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是其前期美学思想的核心。在探讨美感经验时,朱光潜主要以艺术为中心,在吸收、借鉴与批判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审美直觉论、心理距离观、审美移情说为支点的独特的美感经验理论。朱光潜的美学观点与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的美学思想相比较下,朱光潜自身的美感经验理论的内容得以明确化、系统化,其美感经验理论的独特性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2.
西方移情学说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移情入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所形成的艺术审美境界是不同的。西方移情说偏重人的感情外射,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中国诗学也有移情入景,但并不止于人情外射于物,它还有因人的"物化"而对物情有志的同感,即情与物同,心物交感,情境交融。移情入景本身还包含了融景入情,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物我为一"的思想,是西方近代美学难以超越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美学的很多问题是包括在审美经验之中的。要研究审美经验,必须研究审美对象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研究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趣味与鉴赏力的提高等,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心理学的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艺术与审美经验现象进行心理学解释的有影响的思潮和流派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里普斯的移情论、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等。稍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等,更是直接运用心理学理论解释艺术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4.
顾城研究长期笼罩在学界对“朦胧诗人”“童话诗人”诸多惯性评价中,其后期作品走出了集体经验对个人的统摄阴影,其对历史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怀想、反思与超验,表现出深刻的“中式文人”的古典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其诗歌体现了移情美学中“物我合一”的浪漫主义怀想,寄托了诗人济世情怀下“昼梦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暗含了中式文人“隐居”情结中返璞归真的理趣赓续。顾城现代诗中“中式文人气质”作为一种审美策略或文化策略,是民族历史经验与群体文化心理定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动心”与“移情”——中西文论两个相似范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亦、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7.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自然审美的性质究竟为何?美学史上最通常的解释是"人化说"."移情说"与"实践说"为其两种主要形式.虽说这也是对一种常见的自然审美方式的有效说明,但严格说来却并未切中肯棨.因为这类审美的真正对象尚不是自然物本身,而是对象化了的人自己.本文认为真正意认上的自然审美应当回到物"自身".这方面的经验表明,其中所发生的是一种现象学的"悬置"不仅要悬置观念的、实践的兴趣,而且也要避免主观性的"移情"或"比德".只有种悬置才能使物返回到"自身".所谓"自然美",其实就是从这种人和物同时各向其"自身返回时所形成的那种关系中绽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审美移情理论都注意到了人们在主观意识中将主体情感赋予客观物象这一事实,关注的对象在于对感性经验的陈述而没有对审美移情在心理活动中的情况作以分析,情感在审美心理的机制与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分析审美的移情必须首先从情感的作用入手,从审美的角度对移情的情感心理机制作以探讨是发展审美心理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兴”和“移情”的审美境界都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但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其一,主客体之对立、二分与“身与物化”、“天人合一”的不同。其二,物我关系的对立与平等的差异。其三,客体之生命情感的有无。  相似文献   

11.
里普斯的“移情作用”艺理论体现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与《再论“移情作用”》两篇章中。它们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颇有影响的“心理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在二十世纪初叶发表的题为《作为一个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并加以阐述的。“心理距离说”属移情派美学的一个变种。布洛的基本观点是:心理距离是一个内省的发现。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之一,是美感的主要特征之一。审美活动中的所谓“距离”是通过把审美客体及其吸引力与审美主体分离开来,使审美主体摆脱实际需要的目的而获得。但这并不等于说主体与客体已分裂到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移情,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特定心境下的主观感情移注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感情的审美对象上,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思维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并在聚精会神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由此而产生美感。对移情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研究是从十七世纪英国经验主义派开始的。但它的存在却是很原始、很普遍的。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注意到移情现象,并且把它解释为一种隐喻。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讲究“托物言志”。汉郑康成把诗六义中的“兴”解释为“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  相似文献   

14.
中西移情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说”作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新发现,在西方各国的美学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朱光潜先生又把它翻译、介绍到中国,这同样引起了国内众多文艺理论家的关注,并成为一个常用的概念。在大家都众口一辞地用“移情”阐释审美体验特点时,却忽略了面对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概念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作者旨在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理清“移情”具有的不同意义。“移情”离不开人:物,但西方的移情强调把人的整个精神特征注入到外物中去,由人及物,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主体;中国的移情也强调人,人的情绪特征与外物的融合,但这种情绪是由外物唤起的,由物及人,人消解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整个过程中。文章着重分析中西移情这种非主体与主体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差别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西方有人认为即是“想象”,有人认为是“灵感”或“直觉”。杜威认为是一种“完整的经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称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卢卡契认为是“艺术创造努力上的经验”;大英百科全书《美学》条认为是“充分的经验”;而大多数现当代美学家、心理学家都称之为“审美经验”。罗斯(Malcolm Ross)认为:审美体验及其审美发展问题,是当代美学中极为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对审美体验的探讨将在美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提倡"观照"的审美态度,兼具西方"审美静观"理论与中国传统"凝神观照"思想的双重品质。朱光潜"审美观照"思想以凝神的心理状态为审美基础,以"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及审美移情为实现的保证,以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为旨归,以超脱人生的烦恼、痛苦为最终目的,凸显了审美静观的非功利性和主体性,对以后中国美学审美态度、审美心胸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和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美感是审美心理学的中心问题,它是直接研究审美主体普遍而复杂的审美心理现象的。李泽厚在五十年代写的第一篇美学论文《论美感、美和艺术》中,首先就重点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以此作为他研究美学的前导。他在后来的一些美学论文中又作了深入的研究。这里,我们主要就美感的来源、特性以及美感中的移情现象等方面来看李泽厚的美感观。  相似文献   

18.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20.
受老子取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整个审美体验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从而,“以天合天”,心物交融,最终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则成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由此,则生成审美“意境”中的超然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