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修辞学的学科对象及其发展·童山东·修辞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是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80年代中国修辞学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对象的探寻和方法的进步上。从理论上讲,选择说、同义形式说、组合说是比以前的美辞说、调整说大大进步了,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从方法...  相似文献   

2.
健康传播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健康传播是美国70年代开始兴起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健康传播一方面是在医疗健康领域验证、修正和发展传播学的理论与假设;另一方面通过传播的技巧和手段,研究与健康有关的重要问题.健康传播的发展是美国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备、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多种传播方式应用日益广泛的结果,也是传播学领域日益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拓展的结果.健康传播在我国刚刚起步,也将成为我国未来传播学、社会学、医学、公共政策科学等学科所共同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依附论”是六十年代在美国和拉丁美洲最初出现的一种激进的理论思潮,它涉及现代帝国主义理论、不发达根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这一思潮后来发展到其他地区,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很大注意和不少争论。“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萨米尔·阿明和安德烈·冈德·弗兰克等著名经济学家。我国学术界对这派思潮的观点有过一些介绍,例如:《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3期刊载阿明的《自力更生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2期刊载阿明的《第三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1981年第10期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等文,以及《拉丁美洲丛刊》1982年第1期高话所著《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思潮概述》。但是对国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论战介绍不多。这里我们选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经济系教授詹姆士·M.赛弗对“依附论”学派(文中称之为“每月评论派”)的一篇论战文章,供我国学术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学术界有关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争论出现过两次为全世界所瞩目的高潮。一次是战后初期至50年代中期,以汉斯·J.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理论经过近10年奋斗之后终于在美国站稳脚跟,实际上已成为美国政府在冷战时期制定对苏“遏制政策”的理论基础。另一次是在世界两极格局和冷战对峙即将结束之际,大体上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企业·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政府·企业·市场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宋绍英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在总体上“现代化”了,而且基于各国国情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来的经营理念的不同,资本主义各国所采取的经济模式也开始多样化起来,出现了以美...  相似文献   

6.
政策作为一定政治系统的产物是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统治功能.公共政策的政治统治功能在于公共政策活动是社会公共权威对社会进行有机控制,进而促进社会协调和有序发展的政治行为,而这种政治行为又往往取决于政府管理是否有效.公共政策具有政治管制功能,通过公共政策可以规定政策对象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此达到政治统治的目的.由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而进行的政府活动,因而研究公共政策必须首先从分析政府工作开始.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特权,政府官员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决策也就是政治统治决策,政府能力是保证公共政策质量的基础.政策的政治统治功能与政府活动的有效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在实现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进程中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授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James M.Bucha-nan).所谓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研究非市场活动决策的经济学,又称研究政治决策的经济学.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时说:"布坎南的贡献在于他将人们从互相交换中各自获益的概念应用于政治决策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称的“战后”是指从1945年到2010年这段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开始了战后复兴时代。2011年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开始了灾后复兴时代(这是从经济意义上的时代划分.而在政治意义上日本“战后时代”仍未结束)。在长达65年的战后时代,日本能源安全经历了战后初期的困难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石油供应黄金期;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能源安全稳定期;2003年开始的“第三次石油危机”。战后世界能源形势跌宕起伏的变化时而给日本能源安全带来机遇,时而给日本的能源安全造成冲击,而在抓住机遇和应对冲击的过程中,日本的包括自然科技和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以致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就没有能源安全的保障。不过必须提及的是,核电技术产业大发展,既为日本的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又给能源安全造成了隐患,这是日本政府不尊重科学、凭借政治意志进行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研究”(简称“政策研究”)是当代政治学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公共政策的起因、制定、执行和效果的分析来了解政治过程和社会,并指导人们更好地制定公共政策。7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几乎成了现代政治学的主流。长期以来,政治学家们普遍认为只有各国政府才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过去的政策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的是各国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决策过程。但近年来,以美国的马尔温·索鲁斯为代表的一些政治学家认为,政策研究仅限于研究和分析各国和各国以下各级政治组织的政策是一种欠缺,应当将这种研究扩展到政治组织的更高层次即国际层次和全球层次,分析和研究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合作、集体解决国际性问题和全球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哲学历史文献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这样的见解:战后的英国哲学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语言哲学派,新实证主义分为两大基本流派,号称“语言哲学派”的就是其中之一,它与维也纳小组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区别在于它特别着重于自然语言的哲学分析。的确,在一定时期内语义分析哲学在大不列颠岛的统治地位几乎是稳如磐石的,其开创者是乔治·摩尔,其次是列·维特根斯坦。但是这个见解只能说是针对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英国资产阶级哲学而言。无论如何,至少在1959年卡尔·波佩尔已经在其著作《科学研究的逻辑》的英文版前言中对语言哲学化的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责那些日常语言哲学家的以解决永恒的哲学问题自命的狂妄态度。当然,这一类的批评早就有了,但是到六十年代初才广泛开展起  相似文献   

