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比例、大股东"掏空"策略与全流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股票价值的现金股利模型和Ohlson模型出发,得出非流通股价值基本上由现金股利或非法侵占所决定的结论.非流通股股东实现其股权价值最大化的途径有两个派发现金股利和侵占公司资源.单方和多方博弈的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越高,侵占公司资源的可能性越低;在大股东数量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大股东可能会合谋侵占公司资源,导致上市公司资源被侵占的程度增大;随着大股东数量的增多,上市公司资源被侵占的可能性和程度都会降低;在股权极其分散(全流通)的条件下,大股东仍有极大的动机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经验结果支持以上的推论.  相似文献   

2.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种类型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总股份的比例及所持股份的流通与非流通性、股份的集中与分散等。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一般作如下界定:(1)股权的流通性结构。按股权能否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交易,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上市公司股权的流通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股改后的解禁股份出售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过程中的内幕交易与大股东侵害问题。研究发现,大股东在解禁股份交易中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表现为通过出售股份赚取了超常收益、也及时规避了损失;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有助增强其择时能力,但由于信息优势在主动型内幕交易和被动型内幕交易中的不对称作用,只有控制力较强的股东才更有可能及时规避损失;股东关系有助于弥补控制力的不足,在与公司控股股东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控制力较弱股东也能在股份交易中及时规避损失。研究从股东控制力和股东关系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大股东侵害的可能途径;研究发现为思考全流通背景下的大股东侵害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也为加强对解禁股份的交易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治理及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荣  曾勇  邓建平 《管理学报》2007,4(3):363-372,378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股东的出现可以解决股东分散带来的搭便车问题,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大股东的出现又带来了另一个代理问题: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从股权集中的现状、大股东出现的原因、大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大股东治理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领域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以股抵债”是将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以“侵占”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对“以股抵债”政策学者的评价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以股抵债”,可以缩小总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保护中小股  相似文献   

6.
正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构成上市公司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有以下资本结构构成:1.股权结构。一个股份公司是由不同的股东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组合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股权结构就是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结构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它有质的规定性,即考察持股主体(股东)的类型及其构成与持股比例;另一方面它有量的规定性,即考察公司股份分布的集中或分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是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证监部门要求其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并强调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定比例。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美国和香港为例论述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格局和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中国应从独立于大股东、独立于可交易股份中的相对大股东、独立于经营者和独立于不正当的行政干扰四个角度来界定独立董理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股权质押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份或股票作为股东向公司出资的凭证 ,表彰股东拥有《公司法》所赋予的相应权利 ,表示股东向公司支付出资所取得的对价之权利 ,具有财产价值和可让与性 ,因此 ,具有担保物权之一般特性 ,可以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物 ,对债权进行担保。我国《担保法》第 75条第 2款规定 ,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物。其中 ,股份是指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中所占的份额 ,公司向股东发行出资证明书以表彰股东拥有公司的股权和股权比例 ,出资比例的多寡决定股权范围的大小 ,依法可以转让。股票是指股东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出资份额 ,股…  相似文献   

9.
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股权是相当集中的,现实中控股股东有时无助于监督管理者,而且还会掠夺小股东,使公司治理趋于恶化.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对上市公司造成危害,也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认为,在我国市场上能对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投资者保护的力量主要有其他股东力量、机构投资者、独立董事和外部审计师等.  相似文献   

10.
严也舟 《管理评论》2012,(4):28-35,44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对控股股东与管理者合谋侵占公司利益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其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正相关,而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控股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负相关;集团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程度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股东;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与控股大股东的资金占用正相关;地区法治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这两个外部治理环境因素也对控股股东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越少。  相似文献   

11.
罗澜月 《经营管理者》2009,(22):126-126
所谓一人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公司。作为一种新的公司类型,一人公司具有与其他类型公司不同的特征。尤其是一人公司的出现,公司社团性的理念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一人公司只有单数股东,明显不符合多数人团体的要求。关于一人公司的性质国内外也存在多种学说。笔者认为,社团性并非公司的本质属性,公司的本质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实体。因此,一人公司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5-2008年间我国75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现金流组合方法对上市公司所处生命周期进行界定,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最终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而现金流权也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这与西方学者结论不同,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多数为非流通股,导致了高现金流权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两权分离程度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越大会造成公司价值的降低,而在衰退期则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公司,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公司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衰退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投票权制度改进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的意志完全主导了股东大会,而小股东意志对公司决策变得毫无意义,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大股东通过掠夺小股东利益的方式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那么投票权如何配置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呢?本文以200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赋予外部股东超额投票权的分类表决制为研究背景,发现分类表决制可以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尤其是基金持股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分类表决制可以解决财务学中的"再融资之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现有股权结构下如何更为合理地配置股东权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海洋博弈模型,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合谋及制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股东合谋行为是大股东竞争性内在选择的均衡结果,受到参与合谋的股东数量以及股东性质的影响,投票权越小,包含股东数越少的股东联盟越具有稳定性,部分大股东的合谋行为将会降低其他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但对小股东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同时,大股东的投票权差异越小,小股东的博弈收益越高,说明股权制衡有益于小股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双重代理成本决定了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与股权性质及公司财务特征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减持倾向与力度低于非控股股东,国有控股大股东的减持倾向与力度低于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公司表现出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管理水平较好但每股收益低下、公司规模较小等财务特征.而且,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动因并不相同,资产负债率高和货币资金持有量低是导致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的主要因素,盈利能力差是导致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的主要因素.负债率较高和每股收益低下对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有显著影响,营业利润率低下和规模较小对非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有显著影响.大股东通常在公司价值被高估时减持获利,减持行为存在显著的时间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会计研究法、“分类加权的FA-DEA”法、事件研究法以及Tobit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整体上市前后样本公司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理论模型解释实证发现. 多方面证据表明: 尽管短期内整体上市大幅度提高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并实现 了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但未能带来中长期收益和效率的提高,公司股票也并未给长期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大股东的国有属性对公司效率具有负面影响. 理论模型的分析表明,整体上市这类表面上的大股东“支撑行为”实际上可能侵占了小股东利益. 这意味着整体上市成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新途径,有必要完善相关政策,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以《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85]号文件)的实施为契机,考察股利税税率降低后公司自然人第一大股东是否利用分红“掏空”公司.研究发现:股利税税率降低后,自然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现金分红提升的可能性越大;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自然人第一大股东干预分红的行为并不损害公司价值.还发现,股利税税率降低后,自然人第一大股东获得分红有助于降低公司“资金占用”水平,并且股利税税率降低对自然人第一大股东分红动机的激励作用仅在公司治理较好时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控制、恶性融资与配股盈余操纵是各界高度关注且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上市公司在配股时既可能正向操纵盈余,也可能负向操纵盈余。本文以配股政策3年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中最后1年为1999年的196家成功实施配股的A股上市公司199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就此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越强,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控股股份为国家股时,盈余操纵程度较小;预期从中小股东处筹集的资金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资金储备压力越大,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9.
李晓燕 《经营管理者》2014,(28):108-109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2012年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两职合一、资产负债率与会计信息透明度负相关,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无限售条件股份、监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无显著关系。提出改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