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幸福的一种强烈感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人的解放"的意义,她必将引领广大人民不断超越低级需要,健步走向"意义生活",提升人的"意义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幸福作为人生最终目的,是所有价值的基本依据,也是所有制度设计的基本准则。自由、平等、人权也概莫能外,最终也须由人的幸福来说明。道德是幸福的先决条件,善是幸福的存在方式。达致幸福的关键在于变化气质,剥除身上的浊气,使善性光亮起来。  相似文献   

2.
善的观念总是私人的,个体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恰当的生活方式。"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至善"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人的善包括道德善和非道德善,道德善意味着"通过成为某种类型的性格或通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与某种性格联系起来而善的",道德善包括诸如美德、权利、正义、履行义务,以及拥有或培养那些在道德上值得嘉奖的品质特征。非道德善是属于主体的、自我的、个人的善,非道德善包括像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东西,幸福在于自身之中,而不在他人的喜欢中。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都是人所具有的,而至善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道德不是一般的生存方式,它集中体现着生存方式之"善"。在道德缺失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问题"和"全球问题"的当下,加强道德建设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要真正实现道德之"善"的生存方式,就必须在社会意义上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变革,同时在个体意义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加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4.
贺磊 《社会科学》2023,(1):44-53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至善学说将幸福视作至善的构成要素,并通过配当幸福的概念将至善规定为德福一致。基于康德对幸福的理解及其伦理学对质料性的幸福原则的拒斥,康德将该至善规定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整全对象乃至道德的终极目的的做法面临着根本困难。在康德的后续著作,尤其是《判断力批判》的相关讨论中,康德论证至善与道德的终极目的等同的尝试亦未完全成功。但第三批判在目的论问题的视域中对世界的终极目的的思考,具有独立于至善概念的理论价值。基于对意义而非对幸福或至善的需要的终极目的概念,能够为世界性道德秩序即“道德世界”的可实现性的信念做最终辩护。  相似文献   

5.
析德育中的善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中的善美关系有多种形态:以善代美、美用于善、美融于善和由美生善,中国传统德育是诗性德育,它所提倡的道德是“美德”。今天的德育应该吸取传统德育的诗性精神,使德育升华到美育、升华到诗情。在德育中,为道德教育而进行道德教育,决不会有高水平的德育。  相似文献   

