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福建省2977个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个体历时数据,应用Kaplan-Mey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对不同性别流动人口的初职时间间隔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男性流动人口相比,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初职的概率略小,但在初职的时间间隔偏短。在初职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中,初职收入、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家庭迁移类型和流入地城镇等级规模的影响存在性别共性,而家庭抚养比、职业类型、企业性质和来源地类型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儿童时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1998、2000、2002和200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部分通过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作用,而健康行为并没有在儿童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控制成年时期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行为后,父亲职业仍对死亡风险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职业是现代人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第一份职业一般在青年时期开始,而按照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会经历不同阶段,工作从不稳定趋于相对稳定。文章利用2009年全国四城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20~34岁青年职业稳定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变动已经成为当今青年的普遍现象,多数青年都至少更换过1次工作,职业变动次数的均值为3次;职业地位和工作年限对于职业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显著影响:从事高端职业者其职业稳定性更强;职业稳定性随工作年限呈现U型非线性变化,证明职业稳定性的拐点恰恰发生在青年时期,总体上20~34岁的青年正处于从职业不稳定向职业稳定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程度及变动趋势差别显著.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快于东部,区域间城市化差异趋于缩小;改革开放后的20年则相反.区域问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更深入、综合地探讨.统计分析表明,新中国历史上的省际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在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政府出于管理和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城镇设置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的变化,对省际城市人口比例的差别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的解释变量很不相同.对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估计需要更加准确、合适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全面两孩”政策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女性生育率下降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有密切关系。考虑我国就业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体制内外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工作单位性质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并研究具体影响机制。首先,使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在体制内工作会显著提高黄金育龄女性期望生育数及二孩生育意愿。其次,通过PSM-DID、工具变量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主要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体制内工作的女性在每周工作时间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拥有更多时间养育孩子有利于提高其生育意愿。体制外工作女性的生育惩罚更大,生育的机会成本也更高,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制外工作女性的生育意愿。此外,社会保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生育意愿。本文为理解工作单位性质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中国市场化推进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在当前严峻的人口形势下,应特别注意提高体制外工作女性的福利水平,完善福利保障,减少生育惩罚,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问题,从而为女性营造一个友好的工作和生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任锋  杜海峰 《西北人口》2012,33(3):61-65,69
本文以空位竞争模型中对劳动力市场中工作结构与奖励结构的假定为基础,进一步地在理论上推演出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职业地位获得作用的假设。对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尽管职业流动的频率越高越不利于农民工获得专业技术或管理等较高职业地位,但对于社会关系的广度高的个体,职业流动频率对职业地位的晋升具有正向作用。该结果意味着职业流动频率高并不一定不利于农民工职业地位的获得,在缺乏社会关系广度下的频繁职业流动才是导致农民工水平职业流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性别失衡下的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国际视野与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济社会转型之际,中国因出生性别比和女婴死亡水平的持续偏高而即将面临严峻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大规模的男性过剩人口将对人口健康特别是公共健康与安全造成什么样的风险成为政府成功应对挑战的关注点。在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的前提下,基于国际的视野和历史经验,从个体人口健康、公共健康与安全两个层次,对不同时期和文化环境下有关性别失衡与健康风险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识别出男性过剩的人口环境将引发的健康风险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中国性别失衡背景下健康风险的政策建议,讨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健康不平等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控制遗传基因等与生俱来的个体异质性前提下,研究和发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健康差异的影响,对于减小健康不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中国长寿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压力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性,较高的社会压力所对应的是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反之亦然。并且,社会压力对于健康的负面影响程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中也存在差异,社会压力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的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社会压力对于解释健康不平等的作用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人户,一般都居住在他们从业的地点。古代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所有人户也总是居住在他们从业的地点或被迫劳动的场所,而未从业的家属老幼也多半与家庭的从业者居住在一起受其抚养或瞻养。因此,我们说人口的地理分布是职业的地理分布的共生相。 人类社会职业可分为经济的与非经济的(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两大类。一个社会中从事非经济职业的人口比重取决于这个社会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上客观地存在着的社会剩余劳动率(即该社会所能提供的全部剩余劳动时间占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时代愈是向古代推移,在经济领域内劳动或活动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就愈大。而且非经济性职业中又有不少是与经济职业配合或为其服务的。所以,在我们了解的历史时期内,人口的分布基本上与经济职业的地理分布一致。而各种经济职业的地理分布(以下简称“经济分布”)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与性别工资差异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利用1989、1991、1993和1997年的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化进程中性别工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主要的结论是从1989到1997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在职女性和男性劳动力的工资差异拉大,对女性的工资歧视有扩大的趋势。并且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岁以上年龄组、非国有部门和“蓝领”职业的人群中;而在高中以上教育程度、40岁以下年龄组、国有部门和“白领”职业的劳动力中表现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A number of studies published in the 1970s asserted that the amount of time women spend doing housework shows no historical decline. This article draws on evidence from time-budget surveys—thre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1965, 1975, and 1985) and thre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1961, 1974, and 1984)—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housework time for men and women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Clearly much other than housework has changed over this period. More women have paid jobs, more men are unemployed, and families have gotten smaller on average. Even having controlled for such sociodemographic changes,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two countries, women in the 1980s do substantially less housework than those in equivalent circumstances in the 1960s, and that men do a little more than they did (although still much less than women). These changes correspond closely to developments in four other countries (Canada, Holland, Denmark, and Norway) for which historical time-budget evidence i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2.
