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正>我曾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机关做过领导的秘书,整天在各种请示、报告之类的材料里浸泡,搞得我真实的生活都脱水走形了。在简报和新闻中,一般都这样表达,"领导在百忙之中风尘仆仆赶  相似文献   

2.
张新民 《决策探索》2009,(21):84-84
上个月,有几个我认识并熟悉的领导干部被立案审查,有人说,这是迟早的事,我早就给他算过八字的。近日,又有一个在省城工作的领导干部被带走了,估计也凶多吉少。消息传来,人们反应平静,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对于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坚决查处贪官腐败分 子,我是非常拥护的。但作为我过去的领导或同事,我知道组织上培养他们一步步走来多么不容易,他们也曾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学界和高层财经领导岗位。童大林是一个不应该被忘记的著名人物。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重要时期,他贡献过自己卓越的智慧。撰写过许多重要的篇章。对于老一辈经济学人乃至年过40的经济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童大林”之名应该说并不陌生。许多颇有影响的学者和财经官员。都不约而同地称他为“童老”.可见他在学界和财经领域的影响与声望。网上关于童大林的资料极少。但十分简洁、精当。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和廉价的赞美。一个有成就的人。不论他当年多么叱咤风云、多么受人拥戴或追捧。等他到了八九十高龄时还有人记得其大名。且还能有那么一段精练的文字记载,便应该令人喷喷称奇。其实。我所采访的那些前辈大家。对自己曾经引以为荣的成果和学术贡献。大都记不真切了。他们最后展示的。往往不是沉甸甸的著作。而是一些给人以启迪的“论语”式的思想,是几十年追寻的精神财富的结晶。至于童老。由于岁月和健康的缘故。已经淡出经济学舞台。以致许多年轻的学子都不知道他曾经有过的贡献。这使我以一种责任和使命。对他产生一种强烈的采访冲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如果问他们过得怎么样,他们会以相当令人信服的方式告诉你,他们过得有多么的糟:如果问到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他们能够而且会以惊人的想像力发现可能广泛存在的问题和危险。  相似文献   

5.
他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向你询问一些尖锐的问题,让你觉得时刻都不能放松。着一种对比的心态我读完了《攻击型领导》这本书。因为在见到此书之前我曾在一家高速发展的高科技企业中从事过多年的管理工作,那里有一群被称为有'狼性"的领导团队和市场、研发团队.我发现书中展示的攻击型领导和他们一样.具有一些鲜明的素质特征二敏锐的嗅觉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能成为领导的都曾经做出过一些成绩,而成为领导后,自然还会给下属和群众带来一些利益,否则,就当不了领导,或者当不好领导。但是,作为领导,多做功德是本分。如果因为自己曾有点贡献,对下属和群众曾做过那么点好事,就自我陶醉,并期待他人感恩怀惠,否则就心理失衡、愤愤不平,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在纪委工作过一段时间,接触过不少有关经济方面的案子,查着查着就查不下去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证据不足或线索中断,而是领导出了面,说白了就是不让查下去。……  相似文献   

8.
恍然大悟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也曾经说过,人们常常在一个时代过去了很久之后,才察觉以往做过的事是多么的荒唐。问题是,事后诸葛常有,当时孔明不常有。造成这类情形的原因很多,从思维定势这一层来看,也许可以说,原因就在于每一个时代都可能造就出一种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圣诞节前,有消息称,董明珠会见了各地代理商,并发表了一个长而激烈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董明珠将炮火燃烧到了制造行业几乎所有主要竞争对手:"美的曾经模仿过格力,3年就失败;海尔也在学,我觉得日日顺没有希望;TCL也依然。多少企业都在模仿格力,他们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东西是什么,他们都以为找几家投点钱,成立个股份公司就能成功,我觉得不是。"  相似文献   

10.
土一族 《领导文萃》2009,(14):120-124
我曾经采访过欧美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人事总监和招聘负责人,询问他们面试应征者时通常用什么样的提问了解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我把他们的回答和我本人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面试时招聘官通常会从以下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11.
曾立平 《经理人》2007,(6):42-43
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当我的企业只有10个人时,我最能干;当我的企业有100个人时,我和他们一起干;而当我的企业有1000人时,我只能站在后面感谢他们,同时,信任来自责任,我会更加负责地看好松下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名人的偶像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几个自己的偶像,那我们的偶像呢,他们也有自己的偶像。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也有自己的偶像,他曾经说过:“我心中的赚钱偶像只有一个,他就是洛克菲勒!”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名人的偶像。  相似文献   

13.
苏玉红 《领导科学》2002,(19):43-44
参加工作十余年,到过两个单位,经历了三位领导,虽然和他们交往不多,但他们对我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难忘的.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05,(6):109-110
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从这家老牌企业的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总经理兼书记,但是由于上一任领导是内定人选,加之其人品问题,其离职的时候企业负债高达4000万。我现在遇到的情况是各种业务正在慢慢走上轨道;原先企业中的各种漏洞都在积极弥补;某些原先身在企业要职的部门科长都熟知我的性格,也知道自己原来的那种日子过不长了,所以他们都很抵触我。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由于我当时的年岁关系,我并不懂得我是多么幸运。我出身于一个好家庭。我的父母尽了他们的努力给我以最好的教育。他们从来没有很多余钱可以挥霍,这就教育我们做  相似文献   

16.
<正>平时,我们常听见有写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项工作我都没参与过,这篇稿子该如何写?稿子要得这么急,该如何是好?这样的体裁我都没接触过,怎么写?领导都不讲,到底该写什么呢?类似的问题,常常让一些写作者愁肠百结。然而,对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手来说,这都不成问题。他们在面对各种急难繁重的写作任务时,都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这离不开经过千锤百炼而获得的过人技艺。对一名志向高远的公文写作者来说,我们不只要掌握好公文写作的"看家  相似文献   

17.
陈振烨 《经理人》2008,(3):41-44
你是如何理解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可以稍作停顿,想想你的答案是什么。我们曾经为此采访过很多专家和企业,希望利用他们的智慧,总结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结果呢,多数人都迷茫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还习惯把环保看作社会责任,而非经营甚至战略层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曾经在和几个老师的闲聊中,一个老师委屈地说:"现在的学生啊,只有对他们严厉,不然没法儿教,我本来不严厉,但在课堂上都得凶巴巴、一本正经的样子!"他说得多么的无可奈何!事实果真这样吗?老师真的不得不严厉、不得不换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吗?我看未必,而且大可不必!学生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因为严厉老师最大的体现就是体罚学生,我们要对严厉的老师说不!  相似文献   

19.
报销     
红日  白苓  董钺 《领导科学》2012,(36):52-54
一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领导们(当然是一把手)写字写得多么差劲,他们在发票上面写的"同意报销"这四个字,都绝对写得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这当然是千锤百炼的结果,用行家的话说,那些发票就是他们平常练字所用的毛边纸.然而,"同意报销"这四个字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能随心所欲地写,也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写得潇洒自如,也有面对一沓一沓、一摞一摞的"毛边纸"无法下笔或者下不了笔甚至焦头烂额的.比如H市文联主席章富有同志,就因为无法写下这四个字已有一个多月没在单位露面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各种欠账发票陆续被送上门来.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曾经说过:“榜样,无论好坏,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对于有组织、有领导的社会群体或集团,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组织能力,同时要求领导者必须在工作中起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通过言传身教影响部属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