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作为一个帝国虽然解体已经十余年,但在原苏联地区仍然存在很深的消极影响,西方一些学者将这些消极影响统称为“帝国后遗症”现象。所谓“帝国后遗症”,一方面是指苏联时期在原苏联地区推行的帝国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帝国崩溃的余波仍然在原苏联地区蔓延。这两方面的情况像幽  相似文献   

2.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在发达的国家,还是在发展中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直到今天,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目前,世界各地的贫困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据世界银行组织资料表明,每天有7.5亿名男女和儿童挨饿,尤其在贫困的国家。如果目前的经济趋势继续下去,到ZOOO年,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将达到13亿。俄罗斯曾是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在全苏时期,尽管出于思想概念上的考虑,以“保障少”术语代替“贫困”术语,同样也毫无例外地存在着贫困。ZO年代初期,原苏联制定了17级工资等级…  相似文献   

3.
改革职业教育强化技能教学梅俊涛职业教育是为人们将要从事的社会职业而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技巧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但是,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仿效原苏联的办学模式,虽经几度教学改革,实质上仍然是...  相似文献   

4.
初驿煊 《老年世界》2011,(20):18-18
1952年10月25日,笔者所在的公安中央纵队三团一营奉命到满洲里执行押运人民币专列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决定印制大量的人民币,当时国内印制人民币的条件和技术有限,中央决定借助原苏联“老大哥”帮助印制,苏联将各种新版人民币印制完后,用专列运到边境重镇满洲里。  相似文献   

5.
张锋 《金色年华》2005,(7):51-52
谈到间谍,人们总是联想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原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以及英国的军情六处等谍报机关。由于这些机构都是国家机器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就让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凡是间谍,都是隶属于一定的国家或者政治集团。可是,随着各类间谍事件的不断曝光,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业间谍案以及国际情报贩子对台湾军事基地进行刺探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社团管理方面,中国采取的是严格的许可登记制度。在相应的法规之外,政府对社团的复查登记和不定期的清理整顿等行政管理措施也同样体现着这样的严格立场。社团设立许可登记制度并不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或亚洲特色的管理制度,它也曾经被原苏联、东欧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在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团设立的许可登记制度基本上是最先被取消的一项社会管理制度。这些国家政治权力的重新安排是从承认原先的非法组织的合  相似文献   

7.
人类能在地球生存多久?原苏联物理学家B.T.高尔什科夫对有机碳的全球循环进行了研究。数字统计表明,人们所需要的碳占生物圈每年所产生的碳的7%。而工业化年代之前人类所需要的碳还不及当时野生动物所需要的量,仅占1%。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陆地上的碳链已...  相似文献   

8.
原苏联和东欧几个国家当年的剧变,慑人心魄,震撼世界。这是为什么 ?社会主义输给资本主义了吗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错了吗 ?中国的社会主义还会有出路吗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中国共产党 8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采访了国际问题专家肖枫。肖枫同志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现为中联部调研咨询小组成员、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际问题学科组委员、中科院特邀研究员。他在世界社会主义领域的研究成就斐然,享有盛誉。   记者:俗话说,反面教材难得。您能分析一下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其结果之一是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另一个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地球上的崛起,尽管原苏联与东欧国家发生剧变,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依然充满生机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0.
赵驰欣 《职业时空》2008,4(3):39-40
众所周知,建国之后我国的教育基本是照搬原苏联的经验。姑且不说凯洛夫教育思想,红领巾教学法至今在语文界影响犹存,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的教学思想影响也比较大。文革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传入我国,教育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语文界也异常活跃,学说纷呈,实验林立,硕果累累,尽管如此,语文效率低下的现状并未完全改变。一些有识之士终于发现,研究我国语文教学,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国情,现实是历史的发展。于是,回归历史,正本清源说又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一席之地;其次,面对21世纪,从“三个面向”出发,从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出发,语文学法研究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原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明确地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要真正使教学有效果,教师首先应当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下功夫,唯有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使之信其道.  相似文献   

12.
百岁编辑瑞士人卡尔·阿古斯丁 ,1999年已是104岁的老人 ,他不仅主编《祖国报》周刊 ,还管理一家拥有300多名职工的出版社。百岁新郎巴西110岁老人席尔瓦在里约热内卢首次结婚 ,身体硬朗 ,新娘当时57岁 ,他们10年前相识、相爱。百岁铁匠原苏联百岁寿星利巴拉·阿利耶夫 ,至今每天仍打铁两三个小时。他平时喜欢步行 ,从不抽烟、酗酒 ,一直坚持体力劳动。百岁报贩智利的巴尔德尼格罗·罗曼 ,12岁开始沿街卖报 ,曾受到总统表彰 ,被称为“百岁报贩国外百岁老人拾趣@蒋振民  相似文献   

