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及基本功能,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政府管理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良性约束作用表现为在影响政府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中,正式制度不能离开非正式制度而单独发挥作用,因此非正式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其影响极具持久性。从非正式制度的功能来看,它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们所共同认可和拥有的一些认识。非正式制度在政府管理中的影响表现为构建行政文化环境;发挥制度建设路径影响;重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培育;加快思维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死刑的废止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死刑从形式上或实质上予以废除或限制。对于经济犯罪设定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少之又少,而我国却还保留着经济犯罪的死刑;在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关于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废止争议依旧很大。在国际社会普遍废除贪污犯罪死刑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本文欲从国内外贪污贿赂犯罪刑罚适用规定的现状,探讨我国废止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在我国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犯罪在实质上是对法益的侵害,在规范层面上是对法律关系的破坏。行为对法律关系的破坏主要体现为行为对权利或权力的侵犯。其中,针对个人利益的犯罪在规范上表现为行为对权利的侵害;针对国家利益的犯罪在规范上表现为行为对权力的侵害;针对社会利益的犯罪,基本上具有侵害国家权力的规范属性,不过,当行为形式上针对个人但根本上侵害社会利益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无视权利侵害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王树勋 《理论界》2004,(5):263-263
在审理贪污犯罪案件时,将被告人贪污犯罪后所得用于给领导送礼、招待等费用,认为是“合理开支”,从犯罪数额中扣除。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1.贪污罪的客观外在表现和侵犯的客体。贪污罪的客观外在表现是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它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一旦发生转移,变成由个人支配的私有财产,犯罪就已构成。2.犯罪故意、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犯罪故意、…  相似文献   

5.
犯罪是行为人的人格缺陷与特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人格缺陷起重要作用。间谍罪犯罪主体的人格缺陷表现为:自控力差,追求一时享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投机主义,漠视法律规范;怨恨、心中烦恼多,且迁怒于国家和社会;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于该类犯罪已犯者来说,需要利用劳动、监狱教育和心理治疗来加以矫正;对于潜在者来说,需要通过加大法制宣传、心理疏导、价值培育等措施,预防其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支持是解决老年人问题的重要方式和资源.中国老年人在选择非正式支持资源时会受到血亲价值观的影响,在总体上表现出网络中的血亲核心性、心理中的血缘偏执性、关系中的血缘扩展性、目标中的需求综合性和交往中的伦理交换性等特点;而在具体实践上则形成了两类资源、区别性功能、递降式选择的基本模式以及不断分割非正式支持资源网络的文化特征.这种选择模式和文化特征既有利于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非正式支持资源,也限制了老年人对非正式支持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钟凯 《天府新论》2018,(4):93-102
受法律多元主义理念启发,可尝试在国家制定法之外寻找其他同样能够发挥社会治理功效的补充性法源,并立足于有效维持社会秩序这一功能实质,将“法”概念扩容为具备公意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的规范形式,以为其他形式的法源预留必要的生存空间。如此一来,刑法就应是具备“法”的功能性特征与行为规制、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的机能性特征的规范形式,而能够匹配该种描述的刑法规范形式,又可细分为硬法、软法和民间法三种类型,并对应于国家制定法、用于应对犯罪的非强制性公共规范和民间非正式犯罪防控机制三种规范形式。  相似文献   

8.
