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吕端的属下听到了,很是气愤,就要去追查那个人的姓名。吕端制止了他,说:"不要去问了,你查清楚了我就知道是谁了,而我一知道肯定不会忘,着意地去报复对我来说是肯定不会的,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也一定很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  相似文献   

2.
江华 《领导文萃》2022,(1):40-42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在一次召见元帅叶剑英时,口述了一句诗相赠:"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一来评价叶剑英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果断,二来道出自己百年之后对国事的隐忧,希望叶帅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不想此言一出,却让一位宋朝人名扬当代.这个人,便是北宋太宗时的宰相、曾任蔡州知州的吕端.  相似文献   

3.
难得糊涂     
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臣子孔守正和王荣侍奉酒宴。二臣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不休,失去了臣下的礼节。内侍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但是太宗说,不,派人送他们回家。第二天,他俩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礼,十分后怕,  相似文献   

4.
川人多好吃亦擅吃,创造出多味脍炙人口的历史名菜,在此,小编奉上几个民间流传甚广的美食故事,以飨读者 适口者珍 北宋时期,四川出了第一位状元苏易简,官至翰林学士.宋太宗曾问他:"食物称珍,何物为最?"他回答到:"臣闻物无定味,适口者珍."又说:"臣止知齑汁为美."太宗问他为什么这样说,苏易简于是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饮了很多酒后回家倒床睡去.半夜酒醒了,觉得全身燥热并且口渴.  相似文献   

5.
正长孙无忌是初唐政坛上位尊权重的人物,历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先后辅佐太宗、高宗父子登上皇位,为相三十余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宰相,却被高宗贬于黔州,最终自缢而死。分析长孙无忌的仕途生涯,可以很明显地发现长孙无忌在太宗和高宗主政期间分别表现出"有忌"与"无忌"两大不同特点。一、太宗朝"善避嫌疑":"有忌"助其高居相位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之长孙皇后的长兄,"少与太宗友善",常从太宗征讨,武德年间,累除比部郎中,  相似文献   

6.
三利三益     
正唐代吏部尚书唐俭因下棋触怒太宗,被贬为地方官。太宗余怒未息,又想让尉迟敬德指控唐俭有怨言,以便找借口杀了他。次日,当庭对质,尉迟敬德连连否认。太宗气得将袖子一甩,进了内宫。过后,太宗宴请三品以上官员,并当众表彰尉迟敬德所为有"三利三益":唐俭免于枉死、自己免于枉杀、尉迟敬德免于曲从,此为三利;自己有改过的美名、唐俭有再生的幸运、尉迟敬德有  相似文献   

7.
相传,唐太宗率兵30万远征辽东。大军到达海边,太宗举目远眺,但见沧海茫茫,水天一色,不禁焦急,且生退兵之意。适时,大将薛仁贵请太宗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顿使太宗忘记忧愁。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急忙揭开帐幕,竟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后人将这一策略命名为"瞒天过海"。这不过是兵法上的一个策略。然,抛开万里沙场不谈,在商业上,此策略依旧奏效,且不缺乏经典之作,如北京长城饭店。其巧施"瞒天过海"之计,首瞒记者,再瞒美国驻华大使,然后让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兴高采烈地为其充当了形象代言,一举突破广告经费不足的瓶颈,以极低的付出达到了扬名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从谏如流,留下下少千古佳话。 贞观四年,太宗因想修复隋朝建在洛阳的乾元殿,遭到大臣张玄素的反对。玄素在上书中尖锐地指出,这种做法,比起隋炀帝走得更远。太宗  相似文献   

9.
正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生于洛阳官宦之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状元及第,历仕宋太宗、宋真宗两朝,先后三度入相,历任将作监丞、升州通判、参知政事、吏部尚书、宰相等职,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读《宋史·吕蒙正传》,始知吕蒙正"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美誉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诬告魏征包庇犯罪的亲属,太宗让御史大夫(掌监察的官员)温彦博调查,结果并无其事。温彦博对皇帝说:“事虽无存,但空穴来风,都因为魏征不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所以才被人诽谤。他也有可责备之处。”太宗同意温彦博的话,让温彦博转告魏征,  相似文献   

11.
小歌 《领导文萃》2010,(2):116-118
<正>身为部下,如何向领导提建议呢?古代谋臣的案例,给了我们无数值得学习的"建言"智慧,值得揣摩。唐朝宰相魏征,辅佐太宗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且多被太宗采纳。他的说谏技巧,自有不可忽视的能耐。依笔者看,他的建言多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13,(12):79-83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他力排众难,助邓小平东山再起;他乘专机搭救胡耀邦,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伟业,他三邀张爱萍出山……"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尽管邓小平已经在挨批判,但在名义上他还主持中央工作。按常规,应该让邓小平为  相似文献   

13.
斯为得体 李文正公昉,太平兴国八年,以工部尚书为集贤、史馆相。端拱元年,为布衣翟马周所讼。太宗召学士贾黄中草制,罢为右仆射,令诏书切责。  相似文献   

14.
华章 《领导文萃》2007,(8):102-104
北宋建立之初,党项族首领李继筠曾派兵援助宋军攻打北汉。李继筠死后,其弟李继捧继任党项族首领,表示愿归顺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并把李氏家族迁到东京开封。  相似文献   

15.
先秦至今,官吏营商的现象绵延不绝,然而此现象之普遍,影响之大,则首推宋代。那时,上至皇亲国戚、京城大员,下至地方官吏、举人士子,整个官僚阶层几乎无人不涉足经商营利。宋神宗朝宰相曾公亮“殖货至巨万”,“大事不糊涂”的吕端,也曾因为“市竹木”而被贬。南宋中兴名臣张俊,曾派老兵打着国家使节的名义大发海外贸易横财……  相似文献   

16.
一、一天,宋太宗宴请几个臣下,殿前都虞侯孔守和王荣等都在其中。几经交杯换盏之后,孔守却夸起自己守边疆的功劳来。王荣听后大为不快,便不顾太宗在场,与孔守吵得面红耳赤,全然失去了君臣礼仪。  相似文献   

17.
向敏中是深受太宗、真宗两代皇帝信赖倚重的一位北宋名臣。真宗天禧年间,因向敏中政绩卓然,被加官为吏部尚书,且特进右仆射门下诗郎,监修国史。下诏之日,宋真宗对翰林学士李宗谔说:“朕自即位以来,还从未给任何人授予过仆射官职,这  相似文献   

18.
林冠夫 《领导文萃》2010,(7):109-112
<正>寇准,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在政坛上的活动,主要是宋初太宗和真宗两朝,起过颇为重要作用,堪称一代名相。在民间,人们一提到寇准,称他为"寇老西儿"。"老西儿"为今人对山西人的称呼。意思不言而喻,此人被说成是山西人。这大约是来自某些影视或评书。  相似文献   

19.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唐太宗,请求清除朝中奸臣.以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太宗非常重视,亲自接见上书人.问他:“我所使用的大臣都是经过反复考查的忠贤之士,你知道谁是奸臣?”上书人说:“小人不在朝中,自然也不知道谁奸谁忠,但小人有一妙方,只要陛下一试,谁奸谁忠便泾渭分明了。”太宗问:“什么妙方?”上书人答:“陛下与众臣讨论问题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  相似文献   

20.
葛剑雄 《领导文萃》2008,(17):71-7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三月,前南唐国主、三年前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的李煜在开封一座住宅里结束了他42岁的生命。李煜留下了倾诉亡国哀怨的千古名篇。也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相传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尽管他死后被赠太师,追封为吴王,皇帝还为他“废朝三日”(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