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蔚为大观,其题材丰富多样,而以"革命"、"家族"、"文革"和"抗战"等最为突出,这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诉求相关,并因此透露出浓郁的时代焦虑。在重写乡土历史时,作家们也感到难以摆脱既有的乡土"历史叙事"传统尤其是"十七年"和"新时期"传统的影响。在现实与美学的双重焦虑中,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有了诸多新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创作与收视的小"高潮",其"乡土现实"题材有"农民进城"、"乡村女性"、"乡村日常生活"、"村官"、"乡村医疗、教育和文化"、"三支一扶"、"土地问题"和"乡土生态与环保"等八个叙事"热点"。每个叙事"热点"都是对中国农村变革现实的叙事应答。由于"电视剧作者"的有机构成、创作成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国家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乃至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介入不同,新世纪中国乡土电视剧的现实叙事就有不同的"现实发现"与"叙述选择",由此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美学风貌,也存在诸多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继承新时期乡村叙事的基础上,新世纪乡村小说聚焦城乡冲突,叙写城乡贫富差距、身份地位的悬殊与城乡空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揭示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乡土的坍塌,反思着城市现代性的弊端,具有观照历史、批判现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女性乡土叙事是新世纪头十年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一股崭新的创作潮流。其表现形态、文化意蕴,与以往的女性文学,或以男作家为创作主体的"乡土文学",都有很大差异。一方面,它将性别意识带入一向由男性垄断的乡土叙事领域,呈现被遮蔽、被修改的女性乡土经验,提示乡土经验的复数形态;另一方面,它又将乡土/底层经验带入女性文学中,提示女性经验的复数形态。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崛起标志着女性写作的转型,但转型不等于放弃性别立场,而是超越性别书写性别,将性别视阈引向广阔的乡村生活领域,在性别与乡土的互动中构筑了乡土叙事的别样空间。这对于新世纪女性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未来走向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乡土小说基于"转型话语"所描绘的"村庄形象",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消失"与文化意义上的"终结",二是村庄发展的不平衡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有违公平正义的贫富分化和社会阶层分化,三是村庄文化上的新旧杂糅,这是中国农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表征,也是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具有历史过渡性特征。村庄从外在的地理人文景观到内在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急遽变化还在进行之中,乡村变革的历史及其叙事远没有所谓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126-133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敏锐地感应时代的脉动,对进入城市的"异乡人""边际人"的生命处境和身份建构表达充分关怀,同时也对现代化浪潮中乡村的命运予以深切关注。新世纪"乡下人进城"文学聚焦于"进城"的前因后果,着重围绕城市文明的弊端及乡土文明的现代转型展开叙事,拓展了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传达了作家的现实关注及人文关怀,但同时也存在叙事伦理偏执、创新缺失、类型化、符号化等局限。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68-75
"女乡贤"是指有德行、有声望,热爱乡村并奉献乡村的乡村女性。在历经乡村女性叙事嬗变以及艰难的跨越后,新世纪以来小说中涌现出一批区别于传统乡村女性的"女乡贤"形象,显示出乡村女性叙事的新维度。整体上看,"女乡贤"叙事表现出三种转向:从传统女性到现代女性,从注意私德到注重公德,从家庭空间到乡村公共空间。无论是在文学还是乡村文化层面,"女乡贤"叙事的出现,都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意识在新世纪乡村叙事中的彰显拓展了乡村叙事的书写空间、丰富了乡村叙事的主题内蕴,提升了乡村叙事的艺术魅力.然而,这一创作主题的兴起,在更深的意义上表达了新世纪乡村叙事写作者对乡村人文生态、乡村人的精神生态困境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李兴阳  丁帆 《天府新论》2013,(3):150-155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是最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乡土作家作为叙事主体,其不同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叙述选择,使被表述的“流动农民”及其流动经验和城市体验呈现出斑斓驳杂的文化色彩与复杂多变的精神向度.如何理解和评价现代城市文化与前现代的乡村文化,如何理解和评价“流动农民”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意义及其各种悖谬,所有这些现实矛盾与疑问,都给中国作家尤其是乡土作家带来了价值选择的巨大困惑.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小说中乡贤形象的塑造作为一种批判性建构,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叙事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乡贤人物现代化转型的不彻底性、经济因素对于乡贤的双向作用、乡贤人物“出走与返乡”“异化与重生”过程描述等一系列叙事安排上.乡贤形象批判性建构的目的并非是对乡贤人物的否定和对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悲观,而是被赋予了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乡土小说创作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构成和底层叙事的标志。面向乡村与面对城市的两种乡土书写都表现了醒目的批判性:前者对乡土社会封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揭示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意识;后者则对城市表现了集体性反感,其批判主要指向城市道德。综合审视就会发现其间有个矛盾:面向乡村时能显示现代批判,面对城市时却表现了留恋乡土、回归传统的意识。对象转换后出现的这种思想矛盾,蕴涵着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叶君 《中州学刊》2005,(5):222-226
"返乡"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叙事母题,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早就得到了十分成熟而完整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独在异乡为异客"生存体验,或许主要源于封建士子漫长的游仕经历和出仕异乡的羁旅行役.知识者的"侨寓"身份由此确立.20世纪30年代,在关于乡土小说的论述中,鲁迅"侨寓者"概念的提出,是对乡土小说中离乡者身份认同焦虑的理性把握.在以<故乡>为代表的一批乡土小说中,乡村失语是返乡者最为沉痛的乡村发现.而在新时期以来带有现代主义特点的乡村叙事中,有些作家如莫言对传统的乡村叙事模式也存在一种有意消解倾向,表现出一种"反乌托邦"叙事.  相似文献   

13.
