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廊坊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玲 《职业时空》2008,4(6):133-134
近年来,廊坊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但是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而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廊坊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推动,而生产和消费之间是互动的,企业行为的转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是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三者将共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钱蔚 《科学发展》2016,(6):65-71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不论是决策者还是客户都热切希望企业能生产出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开启循环经济模式、打造企业循环优势的最佳时机.尽管企业是推动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但政府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容小觑.政府需要创建适宜的政策环境,扶植各种循环商业模式发展.这些政策包括:税收基础由劳动力转向资源;制定各行业具体的回收目标;使企业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负起责任;为再生资源的利用提供税费优惠.  相似文献   

3.
胡水静  刘硕 《现代妇女》2014,(4):274-274,283
资产是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赖以生存的动力。筹资则是获取该动力的常见方式之一,是每个企业不可或缺的财务活动,也是提高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现代化市场中的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各种筹资方式以及其各自的利弊进行了浅析,同时指出了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考虑及注意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循环型企业及循环经济循环型企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指导下,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经营决策,设计战略和策略的企业。循环型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微观载体,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绿色企业。该类型企业有以下特征:(1)观念特征:企业倡导绿色导向,建设循环型文化,宣扬环保意识。在企业理念、经营宗旨方面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将这些思想细化为员工遵守的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2)关系特征。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搞好公共关系。循环型企业打破了传统封闭的企业关系格局,要求不断挖掘关系资源,增强合作意识,优化各种关系,尽量减少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天津市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把建筑节能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改善民计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节能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天津市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使天津市在推进绿色建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笔者从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机理入手,分析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天津市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框架,提出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柏素敏 《职业时空》2009,5(1):135-136
从循环经济与工业园区的关系为起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内部循环链+宏观层面上的企业问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和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技术条件,为发挥工业园区优势,引导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牛桂敏 《城市》2007,(3):12-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循环经济从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这预示着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城市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载体,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密集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因此,城市应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地区.积极地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相比而言,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在环境资源产权、环境保护法、GDP核算方法、税收法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GDP核算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等.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和推行,根本性的原因是我国现行基本生产方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无论循环经济在理论研究、宏观规划、行业发展方面有多积极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经济行为中。对企业来讲,就是其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为必须在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之下进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城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地区,因此研究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与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揭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简要分析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对国内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孙媛 《城市》2017,(10):10-13
京津冀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是一项极具复杂性与发展性的系统工程,推动其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探讨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基本内涵和构建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情况出发,指出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最终提出构建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城市》2013,(5):44-47
一、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一)循环经济发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几乎都已取得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共识。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突破口,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以产业为链条、以园区为载体,从城市圈内外循环、产业配套循环、园区之间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等多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过多考虑东部利益,西部能源产地遭遇能源瓶颈 "我们希望能够多给我们留一点,特别是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规划中的项目,争取油气资源是比较困难的."面对源源不断支援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前不久,青海省副省长马建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适当考虑青海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一晓  丁雪峰  冯文娟 《职业》2011,(13):32-33
员工的利益就是企业的利益员工的动力就是企业的动力员工的成长就是企业的成长对员工需求的投资就是泰德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投资——泰德煤网董事长李洪国泰德煤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德)是一个为理想而存在的企业,所有认同泰德文化、心态乐观、富有激情、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员工被视为泰德最大的财富。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如此评价泰德:"中国企业‘泰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内外兼修对内,泰德为员工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能力提升平台:开设网络学校、建立"数字图书馆"、建立员工职业发展多个通道;  相似文献   

15.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对生产过程中诸要素进行最优化的搭配和管理,以完成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不断的创新完善管理办法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列举了一些创新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与发展,煤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才能增强煤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工会工作是煤矿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煤矿企业的工会宣传工作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为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功动力。本文就主要针对煤矿企业工会宣传工作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再次宣告:"我们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学习贯彻中央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那么,传统矿业如何走出困境?中国矿业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其必然选择是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上海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国内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企业主体、以人为本、开放合作的原则,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深化科创板关键制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纽带,推动政府各部门协同、政府与企业协作,吸引创新人才积聚,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鼓励创新企业不断拓展自身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形成增长新亮点、发展新优势,在服务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中发挥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一鸣  高少慧 《城市观察》2013,26(4):178-186
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的竞争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促使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的非国有化、贸易一体化与政府退出等市场化改革变量均与企业技术创新支出呈正向运动关系。因此,市场化已经成为驱动广州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