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视细节、精于色彩描摹是张爱玲小说的一贯特色,对色彩意象敏锐的捕捉、细腻的呈现赋予其小说强烈的画面感.色彩意象是张爱玲小说意象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贯穿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风格.《小团圆》是张爱玲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仅是作家一生情感经历的总结,也是其创作艺术的精彩呈现.在小说文本中,对色彩意象的重视一如既往.拟从色彩意象着手,通过文本细读,抽取出《小团圆》中关于色彩意象的描写,并分析这部小说所体现出的张爱玲在色彩使用上的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以及色彩意象所体现出的小说的自传性.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在对人物思想、情感、心理、性格、命运、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具有意象的直观性、隐喻性和氛围性(意境性)特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张爱玲小说具有意象性特点。她小说中的意象描写不只是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机械复制和真实性的描绘与捕捉上,重要的是饱含着某种丰富的象外之象和言外之义的审美象征意蕴。细读张爱玲的小说,不难发现这种意象化的呈现艺术主要表现在小说的景物、人物和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舞蹈意象和场景进入了现代主义小说中。D.H.劳伦斯的作品就充分地利用舞蹈象征、变化、神秘、模糊的功能来暗示主题、刻画人物、表现无意识。  相似文献   

4.
尽管张爱玲曾在上海一夜成名,其作品也多为在大陆时所作,但国内对张爱玲的研究在几十年的现代文学研究中一直是一片空白.直到近些年,特别是张女士在洛杉矶去世后,国内才重新掀起了"张热".人们从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索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奥秘,取得了许多可观的成果.本文试试从张爱玲小说生命意象的荒凉来阐述张爱玲小说的成就与特色.  相似文献   

5.
1940年代是中国小说物象艺术走向多元与成熟的时期.张爱玲得中外文学之精髓,将物象与心理分析相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小说的现代化;钱钟书学贯中西,纵横捭阖,在拓展小说取象范围、以物象丰富作品内蕴、提升小说语言品质方面贡献独特;赵树理虽然也借物象刻画性格、以物象为细节性道具组织故事,但为了照顾其小说拟想读者的审美习惯,却力避物象的意象化,显示出与中国文学诗骚传统的疏离.他们特色鲜明,差异明显,而又以其差异构成互补,共同呈现出1940年代小说物象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多元、成熟的样貌.  相似文献   

6.
意象与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现代英语界的巨星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通过对意象与象征的巧妙选择与安排使得该篇小说极富抒情色彩,成为现代短篇的经典之作.本文对<阿拉比>的创作技巧与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讨,说明了意想与象征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霍桑的长篇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意识和艺术特色。在该作品中,霍桑娴熟地运用了独具匠心的象征手法,将象征意象自然而然地融入小说,从而使小说深入浅出、寓意深远。色彩的象征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关于色彩的描写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着极其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影响极大,她的小说以新的内心话语和独特的结构形式宣告了崭新的小说美学原则的确立.在小说技法上,她纯熟地运用绘画的"构图艺术"、宏观的透视方法、主导的象征意象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功能;她通过"内心独白"和"诗化小说"来展现人物心灵,刻画人物形象,构筑小说的独特意境,赋予小说美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9.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多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创作手法来体现主题思想,同时也运用了诗化意象张力使作品叙述层次丰富。对小说中的诗美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对小说中意象、隐喻、象征手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小说界一个奇异的存在。她以聪颖灵慧的禀赋和卓然独立的艺术实践,承续传统,开拓新面,在小说的心理刻画、意象经营、文体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中国现代小说实现外来文化民族化、传统文化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