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9年西雅图示威以来,在世界范围出现了一股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浪潮。这一运动开始是标榜为“反全球化”,后成为“另类全球化”,并发现其原则在地方和世界范围受到其他抵抗群体越来越多的响应。在土耳其诞生的另类全球化运动就是一例。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土耳其社会运动的国家政治文化及其与土耳其另类全球化的关系,和这种国家文化与产生于世界社会论坛的、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政治文化的关系。我们将考察实验一种全球化社会和政治斗争观念的不同政治文化的互动。以土耳其作为一个模型,我们将分析地方、国家和世界社会论坛所提出的计划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土耳其抗议群体在另类全球化背景中的历史,通过描绘这些群体参与社会论坛的轨迹,我们还将考察这些反抗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产生的共同效果;随之产生的知识和组织形式的转移,以及与它们的不同政治文化相联系的具体的行动剧目。  相似文献   

2.
NGO、反全球化运动与全球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丹 《东南学术》2006,(1):58-6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非政府组织日渐崛起,"以民为本"的全球公民治理日益替代"以国为本"的国际关系体系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范式.反全球化运动是以NGO为主体的国际性公民运动,它针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进行游行示威抗议,强烈要求扭转和纠正全球的负面效应,客观上推动了全球治理.NGO/反全球化运动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多种多样:有抗议示威、论坛会议、监督制约及倡导建议等方式,由此达成国际社会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形式  相似文献   

3.
自杀型恐怖主义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世界各个热点地区 ,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组织选择了自杀型恐怖主义这一极端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给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恐怖主义组织之所以青睐这种方式 ,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低端高能、破坏力大 ;道德失控、威慑力强 ;组织严密、成功率高 ;成员复杂 ,防范性差等一系列鲜明特点。造成这种自杀性袭击风气的原因 ,一是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分裂主义者争取建立民族国家的新的尝试 ;二是全球化背景下弱势民族抗议不公正待遇的绝望反抗。所以 ,要想真正消除这个国际社会中的毒瘤 ,就必须对症下药 ,标本兼治 ,在加强打击的同时 ,注意从根本上满足弱势民族发展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追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有理由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析形式,从工人阶级文化的角度出发,它辩证地定义了文化,并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试图论证大众是如何在社会中反抗资本主义统治霸权的,从而寻求建立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目标蕴含着对大众文化与政治辩证关系的研究这一始终如一的逻辑.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笔下的"另类动物",在他的创作中明显占有一定的地位,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借助精神分析学、阐释学等理论,结合卡夫卡的自我的认证焦虑、压抑、反抗和追求,探讨了这些"图像"符号可能有的某些含义:犹太情结的隐喻,艺术追求的暗示,普通人命运的表征和对荒诞世界的抗议。它们既包含着卡夫卡内心体验的投射,又超越地体现着对更一般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吴雪丽 《兰州学刊》2011,(9):194-198
"文化寻根"作为一种现代现象,作为对"全球化"和普遍的"现代性"话语的反抗,包含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的复杂性。在民族文化的"自我"与"他者"之间、在"寻根派"的"本土"认同与"世界"镜像之间、在个体的记忆置换和真实的生命经验之间,"文化寻根"不仅构成了在"全球化"视野中寻求身份建构的中国经验,而且它所呈现的问题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全球化"运动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的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但其核心是———经济全球化。正当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着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一股“反全球化”的运动悄然兴起,其发展势头之猛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甚至已演变成流血冲突———2001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八国首脑会议期间抗议示威活动中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那么,“反全球化”运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成因一:市场经济全球化推行效率优先,而忽视了公平。统一的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基础。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95%国家和人口卷入了…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真正意义上被纳入到全球化经济体系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的。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村社会制度的外部环境,农村衰败程度日益加深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逐步加强就构成了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双重背景。这客观上要求中国政府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上有一套标本兼治的整体构想,确定在纳入全球化经济体系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目标、阶段、主体、动力和战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主义”由形容词“多元文化的”(mu lticu ltural)演化而来,而“多元文化的”意为“属于一个由多种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的”,相对于“单一文化的”(monocu ltural)一词而存在。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策又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的同质化的反抗,是弱势文化群体反对文化霸权的文化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1.
反全球化思潮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尚未完全定型的思潮,是一种新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需要对之进行多维透视:从哲学之维看,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矛盾和冲突之深刻性的体现;从政治之维看,反全球化是反资本主义的激进政治反抗运动;从经济之维看,反全球化是跨国公司全球扩张负面溢出效应的反映;从科技之维看,反全球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种另类产物;从文化之维看,反全球化是解构西方主流话语系统的一种表现;从社会之维看,反全球化是试图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一种替代方式;从国际关系之维看,反全球化是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杨立宇 《理论界》2008,(9):48-49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营销机遇与挑战,有助于企业采取与经济全球化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经营与销售方式,从而帮助企业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机会、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定性地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原因以及从经营与销售角度而言的经济全球化的两大特征;接着,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营销机遇与挑战;最后,指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不应只是销售的全球化,而应该是运营的全球化,这才有利于企业利用机会、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他坚持高尚节操,反抗黑暗现实的斗争精神;以他雄伟弘博、生动感人的瑰丽诗篇,为历代士人和广大群众所崇敬。直至二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人们还仰慕他、纪念他。然而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另外一些看法。如有人以为屈原的作品都没有涉及“反抗挑战”,是一种“叫苦鸣不平的文学”,并且武断地说屈原的作品“只能使人悲伤、愤恨,不能使人感奋,不能给人以反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ATTAC是反全球化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规模最大的跨国社会运动组织之一,其活动受到国际与国内双层政治因素的影响.受不同层面政治机会的影响, ATTAC在法国和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呈现不同的画面.法国ATTAC的的产生和发展与法国国内的政治机会紧密相关,而德国ATTAC的产生和发展则过多地依赖国际社会提供的政治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ATTAC的国际扩散与跨国社会抗议运动.尽管如此,像ATTAC这样的跨国社会运动组织,只有对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所提供的"散漫的政治机会"给予重视和利用,才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所涉及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 ,还包括政治、文化诸多方面。其中 ,全球化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论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基本行为主体 ,也是全球化的产物。可以说 ,全球化促进了主权国家的形成 ,但也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就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形成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在古代中国 ,主权是指君主的权利 ,也有最高权力的意思。《管子·七臣七主》曰 :“藏竭则主权衰 ,法伤则奸门。”虽然古代最高…  相似文献   

