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当代文学女性形象总置于"被看"的位置。由于社会、时代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中的女性也渐次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主角,女性形象被女作家观察、思考、打造成"看者"强健的姿态。在放逐男性之后,她们成为体验者,体验生活,体验自己。  相似文献   

2.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确立以后,解放区作家开始按照主流文学规范进行创作,出现了一系列大众化的文学作品.但文学毕竟不是政治,在一些艺术成就较高的文本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形象、审美对主流政治的疏离和消解,在一些积极实践文艺大众化的作家身上,我们发现了他们在自我言说与被主流政治言说的边缘游移、徘徊的写作状态.发掘研究这种写作状态中存在的政治主流话语与知识分子话语、民间伦理话语之间的摩擦、冲突,以及政治主流话语对非政治主流话语渗透的现象,有利于深化解放区文学的研究,也有利于还原解放区文学复杂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从学术规范的维度来看,学术论文的被引是考核其学术价值高下的重要方面。中国文学研究论文与其他学科的最高被引数差距甚大,且整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被引总体上偏弱,这背后有着社会转型导致文学的边缘化、文学研究自身存在非科学性问题、有些学者为减少重合率而有意"改写"或规避引文等诸多原因。如何促使中国文学研究论文的被引能够循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首先,文学研究要纳入到科学的轨道、科学的方法和链条上来;其次,文学研究的创新性有待加强和提高;再者,文学研究者要有献身学术、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冯尼格特被认为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黑色幽默文学主要以存在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凸显现实世界的黑暗和罪恶,其人物以无可奈何的心情把这些现象加以放大、扭曲,使之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文章将以冯尼格特于1969年发表的作品《第五号屠场》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地分析小说是如何将黑色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的。  相似文献   

5.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刘加媚六十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中、青年个说家,创造了一种被称为“黑色幽默”的文学流派。它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曾经风靡一时,是六十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七十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  相似文献   

6.
黑色幽默派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主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黑色幽默、表现改革开放后城乡文化冲突的黑色幽默,具有写实基础和风格的黑色幽默3个方面讨论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对当代中国小说价值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是一种复杂的视觉行为和视觉文化。从观看的行为来说,女性形象看与被看的模式呈现为女性形象被男性观看,被女性观看,甚至是女性的自赏。无论广告中女性形象是在场还是缺席,是真实地存在还是由男性的虚拟而存在,女性形象出现的目的就是被看。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物特征和社会特性方面的不同,观看的行为方式和观看的文化意味有着显著的区别。男性通过窥视行为,放大女性的性征,并过滤掉女性美的其他成分,将女性视为满足自己潜在欲望的性符号,女性被男性性化。女性通过审视行为,激发起因缺失而引起的焦虑,将广告女性幻化成生活的指导者和楷模,将女性美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黑色幽默”与传统幽默、传统文学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对比 ,分析了“黑色幽默”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9.
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鲜明的特点、泼辣的语言和淋漓尽致的嘲讽堪称是"黑色幽默"的经典性作品。在海勒的这部作品中,世界的荒诞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矛盾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分析来展现黑色幽默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50年代、60年代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意识的断裂,也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模糊和道德标准的破产,并作为美国文化史的"分水岭",带来了黑色幽默文学这一特定文化语境中文学突变式迁移的结果。它既为黑色幽默文学烙下了强烈的时代性胎记,也赋予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应有的史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被自杀、被就业”等的语言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被自杀"、"被就业"之后,一大批新兴的"被"组合相继出现。文章首先对"被"组合本身进行描写,然后与传统"被(NP)VP"结构进行对比,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被"组合及句法进行考察,并对新兴"被"字句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最后讨论了"被"组合中"被"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被字句在金文就已经出现了,近代汉语被动句主要指的是被字句.所谓被字句指的是那些意义上表被动而形式上有"被"标记的一类句子.被字句的"被"来源于"蒙受"、"遭受"意,被字句大约萌芽于战国未期,带关系语的被字句在汉末开始出现,到唐代越来越多,成为被字句的主流了,宋代以后被字句丰富多采并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13.
被遗忘权是网络时代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由自然人享有的一项新颖的权利。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人有权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其信息并停止传播的权利。被遗忘权是隐私权的延伸,属于隐私权的范畴。为了保障和有效实施被遗忘权,需要明确被遗忘权的范围和边界,并协调好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基本经济自由等权利的关系。被遗忘权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虽然作了粗略规定,但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在借鉴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被遗忘权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被遗忘权是网络时代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由自然人享有的一项新颖的权利。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然人有权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其信息并停止传播的权利。被遗忘权是隐私权的延伸,属于隐私权的范畴。为了保障和有效实施被遗忘权,需要明确被遗忘权的范围和边界,并协调好被遗忘权与言论自由、基本经济自由等权利的关系。被遗忘权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虽然作了粗略规定,但为了适应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在借鉴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被遗忘权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把社会流行语“被自杀”、“被就业”等“被字句”抽象为“A被VP”句式,并基于语言顺应论对其进行研究。此类句武强调受事A受到影响的过程或状态,或是VP所述事件与A的期望不符,常含有意外或不满等语义色彩。“A被VP”句式具有语用标记性,是一种政治委婉语,其生成和理解是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影响、相互顺应的结果。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此种句式有规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等新媒介的读者群体不断壮大,旧体诗人开始顾及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一方面利用新媒介发表作品及连载诗话,另一方面积极回应读者,与读者互动,可以说,新媒介促进了旧体文学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旧体诗人在言谈举止等方面显露出群体性的仪式化倾向,他们通过新媒介竭力展示自身,摹画其在公众视野中风流蕴藉、高蹈独立的形象,以期获得世人关注,进而达成对其文化立场、审美趣味与精神诉求的理解与体认。这样的结果说明中国现代旧体诗人在经历了新旧文化、新旧文学的碰撞之后,最终在报纸杂志上找寻到了获得和维系受众的文学舞台。  相似文献   

17.
毁灭与被毁灭--论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了传统文学的倾向性、人物中心论和叙事模式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大厦,在创作中展现出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写作观。而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传统的同时被毁灭了,这种文学自灭的发展方式,给未来的小说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语境下的黑色幽默,打破传统悲喜剧分离的表现形式,创立了一种悲喜交织的新情感表现方式,善于塑造滑稽无奈的小人物形象,及搭配上故事情节的运用,使得黑色幽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无论在思想基础上,或是情感的形态上,都是崭新的美学创造。黑色幽默在动画片《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中占主导因素,是动画片成功的最大亮点。本文拟从剧本因素、角色人物的性格、视听的表现手法三方面分析黑色幽默的构成形式,推论出黑色幽默在片中的重要性,并期望国产动画片的剧本创作者对于黑色幽默的运用达到认同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霍妮的社会文化学派学说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被用于临床以外的人文科学研究,尤其是对文学人物的分析。通过应用其“成熟理论”,对三部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成长小说的解读,可勾勒出两种类型的被收养人的内心冲突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黑色幽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西方文学流派,对现当代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黑色幽默”的作家重视描写人物生存世界的荒谬和环境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地嘲讽态度反映环境和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夸张地加以放大、扭曲、畸变,让它们看起来更加荒诞、滑稽、可笑,同时又让人感到压抑和苦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创造了一个名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困境,运用了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和零感情的写作态度,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充分展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