走私废物犯罪严重污染国内环境,损害人民身心健康,并冲击我国的废物管制制度,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走私废物犯罪的特点表现为犯罪主体多样化,且呈扩大之势;走私渠道以海上偷运为主;走私的地域呈蔓延之势;走私的废物以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为主;走私的有组织程度越来越高.打击走私废物犯罪面临的困扰表现为走私废物难以根治;打击合力不易形成;配套法律非常欠缺;鉴定机构选择两难.为此,应完善打击走私的法律体系;加强海关执法;整合执法资源;加强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渎职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犯罪,在犯罪原因上,人情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关系和道德伦理,人情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基本观念和自觉遵守的准则。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观的内涵及生成原因,分析人情在日常社会交往中的运作,进而探讨渎职犯罪中人情因素的表现和积极、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为了预防渎职犯罪,建议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坚守人情底线,而法律也要增加亲和力。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倾向对非正式金融持批判态度 ,主张取缔或限制其发展。本文则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非正式金融有其存在的道理 :一、非正式金融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非正式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正式金融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非正式金融在我国农村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从而完成了对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有鉴于此 ,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做的事是在防止非正式金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前提下 ,引导并适当支持非正式金融的发展 ,使之成为正式金融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刑法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对刑法功能的认知和追求也应该因应时代要求。刑法在管理社会、惩治犯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刑法的这种特殊性质也要求其必须坚守“最后法”的地位。同时,刑法功能要进一步向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注重刑法和其他法律规范的协调与衔接以及刑事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中“未成年人”的界定相同,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种类也大多相同。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之差异表现为:未成年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范围不同,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种类有一些不同;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量刑制度不同;在个别犯罪上对未成年人设置的刑罚不同等。通过比较得出对完善我国大陆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启示是:调整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人的刑事责任范围,在刑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和剥夺政治权利,增设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量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具有风险性与效益性并存的特点;但只要受到合理规制,仍然具有法理正当性。诱惑侦查的风险性表现为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可能诱人犯罪、可能会冲击社会信用体系、可能导致警察滥权等;诱惑侦查的效益性表现为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防止犯罪的社会危害、可以更加容易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可以更加有效地深挖犯罪、可以更为有效地揭露和证实犯罪、可以产生额外的预防犯罪的效应;诱惑侦查的法理正当性表现在其包含的侵权行为、在其他情形下可能视为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对尚未真正实施犯罪的对象采取主动性的侦查、可能引起司法伦理困境的欺骗、诱导策略具有一定的容许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国家补偿涉农犯罪被害人的理论依据的主要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恐怕很难以某一种单一的学说作为国家补偿涉农犯罪被害人完全的理论基础;国家补偿涉农犯罪被害人的理论基础应该从更广阔和更深层次挖掘,应对建立涉农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微观层面上的现实紧迫意义给予必要的重视.建立健全涉农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纠正失衡的天平、重塑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法人犯罪刘任武一、资本主义市场是孳生法人犯罪的温床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自然人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以后,作为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而由统治阶级在法律上加以规定的,并用刑罚的方法加以惩罚的行为。从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刑法》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认识存在争议;犯罪情节规定不具体;渎职犯罪规定出现盲区;"口袋罪"的取消、分解所产生的问题;部分法条规定缺乏概括性,精于具体,失之严密;共同犯罪问题;毒品犯罪问题;单位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女性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注目的社会问题。这除了女性犯罪人数的增长外,还因为:第一,一个国家的女性犯罪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水平;第二,女性对国家未来一代人的道德思想和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第三,女性的堕落更易促使男性犯罪;第四,在社会心理上,人们一般对女性犯罪持宽容态度。 为了进一步摸清当代女性犯罪的基本状况、特点、原因和发展趋势,探索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改造女犯的有效途径和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从1990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8.
社区建设视野下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社会支持的典型来源渠道可以分为正式的与非正式的两类。这种独特的、混合的支持系统对于维系中国社会的稳定性,解决个人实际困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这套支持系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单位支持功能日益萎缩;国家支持系统尚未有效建立;非正式支持网络日益显得不堪重负。人们正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与日俱增。这就需要对旧有的支持模式仔细清理,有所继承、有所维持、有所创新、有所强化、有所规范、有所放弃,建构一套以社区建设为中心,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新型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未遂问题,是刑法学犯罪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初,故意犯罪的未遂形态就已较为普遍地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典中予以规定,迄今更成为世界各国刑法中一项概莫能少的刑法制度。中国大陆刑法和澳门刑法都有关于犯罪未遂形态的规定,但却表现为不同的立法例。总体上说,大陆刑法只是在总则中对犯罪未遂作了概括性规定,而澳门刑法则采取了总则与分则相结合的立法形式,既在总则中概括性地规定犯罪未遂,又在分则中对须处罚的具体未遂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仅就两地刑法有关犯罪未遂的的构成条件与处…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犯罪目的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性质决定于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然而,将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认定为政治目的、社会目的、个人目的或制造恐怖的目的都是不完全的。恐怖主义犯罪的目的性在于其反国家性,这是从恐怖主义犯罪的历史渊源、恐怖主义犯罪的内在本质和反恐怖主义犯罪现实需要中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一结论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把握真正的恐怖主义犯罪,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