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开首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句诗,字面上不难理解,但其内涵却往往被人误解。 一般人往往直解其语,误以为这是作者本性的自我表白。例如,有人说:“魏晋玄学流行,读书人大倡崇尚自然,爱好自然,山林湖海就成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作者自说‘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自是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2.
谢聪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157-159
满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和灿烂的的历史,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满族音乐文化也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的从高校音乐教育内容,乐器种类,高校音乐教育的基本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尤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
关于刘邦循武关道入秦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避险说和失利说两种解释,但传统的说法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和进一步探讨的空间.而且这两项原因似乎均不是主要原因,除此而外,还尚有若干更为深层、更能解释西征全程的原因,如:刘、项二人间存在激烈竞争,项羽步步紧逼的军事行动会成为刘邦进行战略战术设计时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刘邦自身实力弱小,与函谷道秦军力量差距很大,不得不迂回到秦军守御力量较弱、反秦基础较好的武关道.这些因素可能是刘邦循武关道入秦的主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子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2,(3):20-34+128-129+133
秦崛起与扩张进程中,在占有土地的同时,亦逐步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徕民”政策的施行,促使作为强势政治实体的秦国愈益强大。秦实现统一之后,在所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的形势下,由于行政方面的问题,民人脱离政府控制的现象多有发生。社会人口“亡秦”“逃秦”“避秦”“遁秦”等情形的普遍出现,可以看作秦王朝行政控制力严重削弱、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秦代人口流失,应当与秦短促而亡的史实联系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洛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75-75
“做一个注重生活品质的女人,并不只对职位与薪水的高低瑙铢必较,而更注重生活的和谐与舒适的品位。”以上所引,见江芸编著《做最好的女人:女人一生不可丢失的43种优秀品质》一书,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03页。但文中成语“瑙铢必较”错了,应为“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6铢为1锱,4锱为1两。意为像锱铢这么极小的数量也要计较。形容斤斤计较,十分吝啬。亦作“锱铢较量”。《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红楼梦》第79回:“论交道,不在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而文中的“瑙”,是玛瑙,矿… 相似文献
6.
王张江姚“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反革命阴谋的需要,自一九七四年起,突然对二千年前的政治僵尸吕后发生了兴趣。江青这个对历史一窍不通的骗子,首先在北京、天津等地多次大放厥词,什么“吕后了不起,她对汉高祖刘邦的事业起了很大作用”,是“执行法家路线”的,“要单独一条突出宣传一下”。她的这些荒唐呓语,为吹捧吕后的连台丑剧敲响了开台锣鼓。紧接着,大小文章连篇累牍,充塞报刊。什么“杰出的女 相似文献
7.
荀子因一篇《性恶》历来被认为是“性恶观”的代表人物,但在训诂学渐盛和对古典文化重新审视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性恶”理论正被重新解释.从内容分析看,误解的可能性在于将“情”、“性”、“欲”三者混为一谈;从时代背景和论证局限看,处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为了崇尚儒家的“礼乐”之道,不得已而以“性恶”为其理论基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化性起伪”、“改恶为善”.若摆脱时代背景、内容误解、论证等局限,可见他对“人性”最根本的理解其实是“人性本无善恶”.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内涵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林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61-63,80
以服务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可。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是学校的未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基础。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较高进而为学校创造更好的知名度,学校才有更好的未来。以学生为本并不等于放纵学生,服务学生的本质涵义应该是为学生负责,不仅包括学生的现在也包括学生的未来,必须准确把握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9.
胡大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36-39
“颠覆阅读”的“难以为继”,在文学史上的印证就是“江郎才尽”。对“江郎才尽”,文学史上有多种解释,此处认为,江淹是以“颠覆阅读”的手段来使自己的诗歌达到一种独特性,故意用一种怪诞或隐晦的文风,用一种奇哨怪仄的意境或修辞手段,来实现自己诗歌的新鲜感甚或冲击力,以震撼人们视觉、听觉,但这种文风难以为继,文学史告诉我们,“颠覆阅读”也是需要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11.
