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了和谐思维的本质特征、构建原则和构建路径。分析表明,和谐思维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提升和思维致向,具有系统和生性、求同存异性、动态平衡性和主次层级性等本质特征。在和谐思维建构中,必须坚持科学性、人本性、实践性、系统性和超前性等基本原则,同时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基础,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和谐思维建构,从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氛围中起到了先导性和灵魂性的作用。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一直是学术界和理论界思考的重大课题,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此,和谐文化建设有了一条方向鲜明、目标明确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体现着一个政治的时代,也体现着一个文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开放的社会,一个在集体的共同奋斗中,充分容纳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当前我们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5.
陆贵山在《人民日报》2006年8月31日撰文指出,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和谐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关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和谐文化是宏观的、动态的,是包含着差别、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的。和谐文化应当是科学文化、先进文化和创新文化。科学的、先进的、创新的和谐文化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历史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和谐的同时,主要通过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重铸人的思想灵魂、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塑新时代的新人的人格和性格,都具有一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的滋养和借鉴意义。我们追求和谐,将其内化和优化为一种思想、素质、操守和习惯,同样需要为建构和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壮美、阳刚、英雄主义气概,  相似文献   

6.
7.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建设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谐社会建设的各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阐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的基础和主要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是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和谐。但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文化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有没有和谐的文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用和谐文化观念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思维和文化环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保证和文化支持,培育全社会和谐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仅要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更具普遍性和长远意义的"文化"建设问题。和谐社会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理想,"和谐"是一种文化境界。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安全是社会安全的基础。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应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当前,维护文化安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弘扬和谐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动力;挖掘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把握全球化契机,加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和为贵”的文化传统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和谐发展的道路,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丰富而又历史悠久的文化,为这一决策提供了精神背景和思想资源。哈耶克先生认为,“在某些方面,传统比人类的理性更为优越”,传统是“人类大部分知识之源”①。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极为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这一点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推进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全社会思想意识的正确发展;通过建设和谐文化,着力培育全民族综合文明素质;通过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社会深入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古代先贤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传统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贫穷的社会,而今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有序、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便捷的网络媒介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不计其数的网络文学充塞于网络中,这无疑对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网络自身的自由性、虚幻性特征和缺乏科学的严格规范管理,其相应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对此必须予以清醒的认识和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是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有别于传统文化复兴的、全新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支撑,以创新、包容为特征.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注定也是两性和谐的社会。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中还是存在一些两性不和谐的症状,它们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造成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原因有传统观念、政策盲区、社会规则和生育分工等四个方面,化解的途径是观念纠偏和制度纠偏,其中制度纠偏是更为根本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18.
论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社会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美好理想。在中西哲学和伦理思想中,追求社会和谐是思想的主流。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多元民族文化的共生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和谐,相互尊重,建设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格局成为云南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多年的民族工作实践,使云南各级地方政府意识到: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云南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云南现代化的内源动力.云南民族融合的过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融合过程的一个缩影,因此,云南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归纳起来,就是要发挥国家的作用,以发展为动力,鼓励各民族的交往,树立法治权威.同时强调 "以发展为动力",通过发展来解决分配中出现的问题,以发展来解决潜在的矛盾,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