11.
《日本研究》88.1《日本研究》88.1《日本研究》88.2《日本研究》88.1仁73)(78)(8万)(公2)生平邱涂政洽与法摊日本行政法基础间题探讨……战后日本国家公务员制度试析战后日本的塞睿羹荞哲学···~····“·····················……卞崇道日本文官在立珠过程中的作用···························……傅禄永论“日本派:堆卸定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中的作用(上).理,少少林·~··································……刘世龙日本政府改餐褥琢跟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一场体系的危机,其中自然包括深刻的思想危机.它波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科学.正如当前的体系危机是资本主义战后发展的结果一样,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危机也深深打着战后资本主义内部所出现的变化的烙印.伴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出现的,是作为它的主要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危机.以琼·罗宾逊、卢伊吉·帕  相似文献   

13.
欧洲正在向左转吗?有迹象表明确实如此,而且似乎让人不得不信.5月10日弗朗索瓦·密特朗登上法国总统的宝座,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勃鲁姆和人民阵线执政以来左翼第一次获得实权.5月11日瑞典的保守联合政府倒台.社会党有可能在明年大选中击败该政府的由各党拼凑起来的替代班子.英国5月初的地方选举对玛格丽特·撒切尔显然是个打击.在意大利,社会党的贝蒂诺·克拉克西很可能成为战后以来的第一任非天主教民主党总理.在西班牙,如果民主制能够存在下去的话,这个国家中当今最得人心的政治家——工人社会党的青年领袖费利佩·冈萨雷斯很有可能领导政府.荷兰的约普·登厄伊尔有可能在本  相似文献   

14.
经济l, 日本政府的出口扶随政策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王伟军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三次战略性转变······,······一孙世春 日本经济发展与贸易自由化··················,···········……孙兽军战后日本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田丰伦日本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及其经营管理特点·········……李赶顺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黄建辉 “东北亚经济合作圈…  相似文献   

15.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发展思想和发展研究的演进,大体经历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进程:早期的发展思想以增长或发展作为整体目标进行研讨,并不区分国别或地区。战后的一段时期里,第三世界发展问题逐渐突出为独立的研究主题,在发展战略、发展方针和发展政策的研究方面就更多地分别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小地区、不同类型国家和个别国家。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以来,全球性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未来学早期  相似文献   

16.
在战后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种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查墨斯·约翰逊称为“发展导向型模式”的经济体制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后发展国家为实现超常的大跨度工业化而进行的制度选择的后果。在这种发展导向型经济体制的运行下 ,战后日本以发展为国家的最高目标 ,不仅仅依赖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政府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而是通过更多的介入市场进行工业化的组织、动员 ,从而实现了一种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少见的超常的大跨度工业化 ,并在 70年代中期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  相似文献   

17.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未来学"或"未来研究",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据荷兰的一位未来学家波拉克介绍,"未来学"一词,早在四十年代首先由德国奥西普·费来奇塞姆教授创造和使用,后由法国加以传播和发展,而美国则是当前研究未来学最"先进"的国家.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成立了未来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探索和预测未来的研究工作,还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未来学研究的对象和实际应用涉及的范围日益广泛.在未来研究上,甚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例如悲观派、乐观派和幻想派等等.苏联和东欧各国,近年来也在搞未来研究,主要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方面.苏联研究者正在就1990年为止科学技术进步及其社会后果问题进行复杂的长期预测.这里选译介绍的三篇文章,可以大致了解苏联和西方未来学的目前状况和问题.苏美两霸为了摆脱它们各自的困境,大搞未来研究,除了在科技方面进行探索和预测之外,还进行大量的社会预测.它们并不掩饰未来研究的目的.美国前副总统尼尔逊·洛克菲勒就曾直言不讳,它是为垄断资本"解决难题","应付所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挑战"服务的.(见本期介绍的"世界未来学会"材料)这一点,苏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也决不会例外.当然,未来学或未来研究,在科学技术发展领域进行探索性的预测和研究本身,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虽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社会经济预测方面,局限性就更加明显.本期介绍的关于凯恩斯主义一文中就指出:"尽管预报的人采用了最先进的经济计量模式和计算机,还是没有能力甚至在六个月以前预测出战后最严重的衰退,即1974-1975年的衰退".至于在社会预测方面,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远景的预测,即使如美国未来学中所谓乐观派的估计,也显然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类学”一词1940年就出现在赫斯科维茨的著作中,但一般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在四十年代的后几年由卡尔·波拉尼创建的。从六十年代初期以来,这一研究领域有了较显著的发展。据认为,这种发展表现在这样几件事情上。一是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类学家正在增多,仅英国一国,现在刊登有关经济人类学论文的马克思主义杂志至少就有4种,即《辩证法人类学》、《经济与社会》,《人类学评论》和《农民研究》。二是工业化以前的(日本、中国、拉丁美洲、非洲)经济史的出版正在增多,如T.C.史密斯的《日本的农村起源》、费正清编的《中国世界的体制》等。这类经济  相似文献   

20.
符号学的命名问题一直未能获得解决,就是说,究竟使用sémiotique这个词,还是使用sémiologie(或者séméiologie)这个词,这两者的争论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最近,这一争论,采取了从表面上看来是从历史上和地理上进行分析的性质,然而在实质上,这种争论是属于理论性的。按照托马斯·A.谢拜奥克看来,符号学基本上是美国的东西,它扎根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1839—1914)和查尔斯·威廉·莫里斯两人的著作中。而欧洲的符号学(sémiologie)则是以路易·特罗勒·耶姆斯列夫和他所继承的费迪南·德·索绪尔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