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由主义对古典民主的改造和对公民参与的漠视不仅导致自由主义民主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严重危机,也使民主本身失去了活力.为了应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卡罗尔·佩特曼主张民主的实质就在于公民参与,认为公民参与的实践应当由经济领域开始,并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以实现一个完全民主化的参与性社会,标志着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兴起.佩特曼的参与式民主理论引起了中外学界的高度关注,并对当代中国的民主实践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重要代表,本杰明巴伯认为自由主义对代议制的强调和对公民参与的排斥已经使自由主义的民主沦为"弱势民主"。为了修正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巴伯主张通过基层民主的公民实践来培养"强势民主"的行动。巴伯的强势民主理论推动了参与式民主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并为民主实践的扩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参与式民主管理的“4+2”工作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是在反思自由主义的代议制民主的危机中复兴起来的。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民参与,主张通过公民的讨论、协商来制定公共政策,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4+2"工作法作为一种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方法,其基本手段就是通过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从而使其成为基层公共事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因此说"4+2"工作法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公民的有限理性等问题,所以对于"4+2"工作法的借鉴和推广问题应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民主理论研究中出现了参与式民主理论复兴的潮流.在批判和反思自由主义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参与式民主以公民参与为理论核心,在公民参与领域上,倡导将公民参与引向公共领域,促进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融合;在公民参与层级上,倡导扩大基层公民的直接参与,促进民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循环的实现;在公民参与方式上,倡导公共讨论协商,促进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和共同合作.参与式民主在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扩大了直接民主的有效范围,从公民参与的领域、层级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明确公民参与的制度设计,提升了参与式民主的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本杰明.巴伯称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为弱势民主,而弱势民主在哲学及政治层面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有必要用一种参与式民主理论即强势民主来弥补这两方面的缺陷,最终将自由主义民主导向公民参与的政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一)实行依法治国是推动公民的法律参与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是参与社会,也是民主社会.无论是以主张对于公共事务由公民直接介入进行决策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还是倡导经过选举产生议员以代表公民利益进行决策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都主张参与的核心价值,公民参与是民主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主张:参与是民主的核心;参与的主要功能在教育;公民参与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与公民自身利益相关的各个社会领域;参与的形式不仅有直接参与还包括间接参与;参与应贯穿整个决策活动的全过程。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以参与式民主理论为指导,推动大学生民主参与,可以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民主化建设。大学生可通过学生组织、学生代表、网络平台等途径民主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约翰·穆勒是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通过对于代议制政府与专制政府在促进公民及社会发展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代议制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理想的"好政府"的结论.进而主张代议制政府要从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出发,依据才能原则、参与原则、地方自治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建构代议制政权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实行依法治国是推动公民的法律参与的前提 条件现代社会是参与社会,也是民主社会。无论是以主张对于公共事务由公民直接介入进行决策的共和主义民主理论,还是倡导经过选举产生议员以代表公民利益进行决策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都主张参与的核心价值,公民参与是民主的体现。这种参与自然也包括法律参与,  相似文献   

10.
参与式治理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实践方面,近年来代议制暴露出的弊端使人们开始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呼唤通过参与来对其加以修正。在理论方面,参与式治理来源于参与式民主理论,该理论因其重视对民主本质的回归而日益受到重视。参与式治理理论将参与式民主理论中对参与的重视引入到治理中来,是参与民主理论与治理实践的结合。对参与式治理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