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博文集萃     
正领导应该做什么普通的领导者看管员工的行为,顶尖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领导,就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清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领导要选择制度,制定方向,选拔人才,创造价值观,最后将制度、价值观、人才、战略方向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领导广角》2001,(10):1-1
“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种能力是前瞻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就是要看透、看明白。这是领导者和普通人的区别。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但是,你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你看了讲不出来,那你就不能有组织地去实施。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宁静而致远。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用强大的意念,抵制不愉快的猜想。你发了微信人家没回,不是因为人家瞧不起你,而是因为人家忙,你需要继续等着。你对对方微笑对方没回应,不是对方觉得你不重要,而是没看见。第二,让自己变得有用,而不是被所有人喜欢。脸皮薄的人,其实更渴望人见人爱。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愿望是不切实际的。与其考虑人家喜不喜欢你,不如考虑你能给他们什么。  相似文献   

5.
耳才     
《领导工作研究》2001,(11):24-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真正做实事求是的表率、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存心要博取别人的好感,你便成了“讨好别人”的奴隶,像只没个性的温驯小羊。要使自己吸引人,而不是讨好别人,必须要先”讨好自己”,追求心中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正齐威王注重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同魏惠王会谈,惠王问他,你有明珠吗?齐威王说没有,惠王很诧异地说,我的国家小,还有十颗光照几十丈的明珠,你怎么没有呢?威王说,我的明珠同你的不一样,我以人才为明珠。当时,说得惠王在会场上很不好意思。齐威王的回答不是随便的调侃,而是很有底气的,完全以自己的强项比人家的弱项。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6,(2):145-14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1.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2.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3.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  相似文献   

9.
扛垃圾     
《领导文萃》2006,(7):173-173
“超越伤痛的唯一办法,就是原谅伤害你的人。”大师说。“这样,未免太便宜他了!”大师反问:“你真的相信,自己气得愈久,对他的折磨就愈厉害?”“至少我不会让他好过。”“假如你想提一袋垃圾给对方,是谁一路上闻着垃圾的臭味?是你。不是吗?”大师说。紧握着忿恨不放,就像是自己扛着臭垃圾,却期望熏死别人一样,这不是很可笑吗?扛垃圾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怕受伤,是因为太在意。那个在意变成深埋的地雷,动不动就炸伤自己。然而,人生的墨菲定律是:你不想人家提,却偏偏常常被提。嘴长在别人脸上,别人可以随便说,你不能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心里怎么想。你不往坏处想,什么话也不能为难你。  相似文献   

11.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杨先平 《领导科学》2004,(14):30-31
当前形势下,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的领导,其领导能力必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源于实践的。那么,领导者应该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抓住以下三个着眼点。一、着眼于提高用最简单的语言把问题说清的能力口头表达的目的首先是使人听清你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而要使人听清,首先必须说清。因此,能不能说清,是评价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的首要标准。如何做到使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听众明白无误呢?1.信息就是力量。首先,信息可以使人产生要表达而且要准确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客套的太极     
正邻居上门找你聊天,看到家里有一大捆葱,随口问起,怎么买这么多。你立即客气地说,你拿点回去吃吧。对方连连推辞,你坚持要给,双方卖力客套一番,人家还是没拿,但笑意盈盈地完成了一场社交,展现了双方都富足大方且懂礼节的精神面貌。但现实中有时会看到毫不客  相似文献   

14.
周龙生 《决策探索》2003,(12):28-29
第一个习惯:懂得做人.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人知道,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怎么让别人喜欢你呢?好的企业领导者都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在人际交往中,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要"克己",即抑制自己的欲望,不以自我为核心,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习惯:懂得做人.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人知道,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怎么让别人喜欢你呢?好的企业领导者都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在人际交往中,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要"克己",即抑制自己的欲望,不以自我为核心,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 许多工作长久没有起色,并不是缺乏人才,而是人才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领导者推动工作发展的需要。而调动积极性是一种艺术,需要讲究方法。 “跳起来摘苹果”—— —抛出合理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积极性。人都是生活在希望中的,看不到希望的人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也没有人愿意为毫无结果的事情而努力。这种希望就是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就是职位和名利,信任、慰藉和鼓励等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领导者要因人而异,用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下属,让每个下属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明确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眼睛看什么最难?看自己最难,因为眼睛离自己最近。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往往最难看到。人难做到的,是自知。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又如何自知呢?所以,古人才规劝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说,自知者明。一个"知道"自己的人、看到自己的人,才能心明眼亮、心知肚明。正因为眼睛看自己最难,所以我们更要时时  相似文献   

18.
正成年人必须知道一些社交潜规则,细节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和家教。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可能不是做了多少对的事情,而是尽量少做错的事情。能说"我讲明白了吗",就别说"你听懂了吗";能说"我不知道",就别说"我怎么知道";能说"怎么了",就别说"又怎么了";能听别  相似文献   

19.
一只狐狸掉到一口井里,它使劲抓住井壁上的树根,让自己不落到水里。一只路过的狼看到他,就说:"你好,雷纳德,原来你也会掉到井里!"狐狸说:"但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也不是没有上去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73.毁誉之要,如飘风然,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 不要以惯于诽谤他人而知名,不要精明于怎样损人利己,这并不困难,但只是会遭人唾弃.如果不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向你寻求报复,说你的坏话,并且由于你孤立无援而他们人多势众,你会很容易被打败.不要对别人幸灾乐祸,也不要多嘴多舌,一个搬弄是非的人会被人们深恶痛绝.他或许可以混迹在高尚的人群中,但他们只会把他作为一个笑料,而不是作为谨慎的榜样.说人坏话的人会听到别人说他的不堪人耳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