The author reviews and evaluate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Central America. Past and present administrative, state, ecclesiastical, and genealogical sources are examined, and recent studies of various Central American countries are cited. A bibliography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3.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a remarkable consensus on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after 1650. This was the achievement of Walter Willcox, supported and modified by Alexander Carr‐Saunders and John Durand, and was endorsed by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It had its origins in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century work, largely carried out in Germany. Willcox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demonstrating seventeenth‐century population growth as evidence of the global impact of European expansion, and this probably led to a too‐ready acceptance of estimates with little real basis. More recent estimates do little to shake the consensus, but extend the historical series back over two millennia or further.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strength and influence of a consensus based in the earlier period on surprisingly insecure data. It then turns to the most suspect element in the consensus, the pre‐twentieth‐century estimates for Africa. Finally, little hope is expressed that future researchers will be able to establish reliable estimates, especially for dates earlier tha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selected sources of demographic data for Venezuela for two historical periods: the pre-statistical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Spanish colonization to the early 1870s and the period from 1870 to the present. A brief bibliography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15.
16.
什么是历史人口学--与葛剑雄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培民  李莎 《人口研究》2005,29(6):71-75
中国人口史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口史方面的著作已有数十部问世,发表的论文也有数百篇之多,但是人口史理论方面仍显薄弱,甚至连这门学科的名称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应该肯定的是葛剑雄先生在《中国人口史·导论》中对人口史理论做了较长篇幅的总结,这对中国人口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是笔者有些地方并不赞同《导论》的观点,在学科定义方面分歧尤大,特此提出商榷,并将学者们这方面的观点作些简单的整理和分析,从研究对象、学科名称等方面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望同仁指正。1人口史是人口记述吗?葛剑雄给“人口史”下定义说:…  相似文献   

17.
18.
Morbidity in plague epidemics is an almost totally neglected field of research.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evidence is presented and related to problems currently debated. The evidence clearly indicates that plague has a strong capacity for diffusion, leading to average morbidity rates in Tuscany 1630–2 (seven communities) and southern France 1720–2 (33 communities) of 44 and 55 per cent 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a lethality rate of close to eight per cent as in France, an epidemic pattern emerges which may serve to explain the reduction of the population during the late middle ages. Morbidity rates did not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 densities, but were highest in small village communities, lowest in (small) towns and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in cities. This pattern has previously been observed in India, but no explanation was found. It is shown that the rat-based epidemiological model could serve to explain this peculiar pattern. This conclusion is supported by the few studies in which the spread of plague throughout local communities has been analysed.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其独特的经济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外籍人口来此居住生活。在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外籍人口数量呈现波动性增长,空间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外籍人口分布重心由上海老县城移向北面的虹口区,然后由虹口区向西南的徐汇区转移。上海市外籍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一方面受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上海市产业布局的变动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基于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外籍人口空间分析可知,外籍人口在上海市形成了以地铁二号线为轴心的条带状分布形态,人口分布为典型的空间集聚模式,在闵行区的虹口镇和浦东区的花木镇形成了两个热点分布区域,并且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口具有不同的空间集聚形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城市地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远远超过工人阶层工资的增长幅度。工人阶层为了应付高额的地价以及随之而高的房租,一方面不得不压缩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消费,导致工人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则压缩自己的居住空间,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而这些反过来又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房屋空置率提高,社会减租运动风起云涌,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不满和敌对情绪高涨,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