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前后,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中国共产党强调劳资合作,北京市劳资集体合同运动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党的领导下,劳资集体合同的签订不再只是劳资双方的利益博弈,更是以实现发展生产为目的,以“劳资两利”为原则而进行的劳资合作,民主协商精神贯穿合同签订与执行的全过程。通过劳资集体合同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对今天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博弈思维,构建集体行动中的合作博弈分析框架,将区域政府间协议引入合作博弈框架进行分析。区域政府间签订和执行协议的过程,就是集体行动合作博弈的过程,在对合作博弈参与者的人性假设、博弈效用、策略选择等要素构建的框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区域政府间协议是集体行动合作博弈的结果,并从博弈视角分析区域政府间协议运行中各地方政府的动机、激励、博弈效用和机制设计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各政府间通过协议推动合作已成为区域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契约行政方式,基于协议的区域契约行政方式实现了区域内各参与主体的重复动态博弈,累积了各地方政府间的互信与共识,帮助形成信任基础,从而实现共赢的博弈均衡和区域公共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契约视角,探讨了会计稳健性的几种计量模式,从各契约方的冲突、博弈和力量的均衡,以及影响契约签订和执行的内外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推动稳健性形成的机制,最后分析了稳健性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完善、实施监管及进一步研究会计信息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劳动契约的历史追溯表明,劳动契约的产生既确立了劳动者从"身份到契约"转变的主体地位,又确立了政府对劳动者的"从契约到身份"倾斜保护的义务。因而劳动契约是一个包括劳动基准契约与劳动约定契约的契约体系,其主体涉及劳方、资方及政府三方主体,其内容包括在劳动契约的缔结、履行和终止过程中而发生的劳方与资方、劳方与政府、资方与政府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销售人员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产生道德风险行为,道德风险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定量地讨论了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博弈策略,并给出了基于最优博弈策略促使销售人员努力完成销售任务的激励契约.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必然因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其目的不仅仅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持企业的产业活动,而且突破了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秩序,尤其是政治秩序.在达成这些目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将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劳动契约以及政治秩序一元化目标下对法治进程的影响.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分别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三方协商制度建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的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让员工体面劳动、幸福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应通过郑重签订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实现对人的提升、营造鼓励激情的文化和适度宽松的环境、激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措施,让员工体面劳动、幸福生活,以全面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会计契约的缔约主体包括企业经营者和具有其它信息需求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及双方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企业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会计契约的履行进行着博弈.经营者信誉资本的存在给经营者带来了可置信的惩罚空间,因而使得会计契约能够有效地履行.  相似文献   

9.
外出务工是农民工迁移的主要模式,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势必使得农民工与企业之间产生一场博弈。工资是影响农民工再迁移的主要因素,基于讨价还价的博弈理论,并运用托达罗模型对农民工的再迁移问题进行解释,从而解决农民工在劳资博弈下所受的约束,使劳资双方达到博弈上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引入被传统经济学忽略了的互惠动机行为心理特征,建立团队博弈模型,以线性契约激励为基础,分别在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框架下分析均衡努力和均衡产出,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在静态博弈还是在动态博弈下,互惠动机都会促使代理人提高努力水平,提高团队产出,而且在动态博弈下,互惠动机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劳资冲突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源于劳动力保护机制与市场弹性机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为劳资谈判力的不平衡。因此,治理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平衡劳资双方的谈判力。文章以"谈判力"为分析工具,讨论影响劳资谈判力的因素,以及改革过程中劳资谈判力的变化,最后提出构建多方合作的制度体系实现对劳资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是金融契约交易的场所,为达成和维持金融交易契约,引致了会计信息供给契约的签订和维持。会计信息供给是证券市场金融契约中的上市公司履行契约义务的一种行为;会计信息供给是契约维持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并且是契约成本较小的信息供给契约。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供给契约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契约设计的失当。  相似文献   

13.
劳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员工忠诚度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劳动契约理论视角分析,员工的忠诚就是其忠实履行劳动契约。而劳动契约分为显性劳动契约和隐性劳动契约,前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形成外部强制,后者对员工忠诚度培养产生内在约束。因此,要培养和维护员工的忠诚度,既要强化显性劳动契约,又要建立良好的隐性劳动契约。基于作者在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进修期间的见闻及对其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考察发现,权责利明晰的劳动契约是美国高校教师爱岗敬业即忠于职守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学者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处于福特主义阶段。以流水线作业、劳资集体谈判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存在着内在缺陷,这种内在缺陷导致的福特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后福特主义劳动过程使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之间、资本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南海本田事件是珠三角地区近年来首例新生代工人集体事件。本文以该事件为案例,结合新生代工人的特质及劳资协议力量的变化,通过构建劳资协议博弈模型,深入探讨南海事件中劳资博弈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劳资协议力量变化促成南海本田新生代工人集体行动的策略选择,改变了劳资博弈的结果,最终引领分配领域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由于劳动阶段的展开,平等劳动权将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以及递进平等关联在一起。从劳动权的现实形态看,平等劳动权始终与"基因"身份"契约"三个核心词紧密相结合。基因和身份既关系着劳动主体的界定和劳动概念的诠释,也是平等劳动权实现和保障的重要标准。当平等劳动权蕴涵在以劳动契约为介质的劳动关系中,它的实现有赖于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的共同调整,也成为促进劳资关系均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引起了学者、企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含义和演变过程,重点以博弈论的思想和工具对企业社会责任加以分析,分别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与竞争对手和利益相关者博弈模型,阐述实现均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工会组织产生于产业革命后的劳动关系之中,是维持劳资双方力量相对平衡必不可少的组织力量。在我国劳资群体事件易发、频发的情况下,工会组织本可以发挥较好的利益代言者和利益群体润滑者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工会组织的"失位",工会在与劳资三方博弈中逐步被边缘化,难以正常发挥它的功能。针对工会的"失位"问题,需要从法律、身份、职能、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对策,以促进工会"归位"。  相似文献   

19.
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我国一种重要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此类合作组织中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商等不同博弈方在采取不同博弈策略中的得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发现降低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成本是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有效措施,农户愿意遵守农产品种养技术标准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和趋势,违约金的多少是决定买卖契约得到切实履行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加快种养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关系契约视角的建设项目激励问题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关系契约视角,通过对建设项目参与者动态博弈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委托代理模型,并设计一套最优报酬激励机制.研究表明:未来收益折现率越小,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越显著;业主获得的产出越高,双方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承包制是各参与者满足约束条件的唯一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