6.
夏目漱石对于基督教的态度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嬗变过程,内心呈现出极端的矛盾,他反对宗教中的偶像崇拜及形式主义,憧憬宗教的道德伦理和超越思想。夏目漱石关注宗教主要是出于"生存困境"和道德上的探寻。基督教宣扬真、善、美,道德、良知、宽容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正契合了他的文学理想。他的文学真正地追问人的生存状况,希望从宗教中能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意义在于超越生存困境,塑造崇高人格,提升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法则一贯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化倾向,强调对一切艺术表象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最能体现真、善、美人格化倾向的学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仁""善""德"等理念的精神再现,形成了以"善"为主的学术流派;另一类则是以道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气""真""美"等理念的自然呈现,形成了以"真"为主的学术流派;在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中,道家学术流派的影响是更大的,这其中代表性人物庄子的哲学理念同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表现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哲学应当帮助人们认识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的问题,成为既密切关注人的外在物质世界又关注内在精神世界,面向、贴近、围绕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深处的学问。人为获得幸福而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应尽量将人的事实性和价值性存在相统一起来才能获得幸福。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将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起来。审美超越了任何道德的或生物的利害关系,在审美实践中真与善、感性与理性、合规律与合目的性、自然规律与社会实践、客观必然与主观目的、必然与自由相互渗透、交融,走向统一。我们应当从审美实践出发,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苟小泉 《船山学刊》2017,(6):99-106
在儒道核心视域中对"善"与"恶"的考察,构成陶渊明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陶渊明对于"善""恶"内涵的理解,不仅仅体现于经验、名言之分,更是深入到实质层面上;从"善"与"恶"的关系看,陶渊明重视的并非"善""恶"之形式,而是"善""恶"之实质;陶渊明价值观的核心在于,承认真正的"道德"之"善",而否定非"道德"之"恶",并在"道德"视域下,以他的"善""恶"标准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心利之有天下"有"通感说""平比说""差比说"三种传统诠释,它们的争执让荀子"既肯定又否定""心好利"的"矛盾"张显,人拥有"顺情性"与"顺礼义"这一双重性"自爱"(self-love)的事实被尖锐地揭示了出来,构成荀子辨说的存在论"所与"(the given)。荀子的辨说以"事"言,是"目辨白黑美恶"的"辨",也是"修正治辨"的"辨",然后才有所谓"辩说"。因此一方面,荀子没有只在范畴里打转,而是"引入历史",由"心好利",经"心容其择"的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全粹之美,是一无限定的时间长串。即唯有通过自下而上地与恶斗争,通过各种办法的讨价还价,特别是知识的、政治的讨价还价,才有望获得善。另一方面,为了防范"善"只是一种"运气",荀子又演绎出了一个"新人",即"圣人"。"圣人"宣示了"心灵革命"的必然性,自由任性的人因此才能直下对道德法则感兴趣,做出断然的道德行为。前者是经验时间中的"道德的修行法",性恶论有其用,人类社会并非一个自然的天真无邪状态;后者是本源时间中的"道德的教义学",性恶论毫无用处,在任何糟糕的情况下,人都应保持足够的道德力量。两相结合,荀子的辨说在矛盾冲突中给出了一条"窄"而"美"的从恶到更善的不断进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如何整合知识论和价值论,从而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是整个世界哲学的根本任务.从中国哲学方面来看,在原有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知识论,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而牟宗三的"三统并建"、"内圣开出新外王"之说就是一个范例.但时至今日,中国哲学界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其根源恐怕在于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处理好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本文所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体、性体和心体.道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由值、气和理三种基本元素构成.值是"价值元",乃价值的存有、意义的存有;气是"质料元",乃质料的存有,为物质世界的本原;理是"形式元",乃理则与知识的存有,包含值理和气理两类.三者的特性各有不同: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或者说是纯真、纯善、纯美的;气本身虽然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但又包含着导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可能性;虽然理本身也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却包含着真、善、美和假、恶、丑之理则.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思想探究自然的内在价值,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保护自然提供道德根据。然而,基于对人与自然整体性认识与实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被定性为"自然中心主义",成为牺牲人类利益与幸福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陷入缺失人文价值的道德责难。究其原因,生态伦理探究常常受制于或限定在"现代性"道德框架内的规范伦理范畴,无法进入超越"现代性"道德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视野中考察,遮蔽了生态伦理思想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幸福之维。通过对现代社会"幸福悖论"的伦理反思,并借助于生态文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沿着精神生态的价值凸显与幸福之维的内在指引,寻求以德配享幸福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实践。因之,生态伦理思想就不能止于生态价值论的外显层面,而要深入人类社会的"内部自然",唤醒或激活人与自然天然联结的"生态潜意识",探寻人对待自然的"环境美德",获得精神生态的内在平衡,逐步达到社会生活中消费适度、精神自足的生态幸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和世界未来.纵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从带领人民求解放,改善生存环境到"求美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与世界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反映了党不断增进"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中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思想的结合、传承与创新,其实践探索展现出特有的实践逻辑,即人民性是其实践基点与目标,公平性是其实践基础,时代性是其实践特征,共生性是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并非纯粹的理论建构,其思考路向和问题设定都与中国社会的具体现实问题紧密相关,把美的情感教育落实于具体的"立人"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追求和现实针对性。作为系统的理论建构,中国现代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又融合着中西美育思想的精华,在借重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传统的同时,又沿着西方哲学固有的传统思路,以"知、情、意"对应"真、美、善",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美育理论与席勒、康德、卢梭和尼采等人都有着深刻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对于感性、生命、情感,人的个体存在价值及其意义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如何整合知识论和价值论,从而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是整个世界哲学的根本任务.从中国哲学方面来看,在原有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现代特色的知识论,是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而牟宗三的"三统并建"、"内圣开出新外王"之说就是一个范例.但时至今日,中国哲学界并没有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其根源恐怕在于没有在更高的层面上处理好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关系.本文所建构的形而上学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道体、性体和心体.道体是一个超越的和绝对的本体世界,由值、气和理三种基本元素构成.值是"价值元",乃价值的存有、意义的存有;气是"质料元",乃质料的存有,为物质世界的本原;理是"形式元",乃理则与知识的存有,包含值理和气理两类.三者的特性各有不同: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或者说是纯真、纯善、纯美的;气本身虽然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但又包含着导致真、善、关和假、恶、丑的可能性;虽然理本身也无所谓真、善、美或假、恶、丑,却包含着真、善、美和假、恶、丑之理则.  相似文献   

17.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自由并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文主要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自我生成角度来谈自由。“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其存在的一种方式 ;“善”体现了人的自由选择性 ,并通过对象化活动使可能变为现实 ,其间人的本质得以生成 ;“美”是在真、善统一的基础上人的内心愉悦的体验 ,是人实现了的本质力量。自由是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诚信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智慧,以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宗旨。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观念与规范,意味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本文从哲学之“真”、道德之“善”、人格之“美”的视角考察“诚信”的哲学内涵,以揭示“诚信”在当代道德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修·阿诺德其著作中诠释了其文化理论中真、善、美的内涵,提倡人们看待问题不能拘泥于事物表面,要如实看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探求本相之真。对于维多利亚社会的物质崇拜症和拜金热,他主张本已过分的行动应适可而止,深刻理解希腊精神的行为之善。面对一个信仰、道德及价值观念缺失的时代,他认为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内在美,帮助社会走向共同美好,还能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充满和谐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