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文章考察了晋方言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的读音类型和层次,指出并州片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无论平仄读不送气音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读音层次,读不送气音是并州片的固有层次.并州片内部在反映该读音时,其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读音有较大差异.并州片既受南部汾河片方言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仄声读送气音的影响,同时,其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读不送气音和仄声读送气音又对北部、西部方言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巨峰方言处于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两个官话次方言的交界地带,相对复杂。文章描写巨峰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分析六项语音特点,即中古端组、见组、日母字的读音,曾梗摄开口一二等入声字的读音,入声调的读音和两字组连读变调。端组和见组声母都有塞音型和塞擦音型两种读音类型,具体音值不同;日母有声母、声母、l声母和零声母四种读音;曾梗摄开口一二等入声字韵母多读作ei;从入声调读音上看,巨峰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两字组的变调都发生在前字,前字为平调时最容易变调。  相似文献   

3.
从音韵发展的历史看,今读为h声母的字主要来源于中古声母的见晓组的洪音。本文分析了佛山(市区)话h声母的来源,认为佛山(市区)话中溪母、晓母和匣母的变化与广州话及广府片的其他粤方言点的语音发展相一致,符合历史音变的规律。透母、定母的演变却与四邑方言的变化一样,都是送气的塞音与浊音清化了的塞音丢失了塞音成分,成为了今读的擦音h。这一现象,反映了佛山话处在广府片与四邑片的过渡地带,同时受到广州话和四邑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湖南湘乡非组今读声母均为舌根音,部分乡镇方言中奉母读为舌根塞音;奉母的舌根塞音源于三等重唇音的分化以及匣母的影响;奉母的舌根塞音在未来演变中会擦化为舌根擦音,进而受普通话影响发生唇化。  相似文献   

5.
江西赣方言中古来母在今细音韵母前读舌尖塞音是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种语音现象,这种语音现象是以今韵母读细音为条件的特殊音变,不是赣方言的底层,也不是上古复辅音的遗留。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普通话中,中古次清透纽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和古拟音相同;全浊定纽平声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仄声则读成不送气的清塞辅音[t]。在临川方言的文言读音中,定纽则不管平仄,一律和透纽一样,读成送气的清塞辅音[t′],但是,在临川方言的白话读音中,却有一部分透定二纽字读成了喉擦音[h]。  相似文献   

7.
古泥来母字在各方言中的读音情况各不相同,给各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古泥来母的读音也是今天划分各大方言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分类分析古泥来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混读情况。  相似文献   

8.
从中古音和上古音分析崇阳方言声系,并对语音现象成因探讨,全面总结其读音规律,可得出一些重要结论:部分晓匣母字读f是介音清化的结果,部分书禅母字读f是声介合音的结果,泥疑影三母的舌面音值η.是腭化的产物,日以二母的舌面音值η.不是腭化的结果,见母的腭化与否与介音ν的位置密切相关等等.  相似文献   

9.
日母归泥再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是章太炎先生的一个著名论断。古无娘母的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古无日母的观点,则尚未得到学术界普遍的一致的承认。李方桂、严学窘诸位先生是赞成日母归泥说的,王力先生则认为:“日母和泥母,读音只是相近,而不是相同。”日母和泥母,到底是读音相同,还是读音相近呢?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笔者是赞成日母归泥说的。日母和泥母,日语汉字吴音一律读为(n),这是大家熟知的,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谐声、通假、方言、汉藏语系语音诸方面作了一些考察。今把考察结果公诸同好,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中古声母中的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读为相应的清音声母。其规律是,原全浊塞音与塞擦音平声字归同部位的次清音、仄声字归同部位的全清音、擦音多清化为同类清音。这一规律在浊音发生清化的方言中大都适用,但在湘方言三堂街话中,中古全浊声母多读为零声母。这与浊音清化的规律不符,也与湘方言其他地方读音相异。这是声母受主元音或介音的影响,或同化或异化的结果。这一特殊音读现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探讨中古喻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常州话里中古匣母的今读音类型主要有四种。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州方言中零星存在的读[犂]的匣母字,应是上古音的保留;匣母读[]为中古音的南方变体;今读[w]、[j]、[]的现象,应是受后面韵母中的韵头(或韵腹)或主要元音的影响,属于同化现象;今读为[h]是浊音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中文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全国吴语研究学术会议,于九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三十日召开.参加会议的吴语研究者共有六十多人.会议收到论文近五十篇.内容涉及上海、浙江、苏南、皖南三十一个市、县的方言,包括各地方言的记录、连读变调和变音、儿尾形式和小称变调、文白异读、历史音变、读音实验、方言历史、方言底层、类型比较、方言间的互相渗透交融,以及其他一些比较特殊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现象.代表们还围绕着"吴语和非吴语的异同,以及吴语内部的差异"这一专题进行了讨论.关于吴语和非吴语的区别,争论主要集中在:第一,清浊塞音的对  相似文献   

13.
本着据义定字,据音定词的原则,可以考释出能够代表陕北方言语词的若干本字。由于时、地的不同,这些本字的读音与陕北方言语词的实际读音并不都是完全一致。只要语义一致,语音符合音变规律的,即可定为本字。  相似文献   

14.
《广韵》日母字发展至今北京音系有着很多不同的读音变化,东北地区有着和其他方言不同的变化:止摄开口字读为零声母,止摄开口以外的日母字丢失[]声母,并有[i]介音,亦读为零声母。这很可能与明末清初以来山东闯关东的数千万移民有关。移民带来了他们的方言,使东北方言形成了一些与山东方言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方言中有些语音特殊的方言词,一般被视为有音无字现象或例外现象.实际上,这些词的特殊读音都是残存的白读.其所反映的音类分合关系乃至其音值,与相邻的黄冈方言中系统性的白读完全对应,考虑到其他特殊语音现象在两地方言中的一致,本文认为100年前的武汉方言与黄冈方言的语音面貌可能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16.
吴语内部方言复杂,各种语音现象丰富多采,国际音标表中所列绝大多数音都可在吴语里找到活的标本,是语音学研究极可贵的材料。本文记述的鼻腔塞、擦音是一组比较特殊的语音,过去从未有人将它们作为音位予以重视,在国际音标表里,当然也没有它们的地位。它们是鼻腔不送气清塞音,暂拟符号丂;鼻腔送气清塞音,暂拟符号丂‘;  相似文献   

17.
《广韵》日母字发展至今北京音系有着很多不同的读音变化,东北地区有着和其他方言不同的变化:止摄开口字读为零声母,止摄开口以外的日母字丢失[zt]声母,并有[i]介音,亦读为零声母。这很可能与明末清初以来山东“闯关东”的数千万移民有关。移民带来了他们的方言,使东北方言形成了一些与山东方言相似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读法不同的字音,本文称之为歧异读音.本文分析和解释了四川方言中具有浓重方音色彩的汉字声母的歧异读音,以此来探测四川方言声母系统中保存的一些古音成分和四川方言声母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9.
重庆开县厚坝乡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该语音系统包括19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古全浊声母今全部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知庄章组及精组洪音今读舌尖前音[ts tsh s ];古泥来母不分;古晓组合口一二等与非组声母混合;入声塞音韵尾消失;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声归阳平。重庆开县的移民到邵东几年后,其方言的语音变化主要有:送气声母在阳平中气流减弱,韵母[yi]的韵尾逐渐变弱,与韵母[y]有合并趋势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写了吴语处州方言非组字声母的读音特点,并从地理语言学角度,对处州方言非组声母读音的历史层次进行分析。处州方言非组声母的今读状态,是其自身演变和受外来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