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文化为个体提供了身份认同的有效途径,个体可以通过消费活动建构自身的身份意义,进行身份表达和个性展示。但这种个体身份认同是以商品的符号化和象征化为基础,建立在一种虚构的符号价值系统之上,个体通过"符码意义"的区分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在这种符号消费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个体身份认同完全受制于商品生产背后的权力网络和话语体系构成的"他者",在知识与权力的运作下,这种权力规训很有可能由外在的"凝视"转变为个体自身的"自我凝视",使之成为一种常态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2.
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移民身份问题受到学术界关注的一些原因,认为,物理空间的迁移给移民带来了身份危机和身份焦虑感.通过语言的情境性运用、建立移民社团、对地方风俗和社区历史进行诠释以及移民社会运动等身份磋商策略,移民不断重新建构新的身份,以解决在异地他乡的生存意义,最终解决"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化人格学的代表,林顿主张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既具有与社会价值体系一致的"基本人格",又具有反映身份群体价值的"身份人格",但总体上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作为存在主义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拒斥社会对人的奴役,注重个体人格。林顿突出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铸造作用,别尔嘉耶夫则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性。前者注重外在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后者注重人的内在特质;前者注重对当下社会人格的具体描绘和阐释,后者则注重个体人格的独立和养成。  相似文献   

4.
黄全利 《学术探索》2015,(1):98-103
自我包括自然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个体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时空持续性和感知确定性的丧失,根源于时空分离;身份感和信任感的缺失,根源于抽离化机制造成的纯粹关系的破裂;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迷茫,根源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认同是一个现代性现象,在前现代社会根本不成问题。数字时代没有消解现代性所带来的认同危机,反而使之加剧。虚拟时空成为人们的自创物;电子方式的经验传递造成现实与虚拟的交乱,混淆了个体的亲和感与认同感;"信息—权力"结构导致个体自我本真性存在方式和身份感的丧失。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民身份的特殊产生途径与现状需要我们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公民身份理论。公民身份由制度、意识与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需要国家通过公民教育的途径,把公民身份的价值意义、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内化为一种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在这种内化伦理的基础上,通过公民在政治话语与社会核心价值构筑过程中的参与行为,通过把权利转化为行使权利,以及通过公民对社会共识与社会合作的推动,建设一种自由的、参与的、服从的和被包纳进来的积极公民身份,并通过这种公民身份的建设来实现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6.
赵志浩 《北方论丛》2014,(5):116-119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人们追求"符号消费",崇拜"符号价值"。"符号"成为人们追求品味、自我满足和社会认同的手段,已被"消费符号"所异化和操纵。"符号异化"的原因在于企业和媒介对"符号"及其意义的宣传,以及个体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符号价值"概念能够较为合理地解释人们消费无限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身份认同已成为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人们普遍遭遇的问题,大学教师,这个曾被视为高踞于象牙塔之中追寻真知的群体,如今也因大学目益融入社会而面临着角色变化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身份认同既包括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也内含个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因此,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展开:基于他人视野的制度之维以及源于自我认同的个体之维。  相似文献   

8.
身份认同已成为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人们普遍遭遇的问题,大学教师,这个曾被视为高踞于象牙塔之中追寻真知的群体,如今也因大学日益融入社会而面临着角色变化引发的身份认同问题.身份认同既包括他人或社会对个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也内含个体对自身的反思、认定和追寻.因此,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路径展开:基于他人视野的制度之维以及源于自我认同的个体之维.  相似文献   

9.
价值取向指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表现出的意向。正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工作实践中千百次地进行着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既向社会显示掌握了和奉行着一定的价值标准 ,具备某种价值理想 ,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具有的社会价值意义以及社会对自身存在和发展隐含的个体价值意义的双重认识及体验 ,因此 ,价值取向总是在人的日常思想、行为选择中平白直露地显现出来 ,并由此成为价值观研究的入口。在社会转型期 ,谁都不否认不同人际群体价值取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执政党成员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及支柱性作用 ,其价值取向的现…  相似文献   

