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3.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6.
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 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  相似文献   

7.
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 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三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含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  相似文献   

8.
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 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  相似文献   

9.
正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有机械工程、  相似文献   

10.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广东工业大学座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2.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 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75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  相似文献   

13.
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 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75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  相似文献   

14.
研究学科专业建设,首先要研究学校的定位:研究国家高等教育宏以发展战略;研究学校的办学层次;研究学校的类型;研究学校的服务面向。根据学校的定位,确定学科专业建设目标: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稳定巩固特色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坚持在同类学科中比较竞争优势,在专业方向上适应社会需求。对优势学科在政策机制上重点扶持,相应扩大规模并加大领军人物的培养、引进力度。逐步形成重点学科优势明显、特色学科稳步向前、应用学科健康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人文社会学科是复旦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文科"国家重点学科"不仅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引领和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水平,以及促进文科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发挥着  相似文献   

16.
关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的名牌大学都无不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作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 ,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应该是 :“稳定基础 ,强化应用 ;推动交叉 ,扶持新兴 /边缘学科 ;优化结构 ;提高水平 ,突出特色。”根据学术梯队的五个层次 ,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按不同类型的学科确立建设目标 :1.重点建设数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 ;2 .通过学科整合 ,力争使 10余个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3.培育一批具有烟大特色的一流学科 ;4.通过交叉、综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并使其成为新的学科 ;5 .通过拓展和延伸的办法 ,不断扩大和提高已有学科的内涵 ;6 .建设几个学科群。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上上下下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 ,不断加大投入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调整科研政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和1960年毛泽东先后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军委工程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题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两个题词。西电科大的最前身是1931年毛泽东在瑞金亲自创建的,是一所经历过万里长征的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现今她已经发展成为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文管多学科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  相似文献   

19.
一、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发挥学科软实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建立“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是以学校自治区级两个重点学科——“世界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一个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为基础,整合区域经济研究学科点的科研力量而构建的、适应新时期自治区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的创新型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培养,把我校建设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自2007年起实施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该系列计划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以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构筑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造就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与带头人、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