场;(四)农业是資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五)农村人口是工业和国民經济其它各部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在我国条件下,农业和对外貿易的发展也有极密切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农业只有前两点作用才构成农业成为基础的原因”。我基本上同意前一种看法。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的有关闡述,我认为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应当包括如下互相联系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西方发展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视角,评述了张培刚早在40年代就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主题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包括:(1)关于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2)独特而全面的工业化定义;(3)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先行官”作用;(4)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5)工业化的程序、阶段和速度;(6)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7)关于引进外资和开展对外贸易。文章最后还评析了张培刚关于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构想及其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8.
《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刘世南同志《谈古文的标点、注释和翻译》一文,指出“现在有些古书的标点、注释与翻译,错误较多,原因不外乎三点:(一)不明出处;(二)不知古义;(三)误解文意。”据笔者平日涉猎所及,觉得古书注释中的问题或不止此,仅就其表现形式而言,至少可以归纳为如下数条:(一)望文生训;(二)增字为释;(三)误解俗语词;(四)以今例古;(五)当注而不注。现在逐条举例说明,算是对于刘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机遇的创新思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中央重振东北的战略性举措,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老工业基地改造有三大要点(1)注重制度因素;(2)抓住改制重点;(3)推进民营经济.重新振兴东北不仅限于老工业基地改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目标,其要旨为(1)重视新区建设;(2)实现资源转化;(3)推进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极盛时期,其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主要表现为:(一)三教并行;(二)官私学盛;(三)崇尚儒雅;(四)学派林立。两宋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正是与两宋文化发展的历史特色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一页。地方自治 理论的源起、曲折发展及其省宪运动的实践,均具有值得后人追思的价值。本文分四个部分 来探讨这一问题:(一)地方自治理论的源起及早期发展;(二)辛亥革命后地方自治的成败; (三)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自治的实践;(四)分析与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农村消费市场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减轻农民负担;(三)开发、生产适合农村特点的商品;(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东亚地区除日本外 ,都是发展中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 :( 1)新加坡、南韩、台湾、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ANIES - 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 2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 (ASEAN - 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 ;( 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 ;( 4 )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因素 ,除了它们在资源禀赋、历史、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之外 ,政府的质量 ,即它们在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宏观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机制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一个重要贡献。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 :(一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三 )共产主义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四 )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五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相似文献   

15.
汉魏之际的社会经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以汉魏之际为转折点)前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可以从(一)从城市交换经济到农村自然经济;(二)从编户齐民、奴隶到部曲、客;(三)从土地兼并到人口争夺;(四)从民流到地著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这种发展变化,在理解上当然不能绝对化,但从总的面貌和总的发展形势看,战国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是可以这样来命题的。  相似文献   

16.
一、乡镇工业的特征1.经营特征1987年,包括乡镇工业在内,中国的乡镇企业的数目达到1750万个.其中40.6%是乡镇工业,为数达到700万个.乡镇工业在形态上是多种多样的,它的经营特征可以大致归纳如下:(1)多数是属于轻工业;(2)中、小规模的居多;(3)属于劳动密集型;(4)依靠市场机制开展活动;(5)所有制的形式多样,据认为民营的占多数;(6)从总体上说,经营能力还不够成熟,技术水平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7.
现代编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与古代的甚至中国建国初期的相比,均相差甚远。编辑意识的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与时代发展的必须,是提高编辑人员素质和编辑工作质量的较佳途径。编辑意识决定着对选题的抉择、对作者的要求以及对自我的认知,因而其现代化至关重要。现代编辑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主体意识;(二)文化意识;(三)创造意识;(四)经营意识;(五)信息意识;(六)开拓与外向意识;(七)读者意识;(八)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杜诗学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一)重刊、新刊的杜诗注本、选本及重刊的研究著作;(二)关于杜甫及其诗歌的论文、论著;(三)各类文学史著作中的杜诗学文献;(四)诗话中的杜诗学文献;(五)其他著作、文章中的杜诗学文献。总体上看,现代杜诗研究虽然与古代相比显得不够热闹,却也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这些文献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多新见,显示出现代杜诗学百家争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这组笔谈 ,是对世纪末中国美学的一次系统总结。《超越局限》是对 2 0 0 0年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综述。作者在充分肯定这一年研究进展的同时 ,特别指出正如整个当代文化的发展必须走出后现代思潮的阴影一样 ,新世纪美学的发展同样必须摆脱这个阴影的侵蚀。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基本课题是建立真正当代中国的美学。这个美学不仅在某种意义上要显示中国的特色 ,而且真正要成为中国人文教育、精神发展的活力元素。《沉静进展的美学原理研究》总结了 2 0 0 0年美学原理研究的新进展 ,分四部分 :(1)审美形而上学 ;(2 )审美心理学 ;(3)现代科技与美学理论 ;(4 )美育与自然美。《成果丰硕的中西美学史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中西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文分三个部分 :(1)中国美学研究 ;(2 )西方美学研究 ;(3)中西美学比较研究。《风势尚健的审美文化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审美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全文分四个部分 :(1)审美文化的理论建设 ;(2 )大众文化解读与批判 ;(3)文化的时尚化发展研究 ;(四 )大众传媒与审美当代性。这个总结对于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表这组笔谈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这组笔谈 ,是对世纪末中国美学的一次系统总结。《超越局限》是对 2 0 0 0年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综述。作者在充分肯定这一年研究进展的同时 ,特别指出正如整个当代文化的发展必须走出后现代思潮的阴影一样 ,新世纪美学的发展同样必须摆脱这个阴影的侵蚀。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基本课题是建立真正当代中国的美学。这个美学不仅在某种意义上要显示中国的特色 ,而且真正要成为中国人文教育、精神发展的活力元素。《沉静进展的美学原理研究》总结了 2 0 0 0年美学原理研究的新进展 ,分四部分 :(1)审美形而上学 ;(2 )审美心理学 ;(3)现代科技与美学理论 ;(4 )美育与自然美。《成果丰硕的中西美学史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中西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全文分三个部分 :(1)中国美学研究 ;(2 )西方美学研究 ;(3)中西美学比较研究。《风势尚健的审美文化研究》系统梳理 2 0 0 0年中国美学在审美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全文分四个部分 :(1)审美文化的理论建设 ;(2 )大众文化解读与批判 ;(3)文化的时尚化发展研究 ;(四 )大众传媒与审美当代性。这个总结对于发展新世纪中国美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表这组笔谈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