"乡绅"阶层作为乡土中国独特而复杂的存在,由于书写的视域与文化语境的差异,文学中的"乡绅"呈现多元的样态。新世纪长篇小说对"乡绅"的书写,虽然有道德圣者、民族大义的殉道者、乡村重建的"卡里斯玛"、启蒙失效的"乡村他者"等多种类型,但全然为正面形象。这体现了作家为破解新世纪中国乡村困境,而向传统探掘资源与途径的思考;也通过这些正面"乡绅"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丰富而复杂的乡村生态。正因如此,"乡绅"书写呈现极度理想化与神圣化的倾向。同时一味呼唤前现代社会"乡绅"文化的回归,在价值取向上,有现代性缺失之憾。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学术研究》2013,(1):151-154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乡土小说不仅参与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建设过程,而且以其独特的乡土想象、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和言说方式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质,提供了拓展乡土文学创作空间和叙事空间的新的可能性,显示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地区儿童电影创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文本,但目前海峡两岸学界对此并未做系统的梳理。通过从电影发展史视角对这一时期的现实题材儿童电影进行界定与梳理可知:乡土与都市成为了叙事的核心意向,呈现出乡村书写、都市书写以及乡土与都市书写相融合的三种形态。从社会文化视野透视,这种儿童叙事表达与台湾地区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同时,其艺术创作又有着显见的成人省思特质,传达着创作者浓郁的人文关怀。从审美文化视野透视,这与台湾地区新电影以来的艺术审美风格紧密相关,是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的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乡土作家放逐与回归的心态,呈现出思乡与归乡的叙事方式;30年代左翼作家的革命与京派作家的超脱心态,形成了激愤与宁静的叙事方式;50年代翻身当家作主的心态,形成了乡土文学创作的翻身叙事与颂歌叙事两种模式;80年代回忆与反思的心态,形成了乡土抒情、乡土反思两种叙事倾向;90年代强调生命体验与融入野地,呈现出家族叙事与归乡叙事两种模式.20世纪乡土文学具有由个人化叙事向民族化叙事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乡土写实与乡土抒情的两种叙事方式、创作的手法呈现出不断开放与丰富的趋向.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创作在不断发展兴盛中,仍然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一直不乏自我转变与超越,而诗性意识似乎构成了风格流变的某种源起.围绕乡土诗意的认同与游离,叙事的演进包含着城、乡理想的持续蜕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失范与困顿.在这一过程中,乡土叙事的张力被不断触探与审视,社会与文化承担渐趋颓杂与迷乱;深厚的乡土情结导致了乡土立场上的"藕断丝连",理智上的走向城市又非全身心投入,失衡的文化结构与艺术心理酝酿出乡土诗意的深度消解,难以在理想主义层面获得重构.这场由诗性精神演化而至的文学困局,不仅昭示出贾平凹小说乃至新时期乡土小说在思想资源、审美逻辑上的某些特征与局限,也表明了当代乡土叙事的历史性变异.  相似文献   

18.
贵州仡佬族小说家王华的边地叙事开拓了文学中的乡村意象。她把道德失范引入假想性和象征化的纯文学写作中,并后设了一个异质的乡村空间。这个失范的空间隐藏着令人心忧的破坏力,给乡村的主体精神造成了致命的伤害。王华把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扩展到乡村文化的思辨上。其中的理论构想、思考洞见和艺术形式,对于探索传统和道德、性别和欲望、正义和文明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性的材料。由此,我们得以在人和社会的关联中进行反思,在反观城乡变迁的具体情境中突破现实问题,致力于创建积极的人类精神和实践品格。这是王华边地叙事的抒写旨趣,也是她作为一个乡土写作者的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19.
乡村伦理的根基是乡村社会,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乡村的社会关系。乡村伦理是乡村社会关系的反映,内含着乡村社会关系的价值取向,只有在特定乡村社会关系中才能解释乡村伦理的内涵。乡村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永远不变的伦理,只要有社会变迁,伦理转型就会发生。乡村变迁不应该是乡村本质的消失,只要称其为乡村,乡村的基本要素就存在,只是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了种种变化。解释与建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伦理,一定要研究乡村在社会变迁中的"变"与"不变"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语境下乡土想像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洞察到了现代性对于乡土的种种负面效应后,选取了新的乡土想像方式来表达对现代性的犹疑,这主要有三:解构宏大叙事,完成了乡土想像的后现代性转向;重构一种乡土"小历史",着重探索乡土的人性与文化;对生态性乡土的新向往,旨在重建人与生存之根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