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前提。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而不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促进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者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社会发展的宽广领域,具有多方面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现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发挥人在各方面的潜能素质,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归宿。文章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溯源和发展情况的梳理,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理念认识、实践路径层面对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创建学习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正由理念走向实践。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主导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8.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其中,遗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而环境可以被人所利用、改变和抵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观意识、语言、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人能够被教育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任务,全面把握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辩证地看待二者的互动共进关系,探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是一个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过程,共享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标志着价值认同的实现,而价值认同的实现依赖价值整合的有效性。执政党在价值整合进程中的方式方法、目标选择和实践路径,将会对共享价值观的确立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课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课题,又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逻辑引申,是时代先进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的信仰只有被广大大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影响,真正成为社会的信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方面。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国际社会的影响,原有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不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构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机制是确保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发挥其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而这就需要从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的原则、机制运行的模式、方法、途径和保障等方面进行革新,以实现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科学与公平”的高考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考制度的演变体现在考试资格、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值、考试方式、考生志愿的设置、考试权限的归属、学费数额等方面,其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与公平” 。目前的高考制度存在着区域不公平、城乡不公平、高考方式不公平、高校竞争生源不公平等现象,其最终根源是我国高考招生权限设置不合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社会过分重视第一学历。增强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构与高等学校的招生权限;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的分值;改革考试方式,拓展人才选拔渠道;优化高校收费制度,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考察,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中国共产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而构建和谐社会,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崭新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必须着眼于人,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进步代价形成的根本性因素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历史进步代价的主体性根源就在于人的个体本质表现样态的过分彰显;现代市民社会语境中历史进步代价的有效化育,有赖于人的多重本质表现样态之间的协调发展,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主义国家权力观为切入点,在全面阐述国家内涵和国家存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国家权力异化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治理和善治是防止国家权力异化的有效手段,而国家管理模式变更的过程,亦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这种分化是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归根结底,社会分化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分化和重组,是利益的分化,其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突。我国当前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有必要选择与构建新的社会协调机制以整合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结构的正向分化,以期达到缩小差距,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核心。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是检验我党在新时代执政能力的标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女性发展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女性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人的全面发展还有一定距离。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充分调动社会、女性、男性三方面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