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缑广飞 《社科纵横》2006,(11):115-116
《熊》和《老人与海》都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形象地展示了福克纳与海明威相似的生命哲学,但是,《老人与海》单纯、简洁,《熊》繁复、凝重,更注重探讨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在艺术上更具实验精神。比较研究两部作品的同异,对我们了解和认识福克纳和海明威以及20世纪美国文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许多文艺评论家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看出各种寓意或者象征。例如: Carlos Baker认为小说围绕个体英雄主义(epic individualism)而展开,老人是基督的人格化①。 Philip Young认为这是一篇“英雄史诗式的隐喻(epic metaphor)”,它描写人生:人可以死,但要在斗争中保持人的尊严②。 R.Lacasse认为小说说明“人的意义就是斗争” ③。 我国几位评论家也指出小说歌颂“硬汉子性格”和“重压下的堂堂气概”。刁绍华认为这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一曲赞歌④,“吴劳认为这是一部希腊悲剧式的作品⑤,台湾翻译家宋碧云引用Josenh Waldmeir的文章,认…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郭沫若史剧中悲剧人物的意识结构层次,所含的历史精神及其强烈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人民意识是郭沫若史剧中悲剧人物的总体意识,构成总体意识的是政治、伦理和哲学三个意识层次,仁道意识、利他意识和本体意识是三个层次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民意识实质上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历史精神,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人道主义是其最完备的体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历史的进步性、一贯性和悲剧性;人民意识虽是历史的精神,但归根结蒂是现实的反映,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产生的以人民为本位的时代精神在历史人物心灵中的反射。这种反射在读者心灵上的反映,便是强烈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式的英雄神话与生态伦理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硬汉故事,尤其是<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像英雄神话一样深深根植于我们心中.然而,理性反思后,我们发现这些硬汉在现实中的悲凉与无奈:他们都是精神不败但一无所获的硬汉.探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海明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命价值取向与他者的生存权利之间,构成了他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感.  相似文献   

5.
马淑静 《社科纵横》2010,25(10):169-170
托马斯·哈代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生活哲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研究,从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和悲剧意识下的乐观主义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托马斯·哈代的生活哲学在这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危机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自负和悲剧思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依存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才能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7.
赵琳 《求是学刊》2004,31(4):106-110
唐传奇《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源头 ,它所讲述的爱情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始乱终弃” ,实际上是女性“自献”的悲剧 ,其根源则是传统两性文化中以“男主女从”为要义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8.
尼采的伟大历史贡献在于,他第一次以悲剧的眼光透视哲学,把悲剧感、悲剧激情转化、提升为一种悲剧哲学,与此同时,他以哲学的语言、哲学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悲剧意识的内涵,使之达到前所未有的张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9.
章可敦 《学术交流》2007,23(1):153-155
可以说《诗经》是西周时代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历代名家对它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成果累累。但以前人们侧重于从政治、思想、伦理和哲学方面研究《诗经》,很少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它。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诗经》中就有不少是农事诗,从中能解读出较明显的经济意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意识,农时意识,保护生产力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区域经济意识和公平分配意识。  相似文献   

10.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