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是多个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既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因素,也有经济转型时期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方式落后的因素。借鉴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经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产能过剩的困局,是当前经济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产能过剩既要根据产能过剩的类型和不同行业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办法,控制住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发展,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又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产能利用率、产业集中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境内需求增长率四个指标对2000~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整体来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只是近几年过剩情况愈发严重;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企业投资预期的扭曲、钢企有效竞争不足以及不合理的产业政策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减少对产业发展的干预;继续深化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改革,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优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逐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自定义的四大职能之一.产能过剩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痼疾.政府如何进行调控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却知易行难.199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轮宏观调控,行政权力和经济手段并用、政策法规命令兼施.然几番调控,不仅未能化解产能过剩,反倒逆向催化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的扩张和跃进,陷入诸多产业普遍过剩的困境.本文以1996年以来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过程为个案,通过对政府调控政策、手段及效用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诸多变量,揭示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调控失效的政治经济逻辑,提出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改进和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投资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过度投资形成的大量供给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众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尤为突出。国民经济增长比例失调、地方政府追求GDP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低水平重复投资、投资产业层次低、投资过热消费不足、出口导向型的扩大外需政策和政府优惠政策都导致和助长了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及对策为: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从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型、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以扩大内需化解产能过剩;如果国家创新体系能够在三至五年内攻克汽车、数码相机、电脑、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工作母机、光伏发电、新能源等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民族企业中都应用这些技术,建立起自主创新的民族经济体系,形成完整独立的国民技术体系,顺应中国年轻人就业意愿变化,挖掘银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则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也可以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  相似文献   

5.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多年来久治不愈的顽症.近年来,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煤化工等处于全行业亏损的困境,甚至连一度被推崇为“新兴产业”的太阳能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也由于产能全面过剩而步入衰退.产能过剩的中国特色及其形成机制,在于多年来全能型政府对市场和微观经济领域的强制性干预,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和与之相对应的官员升迁激励机制,以及历史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地方本位主义传统.因此,只有抛弃过往以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强制干预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方式,改进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及晋升激励机制,推进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制度、推动政府治理转型,才能根治中国式产能过剩的顽疾,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运用导向DEA模型多阶段求解方法分析光伏和风能上市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近四分之三的新能源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产能过剩是复杂环境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金融支持、人均GDP与总资产报酬率也对产能过剩有显著影响。要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就应认清其不同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现象日趋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有多深,与传统产业过剩有什么区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导致产能过剩,则有待探索。为此,本文区分了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评价内涵,按照光伏产业自身特点以及考虑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生命周期,构建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国内光伏产业单一定性或定量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云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光伏产业处于"比较过剩"的状态,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减少或调整对光伏产业的行政干预,重视内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验表明简单的斯密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化改革和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干预并不能有效解决目前中国部分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投资决策—竞争—退出”的企业行为角度考察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了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形成过度投资;而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采取规模扩张为主的被迫式竞争一方面导致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资产专用性又阻碍了产能过剩企业的退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应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一体化、产能的空间转移和规制化解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9.
在产能过剩的框架下分析了政府补贴的层级选择问题,回答了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什么层级的政府进行补贴更有利于缓解企业的产能过剩。通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级的研究发现,当市场规模较大时,由地方政府进行补贴能够缓解企业产能过剩;当市场规模较小时,在地方政府对辖区GDP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进行补贴能够缓解企业产能过剩;当市场规模较小,在地方政府对辖区GDP重视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中央政府进行补贴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0.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间的时滞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要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细化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来,在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但投资过度导致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中小企业既是过剩产能尤其是落后产能的主要制造者,也因无法有效应对产能过剩下的市场危机而极易陷于经营困境。因此,政府应当创新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中小企业防控和应对产能过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进入冲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对增长速度和职位升迁的双重激励,引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并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进入预期,使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  相似文献   

13.
学界多从现象和数据出发分析产能过剩,忽视了产能过剩的本质和形成机制。产能过剩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伴而生,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产能过剩出现的频度、强度也较高。政府干预会加剧产能过剩,但也在制止产能过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形成机制错综复杂,既有体制因素和市场因素,也包括产业自身的因素。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产能过剩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并与产品的供求周期密切相关,但其根本是市场因素。产能过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只能力促其最小化,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念不能解释产能过剩问题。文章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产能过剩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能过剩源于不顾比较优势原理局限条件——分工的社会基础——而造成的城市竞争与产业地域分工的冲突。遏制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回归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但需要使竞争机制与社会治理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中相辅相成、互有补助。从这一观点出发,现阶段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着力点应该是在完善城市竞争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重新构筑以大都市区为地理单元的区域治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从化解过剩产能阶段全面转入防范产能过剩阶段,防范产能过剩具有长期性,需要采取可持续综合措施。从产能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增长、行业资本产出比、高质量制度供给、工匠精神铸造以及产能利用统计等多个维度分析防范产能过剩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防范产能过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对产能过剩的治理不仅需要在产能的“量”上做减法,同时更应该关注产能“质”的提升。为了探究环境规制能否在削减落后产能的同时促进优质产能的形成,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05—2018年中国264个城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在这14年里,我国各城市基本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其次,从稳定增长、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三个维度构造了优质产能综合指数,用于衡量产能质量的提升情况;最后,通过门限回归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产能利用率和优质产能都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中强”的环境规制能够在削减落后产能的同时促进低端产能向优质产能转型,“强”“中弱”和“弱”的环境规制不利于产能“量”与“质”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5):44-51
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产能过剩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本文厘清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内涵,认为其与国外所述的产能过剩现象存在巨大差别,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它的形成、恶化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央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的利益博弈关系相互关联,因而化解它需要从重建政府与市场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方面关系入手,要点是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FS(外资企业-国有企业)、FP(外资企业-民营企业)、SP(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FSP(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研究各类企业的产能策略选择.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是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在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均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其产能过剩程度与政府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外资企业在FS、FP、FSP三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受市场竞争主体的影响,选择不同的产能策略;在FSP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出现产能不足.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去产能,还能弥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最后,本文在坚持政企分离、发挥市场机制、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去产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行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中国金融压抑与关系型治理模式并存的背景下,金融关联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概率。银行关联企业的银行借款越多,产能利用率越低;但券商关联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金融关联导致的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在金融关联内部,银行关联和券商关联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企业高管团队中女性比例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具备市场经验的高管越多,产能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钢铁产业低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部分高端优质产能也出现过剩趋势,这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推进钢铁企业实质性并购重组,减少过剩产能,是优化中国钢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宝钢、武钢、河北钢铁集团的并购绩效,提出可通过建立统一的集团管控体系、严格实行质量成本控制、建立协调利益分配机制、淘汰低端过剩产能与高端产品差异化并举等方式,以促进并购企业的深层次整合与产能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