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较为丰厚的粮食、秸秆等饲料资源为河南省发展牛羊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目前在生产经营体制上仍占主要地位的落后的家庭散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河南牛羊养殖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河南牛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河南省内的广大农民还普遍缺乏合作的必要能力和条件,需要政府做出适当的政策安排,启动"河南省农户合作养殖牛羊工程",通过外部力量介入推动农民合作发展牛羊养殖业,实现农户的普遍增收。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的体制性障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难题。从二元结构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农村财税体制、农业科研体制、农村金融体制五个方面 ,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作了深入的探讨 ,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 ,不合理的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只有深化农村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形成农民增收的体制环境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增收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减负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不少增收和减负的政策措施,但大多是治表之策,效果并不理想.实质上农民增收减负的治本之策在于农业制度创新,包括户籍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财税体制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等.其中,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是关键,其他制度创新是条件.只要制度创新能彻底到位,我国农民的增收和减负问题将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各地都将畜牧业作为大产业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畜牧业是否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民增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必要进行论证的命题。本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对发展畜牧业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上述命题未必成立,从而认为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确保农民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浏阳市增加农民收入主要特点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农业品牌;发展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乡镇企业。调查表明,家庭的人口状况、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及就业状况、子女读书状况、家庭地理环境对增收均有较大影响。农民实现增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市场信息、生产资金短缺。农民认为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步伐对于增加收入很关键。揭示目前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因素,挖掘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在动力源,从而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受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延安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涉油收入、退耕还林补贴收入以及转移支付收入的增收难度普遍加大。但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也给延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带来了政策机遇、培训机遇和创业机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延安农民持续增收拟采取以下对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大后续产业培育力度,降低石油工业一业独大带来的风险;加快城镇建设和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减农增收和进城增收两大效果;借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农业,变分散的小农业为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是真正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从而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溧水县傅家边农业科技园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的规模农业发展之路,在建设与发展中创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业和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农业,变分散的小农业为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是真正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从而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溧水县傅家边农业科技园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下的规模农业发展之路,在建设与发展中创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在血缘、地缘基础上形成的乡土关系,决定了中国民间的观念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现代乡土小说中丰富的民俗事象反映出中国农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节俭与铺张、均平与求富、保守心态与冒险精神、平和与残忍、孝与非孝等两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家帮助"使农民逐步走上互助合作化道路是马列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国家帮助"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援助等多种具体形式,我国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马列主义"国家帮助"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的迅速加快,国家无法给所有的合作社都提供足够的帮助,甚至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提供"国家帮助"时违背了自愿原则而成为变相惩罚,这也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所留下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中共统一战线策略在生产实践中的典型应用。通过动员与组织农民进行互助合作,在保障物质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农村各阶层的团结,进而有效地巩固了农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农民在革命中心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以及统一战线的加强。以太行边区壶关县为个案,分析不同时期各阶层对互助合作的解读与诠释,揭示农民在革命与变革中的心态趋向及其表露出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人们既盼富又仇富的矛盾心态,并从财富观的演变中澄清人们对财富的模糊认识,进而揭示财富一方面体现在人的智力和创造性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合作能力上的本质特征。指出只有在法制化的市场体系中才有可能使人的致富手段具有正当性,因为这会形成一个能力和创造力竞赛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增长。同时,法制化的市场体系的有效运作还必须得到优秀的文化道德资源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肯定了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对福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永春县为例分析了影响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相关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计算出影响永春芦柑生产科技进步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据此给出进一步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转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中国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手段 ,更是农民财富和社会身份的象征。由于对土地的过分依恋造成农民的平均主义和保守主义倾向。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变化引发了土地与农民关系及其心态的变化。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尔后实行的集体化道路和农民的恋土情结发生了严重冲突 ,改革开放使农民再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对于世纪末的农民而言 ,土地是必需的 ,但不是唯一的。土地情结由浓变淡是 2 0世纪农民观念的最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业时期,中国农村曾普遍存在农民的生产互助行为。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巨大进展,农户的农业服务需求迅猛增长,但农民合作社的生成比较困难,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合作也明显减少,“农民合作难”现象突出。作者以甘肃、青海、宁夏三省的实际调研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引起的农户农业服务需求的具体变化与农民合作基础的相应变化。研究显示:(1)农业生产多元化、农户经营规模分化、现金收入增长、农户的亲戚邻居情谊淡化等因素冲击了传统农业时期的农户非正式合作行为。(2)我国农户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解体,新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尚未建立,是现阶段农民“合作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条件下以行政力量推动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往往成为“空架子”合作社。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拓宽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空间。两岸农业如何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将对台湾地区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大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农科教结合模式探索,构建对台湾地区剩余的农业资金、人才、教育等资源的引入模式,以探索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的社会现实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它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产生许多新问题。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政治学习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全新的工作理念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健康财富观培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用系统论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整个教育过程.遵循大学生个体财富观形成的心理机制,采取有效的途径:首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敢于直面现实;其次、要多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财商;最后、要齐抓共教,形成合力,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台产业合作是闽台交流合作的核心,30多年来福建在对台制造业合作上形成了三大产业链,旅游业合作独具一格,金融产业合作先行先试,农业合作始终走在两岸前列。产业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不断拓宽,合作载体不断丰富,并在合作机制上努力探索。未来应根据两岸关系发展趋势,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点合作领域,通过构建良好合作环境、建立产业联盟、加快海西区域资源整合以及鼓励企业入岛投资等策略性措施,推动福建对台产业合作的全面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