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就钟来茵先生在<〈锦瑟〉非音乐诗而是〈玉溪生诗集序〉>一文中列举的六条证据,一一提出质疑,认定<锦瑟>为"玉溪生诗集序"说没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艺术论新编>是一本从艺术视角研究教学的专著.全书以别开生面的体例、务实创新的内容、诗化简练的语言把读者引入了教学艺术的殿堂.这是一本从内容到形式都新意迭出的好书.  相似文献   

3.
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红楼梦>英译本ADream of Red Mansions有多种印本,其中有一种节选本.出版节选本的原意是良好的为中外读者提供汉英对照的本子以供学习和欣赏.但是,我们发现节选本有严重的错误,很可能误导读者.其错误一是汉语原文是草率地附加到杨译本上去的;二是"文库本"本子与"节选本"本子之间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4.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1879—1955)与艾略特(T·S·Eliot)、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摩尔(Marianne Moore)及卡明斯(E·E·Cummings)齐名,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诗人。他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8—21岁同时就读于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出任康乃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开始他的写作生涯。他辛勤劳作,笔耕不止,诗作颇丰,一生出版了九本诗集。1931年他的第一本诗集Harmonium与读者见面,随之Ideas of Order(1935),Owl's Clover(1936),The Man with the Blue Guitar(1937),Parts of a World(1942;1951),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1942),Transport to Summer(1947),The Auroras of Autumn(1950)相继问世。辞世前一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个诗集Collected Poems。  相似文献   

5.
卢仝是中唐韩孟诗派之重要代表,在唐代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有关其诗集的诸多版本,前人语焉不详.比勘存世的明清10余种版本,并对卢仝诗集在宋元及明清时期之刊刻流传情况作一考究,可知:卢仝集在北宋时已有一卷本和二卷本流传,后韩盈以集外诗一卷编于二卷本后,是为三卷本.自此卢仝诗集绵延不绝.一卷本今已无传;二卷本在明代正德年间仍有刊刻流传;三卷本流传最广.至清康熙间有孙之(騄)注本,收卢仝诗最多,且分为五卷,从而使此本成为整个卢仝诗集版本系统中最为完备之本.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虽有开辟鸿蒙之功,但也留下了明显的遗传胎记,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过渡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集中大部分作品的政治和伦理性质,二是新旧兼收的编排体例。这种带有浓厚旧体诗特征的新诗构建,既是诗体演变的艺术规律,也给白话新诗留下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诗体,曲、词一体,诗、歌一体,属于音乐范畴;"衍生态"诗体,则是文学的一体.内容本位、技艺本位界说诗体,是本体论,还有以作者本位、读者本位、本原本位、功能本位界说诗体的.诗体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形而上者是诗之道,是本质、精神和灵魂,形而下者是诗之艺,属于技术层面.诗的定义,为是非真假判断,诗的本质界说,是高下优劣的价值判断,实为不同的概念.诗不仅是纯粹的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多元的诗体观,各有合理性和局限性,应宽容看待,切忌以"专制"思维,只取一体.当下以"纯文学"观念理解古代诗体,"遮蔽"了诗歌史许多真相,必须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旧体诗的体式在当代仍是一个有生命活力的诗体,尤其是其中的格律诗体,多被人用来即事抒情,作者队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就三本诗集,从情感的文化生发、经历的情感陶冶、人生的情感寄托几个方面,各有侧重地加以评论,总结了旧体诗创作中的审美情感升华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lt;锦瑟&gt;以含意隐晦、意境朦胧而著称,是中国诗歌史上争议最大的诗作之一.诗中情态、象态、意态及曲折有致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它产生了无限的多义性,这种多义性又隐约在独特的情感和意象之中,本文试从意象、用典、文本的不确定性以及&lt;锦瑟&gt;在李商隐诗集中的地位几方面进行浅析.不刻意求新求深,只求理出思路、解释通达.读者可以在解读的过程中对其作多义性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10.
现代媒介除了具有舆论作用外,它还具有经济属性、商品属性、市场属性.报纸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平面媒介.报纸的商品属性要求其生产环节(办报)、交换环节(发行和广告)必须实现面向顾客的市场定位.<华商报>以全新的理念在报业市场竞争中成为当地"赢家通吃"的庄主.<华商报>的成功案例被称为<华商报>模式.<华商报>模式在经济学、传播学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读者本位和全方位经营是<华商报>模式的基本内涵.<华商报>模式对我国正在形成的报业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浙江诗人李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部诗集,近期出版的《随笔诗》是一部诗歌自选集,可以看到中年李浔的诗歌中所有的抑郁、感伤以及摆脱现实束缚的渴望。他的诗歌有着一贯的温婉细腻,有的幽默风趣。新疆体验,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亮色。然而,他担心的是,回到故乡该怎样去生活,他所热爱的诗歌是否在三十年之后还有读者。  相似文献   

12.
陈衍晚年编选《宋诗精华录》,鼓吹、宣传宋诗,表达其宗宋而不抑唐的诗学观,为同光体诗人乃至清初以来的宋诗派作了理论总结,也为后来读者阅读宋诗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范本。该书的评语与圈点,体现了较为丰富而积极的诗学思想:第一,注重避熟避俗,主张生新求变。第二,推崇吐属大方,感情真挚,不搬弄技巧的诗。第三,提倡论诗亦如乐,须音律协畅,方是好诗。但编者却相对忽略了诸如理、禅及以文为诗这些原本属于宋诗特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诗文荐读是图书馆阅读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围绕教育子女立志济民报效国家、爱惜光阴勤奋读书、修身养德正直做人等重大主题,论述了历代名人教子诗著述情况及其对今天的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指出图书馆应重视这类诗作的荐读工作,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阿来的诗歌创作,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和读者的重视。但诗歌却是阿来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开端。本文主要以他的诗集《梭磨河》为蓝本,探讨阿来诗歌创作的母题。阿来在诗歌中书写了藏地生活和文化,抒发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热爱,继而藏地书写成为阿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    相似文献   

15.
伯恩斯坦作为语言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美国语言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诗之结构看似凌乱,语言表达也很支离破碎,这便使得他的诗歌难度很大,让不少读者拿起他的诗不知所云;有的读者因此甚至认为他的诗歌是语言垃圾。然而,若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维视角对伯恩斯坦的语言诗进行探讨,用形而上学的基本方法去展示其诗歌的意义世界,则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不同的译文风格在不同层次的当代读者群中的走势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结果发现如果读者是普通大众,他们偏向于宽式风格译文;如果读者是文化层次较高者,特别是有一定诗歌常识的读者,他们就会偏向于严式风格的译文。  相似文献   

17.
马开尧是云南当代诗坛上一位较有特色的回族乡土诗人。他的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哲理思想和特有的艺术风格而独具魅力,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而赢得了省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有些作品被翻译到国外,对国外读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体学十分关注文学语言的变异。美国诗人卡明斯一向以对语言文字进行大胆革新而闻名,他的诗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诗人的卡明斯,在诗歌创作中,刻意追求一种绘画的效果,因此,读者在读他的一些诗时,可以从文体学的角度,以欣赏绘画的眼光去理解它们。  相似文献   

19.
九叶派诗歌陌生化的多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语言加工、变形、扭曲的艺术手法。九叶诗派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段,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扩大了读者认知诗歌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觉。文章从诗歌的话语、形象和意蕴三个维度研究九叶派诗歌内含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20.
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歌翻译成为翻译艺术的巅峰,诗歌翻译要求译者要独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作,从而对不同的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