10.
"元身份"作为一种以自我认知为起点的符号载体,包含着主体间的"爱""法律"及"价值"等承认形式,由此所构成的意义体系奠定了共同体不同层面的关联。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脉络中,中华民国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国民"作为一种元身份的基础上,伴着"国民"身份与"子民"身份之间的斗争、妥协及其变异,社会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呈现出了复杂的张力关系,由此也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最终走向。在国家主导的身份实践中,社会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意义交换过程,历史与当下、情感与法律、政治与道德获得了双向的意义交流机会。只有当社会共同体的不同层次形成一种共享的意义结构之后,其主体性才能够得以生成,个体才可以获得必要的意义空间。这也正是现代国家通过元身份建设社会共同体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消灭私有产权意味着个体对抗"身份—角色"的内核被消解,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国家,由此促成了建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的自我存在方式具有鲜明的特点。现代社会的市场化转型的实质是将人伦关系契约化,在市场主体之间建构契约身份,而人伦关系的身份契约化也必然要求个人自我存在方式的转换。社会变革与人伦关系的流变是对人的活动的解放,趋向于人的自由。在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社会变迁中,个人从关系和身份中剥离出来,个人拥有西方契约论所表述的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从而由依附于他人转变为独立、自由、自主、自律和自决的个人。个体存在的自由与孤独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悖反。  相似文献   

13.
对民族个体的身份特征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民族个体成员既是某一主权国家的公民,拥有"国家公民"的政治身份,也是某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拥有"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比较而言,公民身份是所有民族个体都具有的共性身份,民族身份则是其个性身份;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往往要胜过民族身份,但强调其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其民族身份无关宏旨。鉴于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张力可能对民族国家政治发展构成威胁,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赋予具有差异公民身份的民族个体以差别权利,不失为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公共生活的角度,将培养合格的公民凸显为高等学校社会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从公民身份认同、潜在个体素质激活及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三方面作深层次探究,以期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让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实践,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向合格公民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黑格尔,经由泰勒和霍耐特等发展的承认政治理论强调主体间的承认对个体和群体身份形成的重要性,寻求对其独特性或差异的承认,是一种"身份模式"。它促使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提供了思考正义问题的崭新视角,但易产生替代和具体化问题。对此,弗雷泽提出"地位模式",把承认当作社会地位问题,避免对错误承认的心理学化理解,同时也为承认政治解决关于"平等/差异"问题的争论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终极生活目标.对城乡居民幸福感的研究既有一般性价值,也有特殊性价值.前者表现在了解不同类型人们的幸福程度、辨认影响人们幸福的因素、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后者体现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见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过程,记录理想类型价值下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伍俊斌 《学术界》2006,1(2):72-77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典型身份社会。社会结构呈现“差序格局”,身份是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个体具有高度的依附性。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单位制度和泛行政等级制度,将社会建构成一个超大型的科层结构,社会呈现准身份特性。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契约社会。市民社会与契约精神内在关联,自主、平等、法治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呼唤契约文化、契约理论和契约实践,以推动体制变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天下主义之争,发展演变为两种类型的学说:一是以传统礼制的现代转型为标志的天下主义,一是以心性通达天地构成个体自主和因为感通而达致人类社群这样一个二元一体的以个体自主为本的天下主义。个体之所以能成就本体性的自由平等,皆因它秉承天道下贯的属性,这是思孟以来儒家心学思想的命脉。孟子以"天民"即宇宙公民概念确认一种个体存在,它是在道德维度而不是等级层面确认个人身份价值的概念,它的现实载体以"士"为表征,最高则达到"同天"之境界。这个理念由此确认个体在人类社会中的尊严和自由、平等,超越中国传统社会之身份和伦理构成的文化观念,以此构造现代民主和法治的道德性基础。"天民"概念可以使我们基于人格的平等建构所有个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尊严,同时依据个体才具的差异构成现实社会生产和分配领域中的不同机制和状态。同时,宇宙公民的道德感通属性,能够在人类天下主义的轨道上推进两点:第一,凭依"良知"观念趋向于与世界其他宗教文明的沟通;第二,以士君子群体的扩展为全球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发展构架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个体之域与公共领域——以成己与成物过程为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之域或私人之域涉及与个人相关的各个方面,后者既非直接呈现或展开于社会之中,也不能完全为社会所控制和支配.与之相对的公共之域,则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之上,具有开放性、外在性、公开性等特点.就成已(成就自我)与成物(广义的变革世界)过程而言,个体之域的确认,蕴含着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关注.作为具体的存在,人总是参与不同的实践生活,并在社会实践的多方面展开中,形成了多重的存在形态(包括"身份"和角色),公共领域的社会成员与个体领域中的个人,也可以视为广义上的不同"身份"或角色.作为同一存在的不同形态,这些不同的角色或身份具有本体论上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同时也使身份之后的存在领域难以相互分离.而是更多地呈现为彼此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身份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归属、地位、权利等属性的标识。自元以来,藏民族整体的社会身份属性一直清晰、明确,人们的身份认同普遍、广泛。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伴随我国"社会建构"的快速发展,藏民族的社会身份建构和塑造得到极大的提升、增强,公民身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政治认同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