16.
《序曲》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她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老年、青年、幼年三个不同阶段的女性:琳达的逃避,虚荣浅薄的贝莉尔,无奈的费尔菲尔德夫人,反叛的凯赛娅。她们的内心世界和下意识的反抗都表达了女性对男性所主宰的社会的愤怒和不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折射了曼斯菲尔德探索人生、探索社会的深邃思想内涵,折射了她对男权制社会下女性的同情和强烈地反抗男性压迫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走出后现代     
作为对历史茫然感之回答,“走出后现代”是从全球化/后现代/现代性所引出的一道历史的绝对命令。在社会思想潮流上,它显示为:(一)德里达晚期自身解构从“破”到“立”的思想路径;(二)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限制,对社会主义批评的汲取和公平至上的转向;(三)文化研究以社会批判性突破经院式学科性限制,以学科间性和学术间性广泛介入实践而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反抗逻辑之表现。在历史本身运动指向上,它显示为世界市场全球化把资本普遍化趋势推向资本的最大限制,这必将导致“资本本身消灭资本”。民主并不是强加于我们的外来价值观,而是吾土吾民旧有之物。民本为民主的思想基础。“为穷人说话”是世界知识分子身份在后现代一次重大转向。在震荡着认同逻辑与反抗逻辑的支配中,主体选择如何游刃有余,这是历史使命、时代难题,也是人生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与特点、正负效应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形式、原因、目标和性质;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内在根本矛盾及其彻底解决必然会导致全球社会主义。全球经济迫切需要在反思和超越经济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主导阶段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巍 《学术界》2005,2(3):47-56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普遍的福音,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还在扩大,反贫困因此而成为各国强烈关注的一个焦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项就是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这也是公平地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当务之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发展中国家必须勇敢地进行改革,帮助穷人提高脱贫的能力,国际社会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富裕国家更应积极兑现外援承诺。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危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日常生活被消费所控制和引导,人们为商品而迷狂,为体验消费而忘记质疑和批判.消费被全面地控制掩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造就了一个恐怖主义社会,人们患上恐怖症;消费衍生出众多"次体系",它们难以构成对社会的一致反抗.列斐伏尔提倡对日常生活进行一种永恒的文化革命,这种革命要继承哲学传统,要担负起确认和阐释新的日常生活的责任,其目标是要建立一种都市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