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直觉思维是由初民落后的生存方式决定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他们在沟通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多依赖于这种异于逻辑思维的直觉,这是一种质朴的思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思维方式在《周易》卜筮中得到保存。先秦儒家把《周易》从卜筮升华为学术化的研究,其内在精神在于由天道探索人道。而且他们极其重视经验在其中的巨大作用,因而把人的本质力量开拓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挖掘到了直觉思维的本质精神。  相似文献   

2.
价值判断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它与客体性的认识存在本质区别,关于二者的检验问题也不尽相同.在价值判断的检验中,实践是手段、方式,价值是标准、方向;实践对价值判断检验的局限性,由价值来补充;在检验过程中,价值引导实践,实践又检验价值,最终二者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共同发挥对价值判断的检验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和谐依赖于社会成员的内心和谐及人生和谐。反思近代以来人们对宗教信仰作用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到,理性与科学可以极大地壮大人类力量,却难以满足人类的心灵、情感、人生价值及意义追寻等需求。现实中的大量物化现象都源于人的灵性、良心的迷茫与丢失。只有使包括宗教在内的信仰与理性实现互动互补,才能使人们懂得敬畏、感恩、律己、积德、行善等,从而有助于重建人的崇高信仰及追求和谐人生。  相似文献   

4.
日本现代作家三浦绫子没有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她的长篇小说<冰点>以日本文学中少见的信仰维度,显露了人性的幽暗,审视了人的罪性,揭示了恩典与救赎的意义,言说了有限个体对无限者的渴慕.小说所体现的"罪感"精神对于日本的"耻感"文化而言是极为难得的.  相似文献   