李瑾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2(2):55-56
一些大型的辞书和几部现行高校《古代汉语)教材中,都将“比数”一词解释为“并列计算”、“相提并论”,将“比”与“数”分作二义,事实上,“比数”为一同义复合词,本是“亲近”、“接近”之义,引中为“重视”。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关雎》一诗是中外驰名的名诗魁首。对诗中“关关雎鸠”中的“关关”之注释,历来都遵循郑玄的注解。文章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考证,发现《诗经》中用象声词模拟鸟鸣叫的句式都和“鸣”字相连;雎鸠无论是那一种鸟,都不可能发出“关关”的叫声;“关关雎鸠”和“淑女采荇”一样,采用的都是比兴的手法。因而认为“关关”是动词重叠连用,说的是先人利用“鸟媒”的一种捕猎方式。这种利用鸟媒的形式表达爱情在民歌中仍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14.
王述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
两千年来,历代经学家对“学而优则仕”都极力加以美化;“五四”以来,人们又把这句话当作“读书做官论”而痛加挞伐。笔者认为,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均不能自圆其说。 一、“优”字泽作“好”不符合逻辑。 “学而优则仕”最初见于《论语·子张》。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北京大学《论语批注》把“仕”解释为做官,把“优”解释为好。译文是:“子夏说:‘做官做得好(的人)就应该学习,学习好(的人)就可以做官。’” 相似文献
15.
马世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9,(3)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上刊载了我写的《“凌云志”一解》,对毛主席的光辉诗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中“久有凌云志”一句的解释,提出了我的看法。这里,对于我的观点进一步加以阐述。 “凌云”一词,原意为高举超出尘世。如《汉书·杨雄传》:“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悦),飘飘有凌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因此,“凌云”一词后来多用于表示人的雄心壮志,远大理想和非凡抱负等等。如《后汉书·冯衍传》:“不求苟 相似文献
16.
里晓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7,(1)
野心家、阴谋家江青大肆吹捧刘邦的皇后吕雉。在一九七四年六月间,她说:“吕后也是法家,吕后要作为单独一条突出宣传一下。刘邦死后天下可能大乱,吕后掌权没有乱,吕后很厉害,基本上执行汉高祖路线,主要是法家路线。”此后江青一再自比吕后,为她篡党夺权自吹自擂。“四人帮”还利用各种工具,刮起阵阵吹捧吕后的妖风。在“四人帮”词典中,吕后就是江青,他们宣传吕后,不过是掩盖他们反革命阴谋的一件光怪陆离的外衣。 相似文献
17.
“风骨”作为文学理论概念,自其首次为《文心雕龙》提出之后,由于刘勰并没有给“风骨”赋予一个严格的理论形态,所以“风骨”便以其等有的多义和模糊性,给人们留下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色彩,引来了纷纭的众说。我们无意也无力给“风骨”作明确的界定,中想通过对《风骨篇》的分析,谈谈对“风骨”内涵的一孔之见。 《文心雕龙·风骨》的起首就开宗明义地写道:“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但这句话的重要意义却通常为人们所忽视。其实“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便是刘勰所确定的“风”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特殊职能,“化感之本源”是对具 相似文献
18.
周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3)
“营窟”一词,屡见于古代典籍。《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孔子家语·问礼》同。《孟子·滕文公上》:“上者为营窟。”郑玄注《礼记》云:“寒则累土。”孔颖达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以地上累土而为窟。”王肃谓:“掘地而居谓之营窟。”赵岐注《孟子》云:“凿岸而营度之以为窟穴而处之。”焦循《正义》:“此营窟当是相连为窟穴。”朱熹《四书章 相似文献
19.
徐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1)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绿肥红瘦”被世人称为奇句。长期以来,“绿肥红瘦”一词,一直被解释成“绿叶的肥硕茂盛与红花的零落稀少。”笔者深知此说稳重效磐,仍冒大韪而不敢苟同,非为寻奇觅异,只欲远虚就实,还其本来面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代的“饮酒惜花之作,反映了作者极为悠闲感伤的生活情调,体现了女词人灵魂的空虚和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缘何得出如此结 相似文献
20.
“姑苏”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其骧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在与我校历史系徐规教授的通信中.讨论到本刊发表过的有关文章,有新的见解,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