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考察语言材料及前人对俗成语、类成语的研究,探讨了俗成语、类成语的划界问题。认为俗成语是介于成语与俗语之间的较为习用的熟语,类成语是介于成语与自由短语之间的具有半熟语性质的短语。详细分析了俗成语的形式、意义、语用三个方面的特点,辨析了俗成语与相关词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试论成语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角度来审视成语从而研究成语 ,将会给成语研究拓展出一方全新的天地。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 (成语的文化透视 )、应用研究 (成语的开发利用 )、比较研究 (汉语成语与外语成语的文化比较 )等三个方面 ,对成语文化研究作出初步探讨 ,进而提出构建成语文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成语的文化研究 ,无论对成语还是文化的深入研究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研究俄语成语已视为语言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俄语成语按其构造和组合程度划分为溶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大类型 ,按其来源大致归纳八大类。通过分析俄语成语的类型和来源 ,说明俄语成语如同其他语言的成语一样 ,是语言社会的时代的产物 ,而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传统的成语观 ,即成语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不可分解性提出了质疑 ,然后阐述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和意义的可分解性 ,并指出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取决于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是否有助于成语整体意义的构建 ,成语意义的可分解性又依赖于成语运用和理解中包含的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最后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成语的可分解性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成语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广告词和文学作品中的活用成语为例,对这些活用成语中的修辞手段展开讨论。以是否改变成语的四字格为依据,成语活用中的修辞手段可划分为语音修辞手段和结构修辞手段:前者包括同音替换、非同音替换和押韵三种方式,后者分为成语扩展、成语紧缩、成语拆分和调整语素位置等四种方式。成语活用具有先决条件,随意篡改成语有碍语言规范。合理地运用修辞手段,可以促进成语的良性活用。  相似文献   

6.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7.
适用于“…是…”“…是…的”二式的谓词性成语分三类 :陈述性判断成语、认识性判断成语、价值性判断成语。这三类成语自身的语法、语义性质及其相关成分的语法、语义性质 ,决定了陈述性成语仅用于“…是…”式 ,认识性成语仅用于“…是…的”式 ,价值性成语可通用于“…是…”和“…是…的”二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英语成语的语言特点,即英语成语语言的独特性、英语成语语言的语义特征及英语成语存在的几种类型。旨在通过对英语成语这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用英语成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许多像"不痴不聋、不卑不亢"格式的成语,我们把它叫"不A不B"式成语。文章主要从"不A不B"格式成语的来源探讨成语"不A不B"格式中A、B的特征,成语的感情色彩特征以及成语的变式等。  相似文献   

10.
异体成语是汉语成语中争议颇多的一类,一直与同源成语和同义成语存在着划界问题。异体成语的“异”具体表现为异素、异序、异构、异义、异音、异用,涉及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体、语源、文字等因素。异体成语的大量存在正反映出成语脱雅求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中职学生汉语成语积累,提高中职学生运用汉语成语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文章展示了为提高成语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成语积累,提升学生成语运用能力而探索出的五种汉语成语教学方法:逆流而上索源法、"十面埋伏"包围法、系联集群法、拨乱反正法、返璞归真法.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浓缩沉淀。本文从汉英成语的特点谈起 ,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指出汉语美貌类成语为数众多 ,而英语中这类成语却寥寥无几的现象 ,探讨了这类成语条目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及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策略 ,指出要尽可能保留成语的形象 ,传达其“意、音、形美  相似文献   

13.
成语试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对成语作静态分析,即考成语中加点字的音、形、义,其能力级为 A 级。如1993年全国卷第2题考成语的正确书写,1994年全国卷第1题考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1995年全国卷第2题中考有关成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解释,1997年全国卷第1、2题中考有关成语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偏正式成语作为成语的一部分,不仅在形式上有其自己的特征,在韵律上也和其他类型成语一样,有很强的节奏性。文章从声调的平仄以及各个音节的开合口等方面分析了偏正式成语,总结了偏正式成语在韵律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俄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髓,是俄罗斯民族语言中最富活力和表现力的单位之一。本文从俄语成语的特征性的整体性进行阐述,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俄语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固定性,通过分析俄语成语的特征,说明俄语成语同其他语言的成语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民族背景。  相似文献   

16.
朝鲜语汉字成语(以下简称汉字成语)是朝鲜语中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能用汉字(包括朝鲜汉字)转写的朝鲜语成语。它从来源上可分为自造的汉字成语和借用的汉字成语,其中借用汉字成语占绝大多数。借用汉字成语根据其借用方式再分为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和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是通过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它们在汉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成语。汉语成语传入朝鲜后,部分成语原封不动地被使用,而另一部分成语在其形式和意义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造成汉字成语和汉语成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越语借鉴的汉语成语称为汉根成语,在语音、结构和语义方面都具有越语化模式特征。汉根成语的越语化模式相当丰富,按语音分类其越语化模式有:汉越音成语模式——保留原形态和语义、汉越音发音,这占汉根成语的大部分;改编成语模式——保留结构、语音越化程度逐渐高;模仿成语模式——语义和语法按纯越语、语音几乎全为越语。汉根成语按语义分类其模式有:更换一个语素、两个语素、三个语素、更换全部语素、颠倒语素顺序及更换语素又颠倒语素顺序等六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成语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语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创新功能三个方面。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成语的教育功能不仅表现为成语本身蕴含着教育意义,同时成语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成语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旅游应用价值,在经济文化建设中能发挥一定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异体成语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体成语是对通用成语而言的。在成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异体成语,经过历史的选择,确立了通用成语。由于多种选择的需要,便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异体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