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确立了在南亚依靠巴基斯坦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既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又服从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该政策在实践中利弊兼存:一方面为美国在南亚争取到一个可靠的盟友、一个遏制共产党国家的重要支点,另一方面却疏远了美国与南亚其它国家的关系,给美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日政策是美国亚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对日政策的NSC125/6、NSC5516/1和NSC6008/1文件.通过考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艾森豪威尔政府遇制打击中国的既定国策是其对日政策的根源和出发点,国际形势变化、日本实力的增长和自主性的增强是推动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布什执政时期,基于各自利益考虑,巴基斯坦与美国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恐合作.双方合作内容多样化,合作范围、手段、目标方面也随之出现新变化.通过与美的反恐合作,巴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军力等诸多方面获得了较大收益,但从中也可看出双方合作的不足.通过对巴美反恐合作的分析显示,跨国间的反恐合作在带来反恐成果的同时,也绝非想象中的那番顺利,其中国内和国际上的挑战对主权国家的反恐行为无疑是一种压力甚至阻力.怎样恰当解决上述问题,是对当前国际上多国联合反恐行动日益增多的表象所提出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4.
试析罗斯福时期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妍 《北方论丛》2002,(2):125-126
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序幕,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这期间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影响了战争的进程.以珍珠港事件为界,之前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给了日本法西斯以有力援助,对日本侵华战争起了"加柴助燃"的作用;之后美国的孤立主义者们猛醒,把中国大陆作为反击日本法西斯的基地,开始全力支持中国蒋介石政府抗击日本的侵略,为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美国仍是从自身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出发的,因而也给亚洲和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艾森豪威尔当政期间,继续以东西方对抗的思维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先后数次调整对印度的政策.尽管不同阶段的政策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基本出发点却一直保持未变--就是尽最大可能地争取印度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共共同阵线,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把印度塑造成亚洲的"民主橱窗",最大限度地利用印度遏制"共产党集团".  相似文献   

6.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左伟 《理论界》2012,(9):163-166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其十分关注两国间贸易政策和双边经贸关系,并积极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和中美经贸关系施加影响。对跨国公司影响美国政府对华贸易决策的内外环境、权力资源及作用路径、不同跨国公司的立场取向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跨国公司的行为模式和规律、积极引导其为我国政策目标服务是必要而且有着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自40年代末以来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期间,曾有一个短暂的时期,认为中共将乘胜大举攻台,故一度作出了放弃台湾的决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其远东战略及台湾地位作了重新估量,决定暂使台湾"中立",并将台湾海峡付诸冻结.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为促成朝鲜战争停战的早日实现,一时采取了"放蒋出笼"的权宜之策.其后,台湾海峡曾出现了三次危机,在此期间,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逐渐定型,即一方面要阻止中共夺取台湾,另一方面又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美国为避免与中共发生直接冲突,并为一劳永逸地分离大陆和台湾,先是不愿协防外岛,继则逼蒋弃守外岛,美台分歧终以妥协告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对华实行"双重军事战略".其继位者则沿着"双轨制"的轨道完成了从"介入"到有条件的"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樊为之 《人文杂志》2005,(2):157-159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保守主义、经济主义、现实主义、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对美国中东政策制定和执行所产生的作用。特别分析了冷战后 ,中东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动背景下 ,上述观点对美中东政策的影响程度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指出美国中东政策是在代表不同利益的多种观点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这些政策的运作同时也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贸易保护政策对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作用,结果表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美国工业化实现及其深化过程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既不是如一种观点所认为的没有文化政策,也不是如另一种观点所认为的根本就不应该有文化政策.一方面,对文化的价值理念要求政府远离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又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从保护文化创作者的权利,到通过税收豁免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文化,到直接资助文化项目,再到直接资助的制度化,在价值理念和现实需求之间达成了政府与文化的若干个契合点,从而完成了独特的文化政策话语表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波匈事件后美国对东欧新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政策是美苏关系缓和及苏东内部演化的产物 ,其形成与确立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 ,最后由于匈牙利起义的失败 ,促使美国彻底摒弃“解放”幻想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后期确立了新的外交政策 ,使其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对东欧国家的一项最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3.
王仕英 《兰州学刊》2008,(8):206-208
对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研究,国内学术界相对滞后,仅限于宏观框架的勾勒。国际学术界对一体化初期美国的政策存在着传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的争论,并已经发展到用新资料进行研究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1956年之前,波兰作为美国所谓的苏联"卫星国",美国对其政策与其他"卫星国"政策没有多大区别.1956年波兰骚乱始,美国开始关注波兰,把探索对波兰新政策作为整个对东欧政策的重点.1958年初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了全面的对波政策,NSC5808/1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波兰新政策--"演变"政策的完成.波兰是美国对东欧苏联"卫星国""演变"政策的首次试验,随后美国将该政策扩大为对整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经历了一个微妙的调整阶段。分析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不仅能对这一历史进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美国政府对战后初期中东局势的研判;分析了美国逐渐背离了大国合作的外交政策,由门户开放、反对势力范围,到希望用自己的发展优势来影响中东未来,最后确立完全意识形态化的遏苏反共政策;认为战后美国外交当局无视国际现实,夸大拔高,以遏苏反共为名行主导中东、领导世界之实。直到现在美国对外政策仍然有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渊 《学术探索》2008,(1):54-58
美国是对南海问题影响最大的区外大国。在地缘经济、政治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在冷战后对南海问题推行了积极干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南海政策将表现为如下内容:确保和加强军事存在,努力争取对南海地区安全事务的主导权;构建多边安全机制;以南海问题影响并牵制中国的发展。但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干预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王传剑 《文史哲》2004,6(2):76-85
以总体对外战略为指导,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历来都表现为一个体系,而这一体系则始终都包含两个基本层面:其一是针对半岛国家本身,其二则是针对半岛周边大国。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不仅是维护它在东北亚的利益所必需,而且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构成了美国全球战略实施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美国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小布什总统当政以来,因应局势的需要,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许多调整,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原因,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舸 《北方论丛》2002,(4):34-37
我国政府已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确定为21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之一,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研究美国未来介入台湾问题可能的深度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走向,对于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确定科学的斗争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