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3年至今,贵州地戏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论述地戏的本体因素,如地戏的形成、剧目、面具、音乐、表演动作等;讨论地戏的形态;探究地戏的多种价值和“非遗”保护问题;由张艺谋《千里走单骑》涉及“安顺地戏”署名权的官司之争而衍生的系列论题。新时期,要开新地戏社会价值和学术意义,使之既能充分发挥承载屯堡文化功能的作用,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地戏大部分明显受汉族屯堡地戏的影响,表演的剧目与屯堡人的剧目相同;但一些戏班也传演与屯堡汉族地戏班不同的剧目.来源于汉族屯堡人的地戏及其剧目,已融入了布依族的民俗生活,并成为布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的布依族地戏,其表现形态与安顺屯堡地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演祭祀性歌舞.总之,布依族对地戏的发展和保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布依族地戏的独特价值,逐步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从安顺地戏分布图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星罗棋布的三百多堂地戏以安顺城为分界,自然而然地形成东西两片“星云”,东边一片以周官屯、刘官屯一带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某些地方还呈现出“星座”式的“云团”。西边一片以么舖、南山一带为中心,呈扇面式展开。两片“星云”形状各异,共同组成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倾斜的“银河”,让人不由得要探求其中的奥秘。本文拟从这一现象性素材入手,力图寻求些带本质的东西,探讨安顺地戏的来龙去脉,供专家学者及同行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戏作为贵州民间流传的一种很重要的戏曲形式,不仅受到屯堡人的喜爱也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欢迎.以往学界对地戏研究主要针对汉族地戏(即屯堡地戏),范围也只是局限于安顺及其周边地区.而很少将边缘的、少数民族的戏剧艺术纳入视阈中.文章着重探讨贵州少数民族地戏剧目分布情况,以布依族地戏为主体对贵州少数民族地戏剧目的特点和表演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双柏县位于云南彝州楚雄.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彝族人民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其中,以虎傩文化及其面具最具特色.它是彝族人民上百年来一直孜孜不倦传承并演绎着的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从彝族虎傩文化的本体出发,对双柏的三种虎傩形式及其面具做了记述和分析,并就它们的传承和开发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萨满面具是北方多个民族所信奉的萨满教祭祀时所用的面具,有着广泛的文化蕴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涉及祭祀、民俗、艺术多个领域.其中萨满面具的雕刻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值得我们后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7.
模仿文本与被模仿文本之间呈现出互文或超文的关系,前者为文本间的共生关系,后者是文本间的派生关系,其具体运用便是超文性仿作、戏拟与滑稽反串.细读<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多处对莎剧的超文性仿作与戏拟,其中包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情节模式的超文性仿作以及对<理查三世>、<哈姆莱特>与<麦克白>经典片段的超文性戏拟.马克·吐温此举一方面是基于时代背景与读者需求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则与其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8.
<跻春台>是清末一部拟话本小说集, 书中大量运用四川方言俗语, 是近代汉语研究的珍贵资料.书中一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及映于贵州省安顺方言中.文章着重考释书中存在的安顺方言,试图从侧面挖掘并客观地以书面形式保留当今的安顺方言.  相似文献   

9.
藏戏及其面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湘辅相承的关系,藏戏因有面具而精彩、古朴、魅力张显,面具因藏戏而传承、熠熠生辉.文章对藏戏的起源,藏戏的剧种、流派和剧目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藏戏面具的形成、类型、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对藏戏面具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尖嗓子的配偶>与<哈姆雷特>和<瑞普·凡·温免尔>的戏拟关系,证实巴巴拉·贝恩顿作为澳大利亚妇女作家对男性文学传统的反叛及其作品表现的与伍尔夫视角类似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