5.
郭静云女士所著《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出版以来,在学界引发热议。该书视野宏阔,新见迭出,但在文献、考古、古文字的史料运用方面不无可商之处。郭著虽时刻在强调多元,但实则在强化其"江汉中心说"。江汉地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有待进一步探讨。郭著最值得注意的,是其将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进程置诸欧亚大陆的宏观视野中予以考察。唯有从欧亚大陆的视野中予以观照,才能更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由郭著引发的争议,亦可为古史重建路径的反思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周民族是一个以农立国的民族,《诗经》中的周人祭歌便深蕴着农耕文化的内涵。稷的本义是谷物,随着思维和文化的演进,它逐渐上升为农神。作为农神,人们在向它祈求丰年的同时,也乞求着子孙兴旺,二者不可分割地贯穿于周人祭祀的庞大系统,使稷神最终转化为周人的始祖神。重农决定了周人以对农业的贡献来作为评判先公政绩的标准,因而它也就必然带来了当农业文明行进到由生殖主题转向道德主题时以温文尔雅的文德为重的倾向。在以后的岁月中,周人祖先又成了由具体的重农行为抽象出来的“德”的负载体。周人对“德”之载体的祖先的崇拜、祭祀,不仅是为了现实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批判,不仅要通过“历史的批判”来进行哲学重建,而且要通过“克服物化”的审美来进行文学重建。这一对历史与审关的意识形态重建,虽然带有纯思倾向而偏离了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但毕竞表明面对世界展开理论思考的不可或缺。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显示出马克思主义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理论探讨的现实可能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944年创刊于上海的《文潮》是1956年问世于香港的《文艺新潮》的前身,二者之间延续的“从上海到香港”,绝非单纯的现代主义或城市文学传统,而是“跨越1949”的现代文学传统.为“挽回这中国文化逐渐低落的厄运”而创办的《文潮》可以归于上海沦陷时期的左翼文学,而此时的中国左翼文学,其思想倾向是中国左翼文学史中最为开放的,又看重时代潮流中艺术质量的提升.此潮流中的《文潮》的文学取向是“综合”的:“左翼”和“现代”的交汇,文学的本位立场和社会使命感的互补,对大众文学的自觉驾驭和文学消费社会的有效应对.“采摘禁果”的《文艺新潮》自觉选择了现代主义,这既是对“抹杀、压抑和消灭异己的文学艺术和思想”而导致的“社会的功利和肤浅”的反抗,也是战后中国大陆南北诗坛走出1930年代“京海”对峙,合力开展“新诗现代化”以“重建中国文学”努力的延续,其对于文学与政治、社会关系的把握更为深化,在这种深化中其现代主义的取向也就更加开阔、恰当,而追求和对追求的反省同时展开的立场、态度更是《文艺新潮》,也是1950年代香港现代文学运动最有价值的成熟.从《文潮》到《文艺新潮》的延续,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流动性叙述:从上海到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正是在这种流散中得以保存、发展,而文学史叙述本身也需要在流动中才得以展示其内在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与悲剧精神:古希腊维度与基督教维度》一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悲剧精神的古希腊维度与基督教维度如何既对立又互补地在西方文化中得以延续,影响现代西方文化的图谱,而且纠正了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对基督教悲剧精神认识上的偏颇,更为关注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从悲剧精神角度去认识西方文化本质特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王志耕 《中州学刊》2003,1(6):72-75
“全球化”是目前中国学界热门的话题 ,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边缘化倾向亦成为批评界的焦点之一。为此我们以“全球化与文学”为题选编了一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下全球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作者主张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建立一种人类的共同精神维度 ,而文学正堪负此使命。亦有作者认为全球化时代可能是物质、理性排斥、压抑精神的时代 ,亦需有文学来拯救人类萎缩的精神。还有作者以儿童文学世界所存有的人类普遍共性来整合民族间的差异从而将全球性意识统一起来。亦有作者从语词交流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原来因语词的不可通约性而各自保持其民族性的文学亦会随之形成文化对话 ,进而达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相反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先进文明”可能构成“精神全球化”的基础 ,故而文学随之应然退场 ,而语言在其语用功能的发挥下将恢复人类存在本真的诗性 ,从而使人类心灵获得真正的解放。本组文章尚未能就全部问题充分展开 ,但都表达了研究者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境遇与功能的独特思考 ,它们将对国内“全球化与文学”这一论题的探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晓洁 《学术探索》2014,(4):101-104
现代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在多个领域之中,人文精神归根到底就是有关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在笔者看来与人文精神表达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文学创作中对于人的关注,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外在表达,是人独立思考的固化形式。本文即是在探寻中西方文学中对于人文精神构建基础的分析之上,从中西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中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探究,分析其人文精神侧重和表达的不同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道家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异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异化精神汲取了老庄道家思想的有利资源,或者从反面批判了都会生活的异化与人性的扭曲;或者从正面建构了一种优雅从容、闲静自适的日常生活图式;或者从乡野田间寻找到了原始雄强的人性理想模型。老庄道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反异化精神的传统思想资源,它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之所以愈见萎靡,主要原因即在于内在精神之下滑。文学精神,主要指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具体包括国家时代精神、全球时代精神与人类精神三个方面。探寻相关精神内涵,提升相关精神品位,是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借鉴老庄道家艺术而成就的逍遥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飞扬、浪漫的精神逍遥;一种是顺任自然、乐天安命的现世逍遥。二者虽然在表现形态、艺术具象、审美效果等方面与西方文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然而究其本源,却来自于老庄道家的主体艺术精神。追崇老庄道家逍遥美的审美诉求,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着一条明晰的发展线索。在这一意义上讲,中国现代文学的逍遥美是对传统审美取向、美学精神的继承,它是一棵生长在传统土壤中的根深叶茂的大树,而非一株随波逐流的浮萍。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理性来解释,宁静与癫狂植根于生存感受及相应的生存方式与态度。宁静是理性的,精神深处暴动的本我被自我与超我的良知所抑制,生命与意志驯服于内在的与外在的标准,即按道德与真理的规范而思而行。道德与真理是习得的,具有精神的继承性。因此,宁静的文学精神是传统的、古典的、贵族的,癫狂的文学精神,源自本能意志的非现实性与欲望的无限制性;源于对理性排斥的无意识支配,常常是压抑的精神爆发的结果。现代精神的作家即自由地表现原始意志与幽暗的梦幻,从而有别于传统的宁静与驯服。因而癫狂的文学精神则是反传统的、现代的、反贵族化的。癫狂的心理是打破了传统的道德规范,从人的生命深处释放出了出自本能的种种欲望和冲动。  相似文献   

17.
"戏仿"在当代文学写作中已经由一种创作方法转变成了一种创作原则.特别是现代派文学,更是将创作转向了对文本的戏仿.当代文学创作不单对经典小说,而且试图对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经典文本、文体或文类进行戏仿.戏仿成为了一种颇具颠覆性和创造性的审美类型甚或美学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与文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媒介不一定能直接消灭文学,但必定改变文学的存在方式。在一个日益视觉化且无法逆转的“读图时代”,文学如何可能?在何种方式上可能?图像与语言的关系对于文学的“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试图从正面证明:文学的存在虽然受媒介的影响,但从来就不是由媒介决定的,文学的内在精神性才是它存在的唯一理由。  相似文献   

19.
诗兴鉴赏与诗兴创作是中国传统审美与文艺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以直观的感兴形式融入了认识成分 ,是情与理的结合。其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在对待自然与社会的特有的泛神论般的情志 ,有着深沉的文化蕴涵可以分析。故而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与文艺家都十分重视对诗兴精神的研究与开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的多元性 ,首先取决于创作主体思维范式的多样性 ;其次流贯于不同样态文学中的理性精神既有科学理性又有人文理性 ,而人文理性精神又凝成了以个人为本位、以国民为本位、以平民为本位、以人民为本位、以全民为本位的形态各异的人道主义理性精神 ,铸就现代中国文学的共同灵魂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