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1985~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统计剖析,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参差不齐且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结构迥异,认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依次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转移收入的差异程度。文章提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核心或本质不是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乡村居民收入过低,要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等惠农政策和措施的连续稳定。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为复杂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分配差别逐渐扩大.但是,对于具体的差距程度和现状以及趋势等问题,学术界少有关注.基于此,本文以江西为例,分别从江西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江西与沿海发达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四个维度对居民收入差别进行定量分析,以期理清具体的差别程度和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公认的奇迹——经济高速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同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就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内部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的分析,提出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6项措施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5项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性视角看,如果居民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首先是背离了经济增长的目的,其次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如果城乡居民之间,城、乡居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  相似文献   

5.
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特社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各项“增资提补”和“惠农”政策的快速落实,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有继续扩大趋势。为进一步探讨缩小城乡居民生活差距途径,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对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实证分析居民收入相关的两类问题:一是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回归诊断等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变动趋势和显著性影响因素等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二是利用具有单因素序列相关结构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的结论可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以尽可能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缓解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及其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北京市的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已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应用国际上流行的城乡收入比、泰尔指数和MLD指数三个指标分别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具体测度,都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同时利用泰尔指数和MLD指数的分解公式,计算出了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在总体差距中的贡献份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对整体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停 《统计与决策》2022,(24):53-57
文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分项收入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基于GE指数分解,选用MLD指数测算出1985—2018年我国城乡区间、城镇区内和农村区内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大隐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释了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70.1%,城镇区内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林坪 《浙江统计》2011,(9):40-41
近几年,温州各级政府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超过城市居民。然而,城乡收入增长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难根本改变,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努力消除贫富差距、关注城乡居民增收,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居民增收难问题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耿林  王芳 《四川省情》2010,(2):9-10
“十五”以来,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四川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支出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居民收入增速偏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对居民、政府、企业在收入分配中的总体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甚至超过GDP增速。  相似文献   

12.
一、城乡居民收入和行业间收入现状(一)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增长较快."十一五"时期,在中央和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的措施带动下,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城镇居民收入方面,一些盟市陆续出台并落实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水平以及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低保标准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加上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等因素的带动,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逐步被“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所代替,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成为影响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我省经济的整体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1、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之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从恩格尔系数来看, 1999…  相似文献   

14.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其根本点和着力点。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居民收入分配隋况及分配差距变化倍受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为了全面反映我区居民收入分配变化情况,我们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方法,依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区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居民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测算和解析,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注收入倍增 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增长量化指标。从定性目标到定量目标,寻求经济增长与福利增长、财富增长与财富分配之间的平衡,其里程碑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上海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仍需关注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不确定性、就业人员工资性收入正常增长机制缺失、人口老龄化影响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为促进上海城市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城市居民收入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银川市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收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文对银川市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仍不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四大表现居民收入长时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3年,G D P年均增长9.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4.3%,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2003年,G D P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4.3%,分别比G D P增长率低0.3和5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统计,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