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模糊聚类的长三角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归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与港口物流发展最发达的区域,其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应合理分类并实施相应的策略.选取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从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基础生产、辅助作业和衍生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长三角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归类,不同的港口物流功能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未来长三角港口应根据港口物流功能发展的特征对港口进行合理发展方向定位;区域港口群发展进行分层次的治理模式;加快区域港口资源整合和港口群发展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业进行了测评。合肥、芜湖凭借区位、资源等优势,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池州和六安则排名靠后,其中潜在竞争力的贡献度最大,各地物流业集群呈梯度性不均衡发展态势。为有效提升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城市带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承接产业与要素双转移,培育集群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加快发展和壮大物流产业集群,以切实提升集群综合竞争力,推进物流业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城市本身竞争力,而且要对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集聚和扩散能力进行评价。要综合考虑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综合经济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社会和谐;外部因素包括城际基础设施共享度、城际间分工与协作。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25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无锡、宁波、常州、绍兴、嘉兴这九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处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之上,其他城市处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之下。采用聚类分析法可将25个城市分成五类,同类城市的发展水平比较接近,而类与类之间的城市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城市之间的协作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看,不同城市之间的协作程度和协作水平本身就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不同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策略来看,虽然策略本身会因自身条件差异而不同,但是其对于协作的内在诉求却是共同的,所有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相关城市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手段.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和评分测度方法可对成都近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作一量化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成都近郊城市核心竞争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都江堰市、双流县、新都区、郫县、温江区、金堂县、龙泉驿区.这一分析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今后仍应采取强化特质核心资源、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和增强城市主体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举措,以进一步提高成都近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联动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和现实要求。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其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发展对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及一体化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沿海城市,盐城市已经在资源互补、区际联系、产业关联和政策对接等方面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市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并形成了以南北共建园区为主要载体、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融合为主要方式、以市场与创新双向协同为主要目标的产业联动模式,探索统筹规划产业联动发展平台、优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园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应作为深化盐沪产业联动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区域物流产业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三阶段SBM模型,通过对中国2011—2015年"东北三省"与"长三角"三省市物流产业效率的比较分析,探索"东北三省"物流产业效率提升之策.结果显示:规模因素是制约东北三省物流产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与"长三角"三省市相比,东北三省物流产业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存在明显差距.建议东北三省应大力推进现代化物流运营系统建设,合理规划物流园区,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此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作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实施,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培育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迅速提升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整体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培育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南、北、钦、防四市形成各自的核心产业,实现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和产业互补。避免因城市之间相互竞争、重复建设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外包概念界定、分类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我国18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代表,可以划分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中西部四大区.基于空间异质性利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发展政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我国百年的奋斗目标,也是衡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执行绩效的重要指标。针对长三角城市的共同富裕问题,以复合系统模型为基础,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综合发展四个要素,建立长三角23个城市和各省市共同富裕协同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在2006-2020年,长三角区域整体富裕协同度在提升,各城市的富裕有序度也在提升,但共同协同度在下降,由此提出了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和共同富裕的建议:长三角城市群需合理规划和布局重点及新兴产业,加快技术和资本的集聚;突破地域思维,统一规划;构建产业、企业、人才、市场等各种资源在长三角内跨省跨市的有效流动、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其各种规模等级的城镇形成了一个体系庞大的城市群落.基于长三角产业竞争力,选取长三角支柱性产业——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产业结构具有向“三、二、一”合理布局演化的趋势.由索洛模型测度的产业技术进步情况表明长三角产业技术进步明显,但近几年有所放缓,这意味着长三角创新型城市群建设所基于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建议从制度创新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入手,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以为长三角创新型城市群建设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作为质性研究的方式之一,扎根理论通过对现象进行提炼,运用归纳的方法创建和完善理论.以扎根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针对“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所取得的专家深度访谈资料,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从33个范畴中确定了3个主范畴即物流产业环境竞争力、经营管理竞争力和竞争潜力,并由此构建出“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12.
首先,本文在阐述物流标准对物流产业竞争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标准视角的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及其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申请量、产业集中度、资产利润率和标准化财政拨款;其次,结合江苏省和浙江省2002.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单个指标视角和基于DEA模型的综合视角对两省的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对比,得出“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比江苏省的弱”的结论;最后,针对结论文章提出了提升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的科技竞争力与其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相比明显滞后.提升苏州市科技竞争力,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为科技实力和自主科技创新提供财力支撑;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科技总体实力;以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为载体,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吸引外资企业R&D中心进驻苏州.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探究我国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发展态势以及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对我国旅游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同样伴随着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间旅游产业的“竞合博弈”,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呈阶梯状攀升的演化态势。作者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得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化规律的几何表达式,并基于改进的钻石模型6项准则层构建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得出中国城市群各城市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中国十九个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全局时空演化分析;最后使用模拟验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进行拟合验证进而探究中国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路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基本结论: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在时间序列上呈阶梯式攀升态势,城市群中心城市不断与周边城市展开“竞合博弈”形成城市群旅游产业共同体从而促进城市群整体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这种上升状态并不是严格规律性的,有时会出现不显著提升甚至下降的情况。截至2018年,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中将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划分为五级,随着时间序列变动,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级别均有所提升;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攀升速度为4.38%,其中国家级城市群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攀升率最高,地区级城市群次之,区域级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攀升率最低;中国城市群中以胡焕庸线周围的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最强,东部地区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要稍优于西部城市,基本以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主的高竞争力城市向周围城市呈“阶梯式”下降。中国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函数曲线得到了实践验证,在城市群发展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可采用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爬升规律的函数模型分析预测中国城市群未来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在这个区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综合环境优良、需求旺盛、人才密集等优势,同时在政策、法律、国际竞争、外资竞争、劳务成本等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长三角地区城市群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与国际服务业接轨的环境;选择全新而合适的发展战略,有重点地选择好发展领域;区域统筹,大力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存在逆差逐年增大、竞争力偏弱、企业经营状况堪忧以及运输能力无法满足货物贸易发展的问题,服务运输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运输方式衔接微弱和运输企业发展瘦弱等是制约国际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转变中国国际运输业发展方式应该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改善落后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国际运输产业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发展动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全要素生产率(TFP)框架下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方法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2013-2017年汽车制造业静态与动态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偏低,未能挖掘已有生产要素的潜力,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规模效率;41个城市汽车制造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演变测度可知综合效率数值小于0.600的城市共17个,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非DEA有效城市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情形,调整投入产出要素比是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提升效率的主要路径。(2)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Malmquist效率指数测算表明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变化数值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6.00%和4.00%,其中2017年达9.50%和9.60%,但规模效率以2.40%的速度降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研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城际差异显著,技术效率变化的城际差距逐渐增大,TFP变化的城际差距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城市服务业竞争力测度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动态计算和比较,分析了各城市服务业的优、劣势及原因.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还处在集聚阶段,整体竞争力还不强,今后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逐步推进,节点城市将成为其崛起的有力支撑,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28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将节点城市分为4个等级,以经济带现有的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桥墩,以节点城市为桥梁,以产业为支撑,确定各个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产业定位,促进节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为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快速变动转型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性,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就能较好地提升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创新和转型经济发展时期,以人口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质为主要要素的人口结构变化会对城市综合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南京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南京经济社会适应性的变革,它们对未来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