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存在着许多本质性的相同或相通,但他们在思想的起点、终点、道 路、形式等方面,也还客观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足以构成阻碍二者对话的隔障,反而可能为我们 的“生产性对话”提供了新鲜的话题,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莉 《东方论坛》2005,(2):68-71,76
海德格尔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诗人哲学家之一,他与古代中国另一位诗人哲学家庄子虽然时隔两千多年,地距两万多里,但其在反主客二分认识论基础上建立的本体论艺术观,却与后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将从真理--"存在"与"道"、艺术--"无蔽"与"素朴"、自由--"诗意地安居"与"逍遥游"等三个方面对二者的艺术观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在二者之间同中寻异、异中求同,实现中西文论的某种对话.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论有了交流和融合的机会,文章试图通过探讨庄子的“道”与海德格尔“存在”的内涵寻找他们的共通之处,以揭示中西文论交融的美好前景,更重要的是在找出他们共通处的时候,力求更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他们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与庄子生态思想之间有着相似性:“物无贵贱”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者都尊重自然,具有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世界之夜”与“绝圣弃知”,两者都批判技术知识;“逍遥游”与“诗意栖居”,两者都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不过,一个主张“清静无为”,一个强调“艺术拯救”,两者实现理想的具体方法有所不同。他们在不同时代所倡导的人与世界合一的生态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和中国古典诗学在语言本体论上存在着某些精神相似性,因而可以起到互释的作用。对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核心范畴“道说”以及“诗思之辩”的解读有助于反观我国古典诗学的潜在思想体系,为当代因受西方话语影响而处于“失语”状态之下的中国古典诗学的重建起到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视阈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神遇与海德格尔素朴的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素朴的观看是先天的寻视,这样的寻视仅仅对相遇照面的东西有所领会、有所解释。庄子庖丁解牛的神遇也是一种有别于感性认识的视而不见的视。本文试图在海德格尔与庄子的视之间寻找诠释学的境域。  相似文献   

7.
王凯 《东方论坛》2014,(3):9-15
澄明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词语。在心物一体的神秘境界里,获得显现的世间一切是被世界化、澄明了的事物,而不是没有灵性的生硬之物。世间万物是在心物一体之境域中舒展着,在这一境域中天与人、心与物聚集为统一的空间,海德格尔将这境域称之为澄明。庄子的性命之情与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有着共通之处。庄子之性命之情,指的是人素朴真纯的自然本性和原初天性,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融通会合的诗意情境。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对诗和艺术作品的思考渗透着他对于存在问题的真知灼见,他从分析作品之物性开始,进入到物与作品的中介亦即器具的分析中.然后追问那使器具之器具性敞开的东西.最后,他认为作品之创作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创建大地.这样,世界为显为明,大地为隐为暗,两者共同构成为作品之存在.  相似文献   

9.
庄子和海德格尔都旨在人与物相交相融的终极境域中,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向自由之境”的道路,但他们思考自由的具体切入点和路径有所不同:从自由的方式看,庄子认为人可以获得无限自由,海德格尔则认为人只能获得有限的自由;从自由的归所看,庄子的自由是泯物我、“物我齐一”的自由与自然的合谐,海德格尔的自由则是聚集“天、地、人、神”四者的共在自由世界。  相似文献   

10.
集中描述海德格尔诗学思想是文章的基本内容 ,它试图给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一个比较清晰的表述 ,以便人们对海德格尔的晦涩理论以某种稍微明澈的理解 ;文章坚持海德格尔诗学的基本意义在于对传统美学价值的颠覆、对文本直接经验的绝对意义和对文艺之谜的谜性的强调。  相似文献   

11.
神人、真人、至人、圣人是庄子哲学中精神自由的代表,具有自由自在、自至而成、自然而然、自性逍遥的特征。“神人”观念在被道教用来深化方士的神仙思想、构建游仙思想时,演变成为一种信仰。由于道教理论基础的先天性不足和宗教实践方式的可验证性,游仙思想最终走向了破产。但“神人”观念却由此从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两个层面对魏晋时期的精神生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之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海德格尔《物》一文的文本读解与意图阐释,呈现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彻底的质朴追求,这一追求体现在海德格尔对其早期"形式指引"方法的放弃,以"在思中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论题"取而代之。在这一质朴的追求中包含着"去思的途径"和"所思的事情"两方面,其意义呈现于海德格尔思想乃是"技术时代的存在哲学"。  相似文献   

13.
"物"在里尔克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物"是人的存在之所,是人的生命家园,人和"物"之间有一种原始的本原关系.但随着对象性思维的发展,人与"物"的天然关系被破坏了,人和"物"无家可归.因此,他们提出要看护"物",维护"物"的圆满自足,让"物"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但在世俗的功利活动中,"物"的物性消失不见了,只有在艺术作品中,"物"才能得到看护,才能成为"纯粹之物",秉有它的全部光辉与尊严,拥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风在农耕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占代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先秦的民歌又被称作风。风又因其无形无象而游荡于天地之间,使得《庄子》以风喻道。而老庄的思想对海德格尔后期诗学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从风去理解海德格尔诗学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在道家和海德格尔那里,语言是世界真理原初之音的发生之处,一切语言表达都源自心物之间往返交流原初的节奏和旋律。人们能够在语言中,如同在出神入化的工作中去体悟道,经验存在。  相似文献   

17.
纳粹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和承继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具有独特眼光的解构大师德里达从精神入手,沿着海德格尔与西方传统精神之间的断裂和欲说还休的牵连,深入海氏思想深处找到火焰和灰烬的纳粹隐喻,用海氏的哲学文本反抗纳粹主义。德里达发现海德格尔的经过沉默和引号净化后的精神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既包含了善的因素又包含了恶的因素,火焰燃烧过后带来灰烬,一如纳粹引燃的战火和集中营里的大屠杀。然而,德里达对海氏与纳粹的关系采取的这种既谴责又宽容的态度,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警惕。  相似文献   

18.
庄子对"望之畅然"的旧国旧都、对风起北方的描绘,海德格尔对阿尔卑斯山、博登湖、东北风等自然物的依恋,阐发的是心与物融契为一体的神圣与澄明之境,都深蕴着他们对人与世界原初关联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里尔克的现代派诗学对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思潮有着重大影响。里尔克的诗学直接促成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发生诗性思维的转向,同时它也间接地影响了萨特的文学创作和前期存在主义思想。不过,海德格尔与萨特在接受里尔克诗学的方式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诗学认为"存在之澄明"即作为无蔽的真理需从艺术或诗中产生,而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在世界中现身并赋予周围事物以意义,是一个真正的作品之作品存在的基本特征.一座希腊神庙开启着世界,但使神庙周围的岩石、风暴、海潮、草木都现身于这世界中,同时把这世界重又置回到大地之中;但一幅中国山水画却与周围事物相隔离,其所推出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一个充满无穷遐想的漫游者之旅的世界,其原因在于东西方艺术写实与写意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