13.
改变单一贸易伙伴政策 20世纪古巴的经济发展遭遇了两次重大冲击,一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大国原苏联的解体,使古巴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技术更新;二是美国加紧对古巴的经济战。因此,在1989年到1993年期间,古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35%。古巴开始注重发展多样化的贸易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古巴对欧洲的贸易额从1989年的87.7%降低到46.4%,与美洲的每个国家都建立了贸易合作伙伴关系,贸易额从6%增加到39.2%。古巴也开始对较远的亚洲进行贸易合作,现在对亚洲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6%。古巴已渐渐走出了经济特殊时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埃及的经济改革始于70年代中期,至今20多年,是第三世界国家中经济改革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埃及经济改革走过了一段曲折道路,经历了对改革计划和政策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 埃及于1953年建立共和国后,基本上采用原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到1970年,在作第3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项目预算时已深感国家财力不足。此后,埃及在第4次中东战争及支援也门推翻封建王朝的战争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建设资金出现严重短缺,急需大量外汇进口基础工业的原材料和设备。在这种情势下,埃及决定进行经济改革,实行开放政策,以法律的形式给予投资者优惠待遇,吸引国内外资金。1974年,埃及颁布了第43号投资法。这时国家改革政策的核心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工业,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步伐。该法明确规定,民族工业发展项目有获得外资的优先权,特别是那些生产出口创汇产品的企业。但是,对投资管理缺乏经验,加之投资法本身不完善,使大量资金投入银行业等非产业部门。对此,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全国性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6月16~18日在马鞍山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的有关学术研究单位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9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与背景 与会者对90年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发展的原因及其背景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 1.50~60年代在伊斯兰世界盛行的民族主义运动未能使许多伊斯兰国家取得真正的政治与经济独立,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恶化,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尤其是以原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的解体加剧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失望,从而为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国内、国际的机会。 2.80~90年代,伊斯兰世界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民族主义运动来取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3.一些伊斯兰国家人民贫富差距加大,政治日趋腐败,社会道德风气每况愈下。 4.穆斯林对四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感到失望,渴望回归到自己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之本源上去,以期寻求实现社会公正的道路。 5.伊斯兰世界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加剧。 6.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对伊斯兰国家的渗透不断加深,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强权政治刺激了伊斯兰社会,伊  相似文献   

16.
林自仁 《老年世界》2006,(14):13-13
我退休后的生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走走,看看,写写。 早先,我在乡下教书,上下班离不开自行车。退休后,随儿子进城住,开始弃车步行。这不仅为了安全,更重要的是锻炼身体。步行很有意思,自由自在,随随便便,愿意走就走,愿意停就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城市风景,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17.
张鸣 《金色年华》2009,(3):61-61
反腐败战线有好消息了,卫生部专家说,“人越腐败,死得越快。”专家不是在诅咒腐败者早死,宣扬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据说,这种说法有科学根据,根据就是凡腐败者,心理压力都大,因此容易致病。专家还列举了巴西的一份调查,说明贪官比清官更容易得不治之症。只是,专家最后举的一个例子,却让人感觉这种说法,至少在中国,并不那么准确。专家说,他给“某个被‘双规’的高层官员看病,几个月前他还红光满面,很健康。可这时,他面容消瘦,精神不振,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18.
《女性大世界》2005,(1):16-16
在当下,全世界的人都高喊孤独。男人孤独,女人也孤独,所以,如果有一个女子想要随波逐流,放开了胡来,即使她只有三分颜色,也还是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哪怕是别人的老公,或者是自己的上司,想要就要,没有哪个男人会抗拒得了她.因为,她不过是想让自己开心。不为钱,不为情,只为了不孤独,只为了热闹好玩。  相似文献   

19.
澄澈的感动     
修建青藏铁路时,经常有当地的孩子,来到工地上看新鲜。一次,一个筑路工人递给一个远远观望的小女孩一碗方便面。女孩惊喜地接过后,竞瑟瑟地望着手里的那碗面,作手足无措状。原来,这孩子从未吃过方便面,居然不知道怎么吃!这大大出乎工人们的意料,时间久了,工人们发现,这些高原上的孩子,虽然身上的衣服很脏,脸也很脏,好久没洗的样子,但是,他们的眼睛是纯净的,澄澈的,令人爱怜的。  相似文献   

20.
人老了,看什么都云淡风轻,少有好奇。 闲来无事,漫步在太平河畔。河中波光潋滟,河北岸绿茵如妆。一抬头,一组雕塑,让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绕像_三匝,注目不移。看清了,我看清了,是一组井陉“拉花”。好美哟!那浓浓的山沟沟味儿,那酽酽的乡亲之味儿,那醇醇的山胡桃味儿,真正地道的太行山乡里挖出来的,带着泥土的香气,灼灼逼人,让我感到醍醐灌顶,梦醉心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