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区域经济和运输经济的有关理论考察研究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后作为大桥苏北桥头堡所在地泰州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泰州应充分利用自己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强化优势产业,大力沟通上海、苏南,拉动苏北腹地经济上台阶,形成以泰州为中心的苏中地区沿江经济发展带。  相似文献   

2.
苏中区位优势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市及所属15个县(市).苏中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发展区划概念.苏中是江苏的经济次发达地区,历史上曾有过数度辉煌,后因诸多原因失去了区位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判断区位优势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世纪里,苏中新的区位优势已经显现.交通格局的改变构建了"黄金十字通道",丰富清洁的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南水北调工程和海上苏东建设为苏中创造了新的机遇,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为苏中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苏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太谷学派有“崆峒教”、“太谷教”、“大成教”、“泰州教”、“新泰州学派”等诸多名称。“太谷”、“崆峒”以“人”名,“大成”以“学”名,而“泰州”则以“地”名,说明泰州是太谷学派最主要的基地。 为什么太谷学派在泰州特别兴盛呢?《龙川夫子年谱》中有“东海文光烛天”之说,当属谶纬之方,自不足信。究其原因,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是学派活动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太平天国时期,泰州未遭兵燹,社会安定,得地域之灵气;二是太谷学派系哲学流派,参加成员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泰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融人际之中和。事实也是如此,从同治六年谢逢源来泰以后,经李龙川(泰州称李门)、黄葆年、黄仲素(泰州统称黄门)三代传教,学派活动十分活跃(尽  相似文献   

4.
苏中三市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 ,在快速崛起的竞争中奋勇争先。为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依靠外力的推动 ,选择外生型、开放型增长模式。在引进外资、民资的条件分析中 ,三市各有长短。目前状况下扬州略胜一筹 ,如能抓住机遇 ,重点突破 ,可望在苏中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苏中地区南通、泰州、扬州 16 8所中学初中教师职业素质现状的调查 ,发现苏中教师职业素质总体优良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不少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很薄弱。培养适应 2l世纪需要的初中教师 ,必须在初中教师教育的改革与调整中关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7—2019年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从时间、空间维度探讨江苏省13个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及经济效应分异情况。从时间维度上看,江苏省旅游业依存度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旅游业贡献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大,总体呈上升态势;江苏省旅游经济呈现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的趋势。从空间维度上看,苏南和苏中地区旅游总收入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无锡和泰州的旅游总收入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江苏省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良好;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存在明显的旅游经济效应空间分异现象,同时苏南、苏北地区内部也分别存在旅游经济效应空间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3年,市社科联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各学会(研究会),团结全市广大的社科工作者,紧紧围绕“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年初理事会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清代随着苏中扬泰商业经济的繁荣,平民气息特别浓郁。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通俗文艺的发展更胜以往,评话、弹词等曲艺形式不断繁荣与兴盛。扬泰弹词是用苏中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是本地区流传的主要曲艺形式。但对于其形成原因与时间、传播途径、主要剧目与代表人物以及"扬泰弹词"的泰州地域元素等关键问题,学术界却长期未见具体考述。  相似文献   

9.
水文化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主线和特色。江苏的水文化资源在开发旅游资源和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方面蕴藏着很大潜力。目前,江苏水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不均衡现象,苏南以水为特色的旅游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影响,而苏中、苏北的水旅游资源在宣传、规划和开发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位居苏中的泰州,水旅游资源开发的做法可供学习和借鉴,该市合理规划和开发河、湖、湿地的旅游资源,水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居于主角地位。  相似文献   

10.
打桩机的轰鸣声如雷贯耳,42米长的桩柱慢慢隐身水下。再有3个月这个万吨级泊位就可使用了。 泰州港(原高港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江苏省泰州市境内,系长江25个干线港口之一。泰州港形成于北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1902年开埠,1958年建立高港港务管理局,1988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7年更名为泰州港务管理局。 泰州港上距南京145公里,下离上海247公里,腹背宁通高速公路,港辖区段63公里, 设有杨湾、高港、过船三个港区。杨湾港区、高港港区分别处于长江与引江河、南官河的交汇  相似文献   

11.
扬州近20年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呈波浪式上升态势,且开放程度逐年加大,社会影响作用日益彰显。与苏中3市、沿江7市、长三角15市比较,尚处在中下游层次。按经济学原理分析总结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以促进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州方言属于江淮方言中的通泰地区海伊小区,其中存在众多的吴方言词语。在《明清吴语词典》里,这些吴方言词语与海州方言词语在词性、词义方面差异不大。这种情况,是明初以来大量江浙人迁至海州地区与当地居民大杂居小聚居后产生的新方言景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极。江苏省明确提出将在2012年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加快发展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同时,加快开发江苏沿海文化产业,需要从政府组织、行业管理、资金支持、政策辅助等方面提供条件,确保江苏沿海与江苏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构筑新的文化产业高地。  相似文献   

14.
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相比,南北朝的对峙争战态势实已发生根本性转折,由大致上相持平衡逐渐变为南弱北强,双方在边界东段亦即今属江苏地域的扬、徐等州发生多次大规模激烈的争战,导致行政区划和建置变动频繁,十分紊乱。本文尝试分三个阶段对此进行复原,同时也对“苏北落后于苏南”现象的历史成因问题重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挪威学者易德波教授多年、多次到中国江苏扬州,田野调查“扬州评话”。运用西方多种学科、多种方法对中国曲艺之一的扬州评话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文化产业开发与政府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政府公共财政政策是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和有效手段。江苏沿海三市地缘相亲,优势彰显,文化资源互补性强,具有协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在江苏沿海开发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购买、扶持引导、税收返还等合理、有效、适度的积极公共财政政策,扶持沿海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沿海文化产业的积聚度和带动能力,从而不仅使文化产业开发与沿海开发的同步,逐步使文化产业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謇当年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医学专门学校题写的校训具有深厚的文化性及强烈的针对性。今天南通大学校训源自纺、医二校校训,其核心思想做人要“忠”、“善”,做事要“通”、“精”,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只要真诚地实践,校训就能够转化为通大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况,通过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的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转移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状态差异,并对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和进城迁居意愿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