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探讨南非的社会融合问题,这个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冲突。从社会现状看,冲突处于什么状态?这些现状是否说明冲突解决方案已见成效?1994年不流血的选举备受赞誉,在国际上尤其如此,说它颁布了进步的宪法,使一个刚结束内战的国家步入了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人们公认这是南非取得的伟大奇迹。然而这个国家仍然存在动荡,依然存在社会断裂,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南非的社会融合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态?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十一国政府的部长和代表——奥地利、加拿大、智利、爱尔兰、约旦、荷兰、斯洛文尼亚、瑞士、泰国、挪威和南非——齐聚挪威利松,建立了“人类安全网络”(HSN)。这是创新、灵活的联合之举,这些观点相近的国家承诺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最后口授的书信和文章(统称为"政治遗嘱")中把文化提升到具有战略高度加以思考和认识。指出要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用先进文化武装党;要以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文化全方位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注重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列宁"政治遗嘱"中的这些文化战略之思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一笔理论财富,更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在思考中国政治建设问题时,反复提到"政治无办法"、"政治消极无力"、"缺乏政治"等。团体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国家政治建设水平,而中国由于缺乏团体生活、阶级对抗,国家无法对社会实现有效控制,这是中国政治建设的一大困境。继而,梁漱溟以新儒学的思考方式提出搞乡村组织建设,寻求解决方案。然而,梁氏观念里的团体生活与今天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别,在公共生活与政治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重新进行反思,进而对近代中国政治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可能的破解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既是对我国多年来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也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我认为,我们的东南亚、南亚研究,也必须自觉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为吸取这些国家一切对我国走好强国之路有益的东西,批评错误和反动的思潮,提供科学的成果。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
任何跨国经贸及投资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一个以合同达成为开端、合同实现为终结的过程。为提高中国与非洲之间经贸及投资效率,深入研究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国家合同法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南非合同法的传统特征出发,探讨南非合同法基于"混合法域"特征所形成的合同效力障碍问题,通过对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制度这两大"效力障碍"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国相关内容的对比,在"洋为中用"原则下,不断促进中国与南非之间的法律合作,可以保证中国在南非进行经贸及投资活动的合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南非是非洲大陆53个独立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1994年南非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221.92亿兰特,居非洲各国之冠,约占整个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3,周边10个国家总和的3.5倍。同年,南非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8685亿兰特(含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等部门)①,超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国家工业产值的总和。其中南非生产的钢是整个非洲产量的83%,生产的煤占整个非洲的97%,发电量占非洲的50%。南非占非洲大陆半数以上产值的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化工、重型机械等。南非国民的人均收入在1992年已达3030美元,同…  相似文献   

8.
收录在本论文集中的一系列文字,很可能属于我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研究题域之一。在这些论文中,既有我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这一问题的最初思考。也有对这一问题所做的持续推进.更含有一些最新的观点及其展开。因此可以说,本论文集标示了迄今为止我个人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性”这一理论论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思考脉络。  相似文献   

9.
社会、国家怎样组织起来才是有效的、安全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社会变革时期显得更为突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期,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对这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儒法两家是其中的代表。今天探讨儒法两家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儒家的组织建设强调私人关系的建立,适于“私人领域”,是社会建设。法家强调国家权力的普遍建立,适用“公共领域”,是国家建设。所谓国家即政权组织,主要指政府及权力的范围即“公共领域”。社会即非政权的私人性质的自治系统,系统内以共同的文化要素(如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本文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儒法两家的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提到很高的高度,认为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战略方针。我过去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发表过文章。现在对比十二大的报告,自己过去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哲学理论工作者,应当努力学习和钻研这个问题,并为宣传十二大的报告努力工作。 十二大报告中的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过去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完全解  相似文献   

11.
国家精品课程复核的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巍华  朱家德 《云梦学刊》2009,30(6):125-128
国家精品课程复核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面。现实中,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从(1)建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三级成本分担机制;(2)建立国家精品课程院校联合共建机制;(3)建立国家精品课程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4)正确处理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工作量计算问题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国家精品课程复核的保障机制,确保国家精品课程复核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收录在本论文集中的一系列文字,很可能属于我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研究题域之一.在这些论文中,既有我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这一问题的最初思考,也有对这一问题所做的持续推进,更含有一些最新的观点及其展开.因此可以说,本论文集标示了迄今为止我个人关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自主性"这一理论论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思考脉络.  相似文献   

13.
黄雄 《江淮论坛》2009,(1):63-66,88
长期以来,对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的研究深受极左的意识形态的干扰,国内普通读者对这一学派的了解大都停留在教科书的科普级别,对其经典文献和著作的解读少之又少。本文出于对奥地利学派经典著作的解读,来介绍作为该学派第三代传人米塞斯的思想,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深入思考。全文从五个方面总结其思想:(1)个人主观主义的行为学方法论,(2)货币价值的边际效用解释,(3)商业周期理论,(4)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问题,(5)企业家精神与市场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国家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庞大的人才支持,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目标,力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确保国家的工业强国梦,国家建立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代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文章以新形势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双一流”建设、评估、学科评估等触动高校改革的热点对比。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对工科高校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南非的政府和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非的发展历史 ,考察政府、尤其是政府体制的能力与政府自主在新南非加强民主的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两个概念争议极大、问题甚多 ,涉及将公共利益送达不同人群时就更是如此。本文力图通过考察政府体制在巩固民主的过程中的运作 ,以及转型带来的变化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特别是对行政和技术发展的影响 ,评估南非迄今为止发生的变迁。最后 ,本文对政府自主做了评价 ,以便监测巩固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称大包干责任制,以下简称责任制)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我近几年一直探讨的课题。今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我率中国对外友协农牧业考察团访问比利时、法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考察中我感到比、法两国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由此引发出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下述观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农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7.
<正> 种草种树,绿化大地,是改变国家面貌的根本大计。林草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利益,也是衡量“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胡耀邦同志说:“林业问题解决不了,国家的面貌是改变不了的”。“七五”计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林业,提高林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我省林草业建设应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前进,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着重采取那些措施,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青海经济战略决策时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这是小平同志向全党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回首革命成功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一批在落后状态下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匆忙间踏上了经济建设的风雨历程,迈出了艰难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求索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客观地分析、总结这些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有着重要的启迪。一、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为什么总是出现急于求成、急于超越的现象?纵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不同国家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  相似文献   

19.
说明在非洲 ,由于艾滋病传染的严重性和特殊性 ,其影响已引起公司的关注。非洲大陆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 :15—49岁的成年人中 ,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的感染者超过25 % ,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接近20 % ,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吉布提、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卢旺达和南非等国在10 %以上(UNAIDS/WHO ,1998)。这与北方国家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北方国家的这种传染病似乎已得到控制 ;能够继续从事其职业的感染者越来越多 ,这反映出接受适当治疗的情况令人满意。然而 ,在北方(美国、欧洲) ,成年人中感…  相似文献   

20.
当前道德建设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道德建设的制度思考汪肖良(浙江省委党校)一、问题的提出在社会经济由传统体制向现代制度转轨的过程中,社会道德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目前理论界在评估这一变化的基本走向时,大致存在两种典型的不同观点:"滑坡"论认为,与五六十年代以无私利他为主导精神的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